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控制的必要性及其限度

时间:2022-07-26 07:57:45

教师教学控制的必要性及其限度

【摘 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控制应有新的、合理的定位。教学控制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有效进行而对教学各因素进行的最低限度的把控。与教学管理相比,教学控制是一种边界控制(或底线控制),是一种刚性调节,是教学的必然诉求。在教学中,教学控制之所以必要,是由学生发展的不自觉性和多向性、课堂教学的系统特性、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以及学生的社会化需求和教学的群体性等特征决定的。但是,教学控制也需要把握好一定的限度,防止对教学和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运用教学控制,应注意教学控制不能成为教学的目的,不能超越教学事件的范围,不应限制学生的主体性,不宜阻断教学的进程,不宜被学生明显感知,不能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

【关键词】教师; 教学; 控制; 学生;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教学观念和教学面貌得到了很多改善,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教学的主导者变成“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教学控制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甚至导致一些教师因此不敢进行基本的教学控制而使课堂变成学生漫无目的的游戏场,使教学走入另外一个极端。事实上,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教学必须以一定的教学控制为保障。

一、教师教学控制的涵义

有学者认为,教学控制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优质高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活动自身作为意识的对象,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过程。[1] 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混淆了教学控制与教学管理之间的区别,没有给教学控制合理的定位,容易导致教学控制自我膨胀,最终使教学控制变成控制性教学。

将教学控制与教学管理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控制。首先,教学控制是一种边界控制(或底线控制),教学管理是一种优化调节。教学控制是为了保证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只有当出现或可能出现影响教学正常行进的因素或事件时,教师方可采取教学控制措施。教学管理则是在教学的有序有效行进得到保证后,教师采取各种措施将教学各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其次,教学控制是一种刚性调节,这种刚性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的边界控制一定要实现,不然就会影响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学管理是一种柔性调节,教师的管理行为不一定都要收到效果。再次,教学控制是教学的必然诉求,教师管理则是教学的可然选择。一旦影响教学行进的因素或事件出现或可能出现,教师就必须采取控制措施,是否采取教学控制不是教师可选择的。可以说,教学控制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有效进行而对教学各因素进行的最低限度的把控。

二、教师课堂教学控制的必要性

事实上,教学控制伴随着教学活动而生,只要有教学活动就有教学控制,“不管科学的课堂控制理念是否形成,教师对课堂控制的行为一直与教学活动或显性或潜在或直白或艺术地相依相伴”。[2] 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性质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也不可以放弃对教学的控制。

1.学生发展的不自觉性和多向性

新课程改革主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提倡学生的主动、自主发展是合理的,但进一步假设学生是完全自主、自觉发展的主体,并因而放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把控则矫枉过正了。只要对教学现实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主动、自主地去学习,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总免不了有部分学生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甚至在教学中做各种小动作以至于影响教学的有序有效进行。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防止和制止影响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行为和事件,消解学生发展的不自觉性,保证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又因为学生的发展具有多向性。在同一教学进程中,学生可能往这一个方向发展,也可能往另一个方向发展。虽然学生发展的多向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现实中如果放任这种多向性发展,反而有可能使学生失去更好的发展机会而满足于简单低效的发展。只有在教学中坚持一定的教学控制,才能使学生的发展不偏离正常、有效的轨道,不错失发展良机。

2.课堂教学的系统特性

从系统学的观点看,教学是一个多主体复杂系统,教师和学生是这个复杂系统的适应性主体,教学在教师和学生自组织行为的推动下不断向前推进。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教学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如果没有教师和学生有意识地维持和推进教学进程,教学就会“逐渐由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方向清楚、边界清晰的有序场域变成一个目的弥散、组织散乱、方向迷失、边界模糊的无序场域”。[3] 由于人的身体和心理机能的特性,学生在教学中会自然地由开始的神采奕奕逐渐走向疲劳,注意力逐渐分散,学习效率逐渐下降。由于教学在行进过程中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教学的熵增的抵消必须由教学主体来完成,教师就是承担此任务的主体。如果说教师的教学管理行为可以使教学系统走向熵减,那么教学控制则是防止教学走向熵增的必要手段。

3.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教学目的是教学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教学目的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也是教学过程的归宿点。教学目的“通过每一位具体操作的教师的理解转化为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连接着施教者与受教者,与教学环境共同构成教学系统”。教学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决定了教学不是学生的完全自主活动。学生的教学活动应当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的活动。对于教学中过于偏离教学目的和计划的行为和事件,教师应当予以控制,不然将难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和教学目的的实现。正如有学者所言,即使在探究教学这种自主性和开放性很高的教学活动中,“要使这种学习活动避免流于散漫和轻率,并最终指向一定的价值目标和实现某种教学期望,教学控制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大”。[4]

4.学生的社会化需求和教学的群体性

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学生在学校中所学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甚至更重要)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行为、习惯和规则体系。学校是一个满足学生社会化需求,促进学生社会化的特殊场所。学校的特殊性在于:学校要建立一个净化的活动环境,尽力排除现存环境的丑陋现象,选择社会环境中最优秀的东西,从而把有助于未来更美好的社会的部分传递和保存起来。[5] 换而言之,学校环境不是一个纯粹的社会环境,而是一种控制性社会环境,控制的目的在于纯化环境,提高学生社会化的效果和效率,使学生具有建设更美好社会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集中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性和控制性。学校教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教学的群体性,教学是许多学生集中在一定场域内的社会性活动,“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社会往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6]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更要“学会与人相处”,学习和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行为、习惯和规则。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建立各种社会交往行为、习惯和规则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控制各种不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因素,建立一定的规则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社会交往行为和习惯。可以说,教师教学控制是一种社会控制,其功能是在群体性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教师教学控制的限度

