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点滴

时间:2022-09-21 06:31:22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点滴

[摘 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扩大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素材;还要进行句子和短文的仿写训练,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 兴趣 积累 练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8-026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一说到习作,学生怕写,教师难改,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每到习作课,学生抓破头皮,咬烂笔头,就是写不出来,即使七拼八凑地完成了一篇作文,也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条理不清。怎样才能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兴趣,唤起习作的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话匣子就会打开,这样他们就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大声说出来。学生有话说了,习作的兴趣就来了。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具有爱动的天性,因此我就抓住他们这一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如《记一次活动》的写作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一次拔河比赛。在激烈的比赛中,我提醒学生要注意比赛的过程是怎样的?当你上场时,心里怎么想的?你队的队员是怎样握绳?大家的精神面貌怎样?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用描写出来,这次习作学生都把比赛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得淋漓尽致。

二、积累素材,拓宽习作的思维

知识靠积累,写作文也一样需要积累。只有知识积累丰富了,写出来的作文才不会空洞,学生下笔才有神。

1.学好课文内容积累素材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优美、典型的文章,每学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多读几遍,尤其是课标要求背诵的篇章,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背诵情况。一些未要求背诵的优美句段,让他们摘抄下来。教师还要让每个学生设立好词佳句笔记本,每学完一课,让学生把好词、好句抄在本子上,并与同学交流。有时候还要求选用一些好词结合生活实际写话练习,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写日记助积累

日记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广泛,可以是听到的,也可是看到的,可以用几句话或一个片段记录下来,可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尽情地表达出来。坚持写日记是积累素材的好方式。如进行一次竞赛,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记录下来。

3.指导课外阅读扩大积累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课外读物,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间接的生活积累。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把好的词句、片段抄写在本子上。每周还安排一节课到学校图书室看书。每两周举行一次说话练习,可以把学生读文章或书的内容说给其他学生听,这样一来,学生的习作才有神。

4.走进生活体验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习作才有话可写。要求学生留心我们身边的一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走出去吸收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之美。春天到了,春意浓浓,大地一片绿,百花争艳,教师可带学生到草地上、田野、村庄去看看春天是怎样的,感受春天的气息;秋天,可以让学生到田间、果园里去感受秋天的大地一片金黄,果实累累,感受丰收的喜悦。学生有了感受与体验,才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在教学写一篇植物习作时,我一改以往课堂教学,亲自带领学生到校园观察植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学生像快乐的小鸟,尽情感受植物的魅力。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生动、具体,真情实意。我还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习作积累素材。

三、加强练笔,提高习作的水平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可见,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指导学生仿写练笔,也是提高习作水平的一种途径。

1.优美句子仿写

优美的句子,有特色的片段,都是我们模仿练笔的典范。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第二自然段用排比句来描写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这个排比句的写法是先写出特点,再通过“得”字后面的内容补充说明特点,分句之间用分号隔开。在学完这个句子后,我让学生模仿句子的写法来写句子。

2.引好范文仿写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我们习作的好范文,我们要结合课文写作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文。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确范文的作用,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如教学《少年闰土》课文通过捕鸟、刺猹、捡贝壳、看跳鱼四个典型事件,抓住少年闰土的外貌、行为、语言等揭示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特点。我让学生结合本文写作方法练习写一篇写人的文章。我先让学生构思写谁?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个人?学生开始思考:进行外貌描写;选择典型的事件揭示内在特点。比如吝啬、严厉、助人为乐、热情大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真实、形象、生动、富有感情。

上一篇:人文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下一篇:阅读,学生的语文素养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