作为对教学进行边界控制或底线控制的一种方法,教学控制对教学的有序有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师组织和维持教学的必然选择。但是,教师的教学控制要有合理的定位,把握一定的限度。教学控制的无限制使用和自我膨胀同样会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使教学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1.从目的上看,教学控制不能成为教学的目的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控制只是组织和维持教学的一种手段,永远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看到有一些教师由于各种原因抛弃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将教学控制上升为教学目的,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控制,专注或满足于维持教学的基本秩序,结果架空了教学的意义,使教学走向无效。一旦教学控制成为教学的目的,教学培养人的本质就发生了改变,师生关系变成了控制与反控制的“权力游戏”,教师的控制行为也就失去了教育意义,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还会产生各种压制、惩罚学生的行为,最终使教学从为了人的发展走向阻碍人的发展。

2.从范围上看,教学控制不能超越教学事件的范围

一般来说,教学控制的对象是影响教学有序有效进行的行为或事件。只有当学生的某些行为或事件可能或者正在影响教学的有序有效行进时,教师才会采取教学控制措施,并且应当将教学控制措施严格限定在影响教学的行为或事件上,不应将措施扩大化,超越教学事件本身。比如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扰乱教学秩序的行为,教师应当对学生扰乱教学秩序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控制,但不能由此扩大到批评、指责学生的其他行为或者学生自身,也不应当将事件扩大到其他学生甚至全班。教学控制只需就事论事,将影响教学的行为或事件控制和解决,保证教学有序有效进行即可。

3.从程度上看,教学控制不应限制学生的主体性

新教学控制观应当改变忽视学生个性和主体性,过于强调行为约束和思维牵制的做法,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控制量保证教学的有序有效进行,给予学生最大的发挥和发展空间。教学控制不仅要使学生行为服从教学秩序的需要,还要使学生的自由活动、自我表现与教学秩序达到和谐统一。[7] 成功的教学控制应当不仅维持了教学的有序有效进行,而且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充分参与到教学中,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体。

4.从过程上看,教学控制不宜阻断教学的进程

教学控制的任务是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是教学控制的基本定位。当教学中出现或可能出现影响或阻断教学有序、有效进行的行为或事件时,教师需要采取控制措施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是,有的教师在采取控制措施时不适当地扩大化,大张旗鼓地处理教学事件,甚至为此中断了教学进程。这种做法虽然有时必不可少,但很多情况下有舍本求末之嫌。毕竟教学控制始终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服务的,中断教学进程处理教学事件可以说偏离了教学控制的初衷,改变了教学的重心,甚至有时使教学陷入无效而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实际上,能否在不影响教学进程的前提下处理教学事件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指标。

5.在强度上,教学控制不宜被学生明显感知

作为维持教学有序有效进行的一种技术手段,教学控制本身并不具有教学意义。换言之,教学控制不是学生感知的对象,学生在教学中并不需要感觉到教师在采取教学控制措施。可以想像,假如学生明显感觉到教师在采取教学控制措施,学生的部分注意力就会被教师的控制措施所吸引,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全心全意地专注于学习和思考。高明的教师总是善于采用隐性的控制措施成功实现对教学的控制。一个眼神可以制止即将发生的教学事件,一点轻微的语调变化可以将出神的学生拉回到课堂上来。教学控制应当做到:对一个学生行为的控制不使学生产生过度反应,也不为其他学生所感知;对部分学生的控制不为全班所明显感知。在不阻断教学进程的悄无声息中,把教学事件化解掉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学控制,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的表现。

6.在手段上,教学控制不能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实现教学控制。但是,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手段,前提是不能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传统的教学控制之所以被批判和摒弃,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传统的教学控制观下教师采用大量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手段。比如,为了制止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教师对学生采取否定性批评、扩大化批评、讽刺性批评甚至人格辱骂等语言手段,采用罚站、驱逐出教室甚至体罚等行为手段,或者对学生实行否定性忽视、歧视性定位甚至教育放弃等心理惩罚手段,这些手段虽然对教学控制可能起到短期效果,但会在学生心里造成长期的伤害。

总之,教学控制是伴随教学活动而生的必然存在,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有一定的教学控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应当正确认识教学控制对于教学的必要性,承认教学控制的合理性,给予教学控制合理的定位,使之既能有效保证教学的进行,又能坚守自身的合理限度,从而形成一种新的、适合新课程的、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控制观,使教学控制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吕立杰.教师课堂控制与教学效率的提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

[2]吕立杰.教师课堂控制辨析[J].教育科学,2000(2).

[3]龙安邦.非平衡态是教学有效的必要条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8).

[4]阳泽.论探究学习中的教学控制[J].天津教育,2003(11).

[5][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参与性作文教学的过程构建 下一篇:小组合作团队竞赛教学策略研究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