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时间:2022-07-26 07:19:24

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和政县金穗希望小学 甘肃 731206)

摘 要:小学生是连接小学阶段和初中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渡期,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学规律,这样慢慢形成一种学习习惯,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善于学习,提高课堂效果,这样数学成绩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关键词:小学生;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238-01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自控能力较差,主动学习的意识薄弱。对小学生而言,注意力的好坏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课堂40分钟时间很宝贵,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所以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我们教师从课堂入手,调动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采取多种方法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克服学生的不稳定情绪,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学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一般是7至13周岁左右,这时,学生开始进入发育期,个性开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泼好动、易受影响,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注意力是一种基本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少年儿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质。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有助于教学的学习;反过来,数学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是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这一基本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成绩。

二、自然引出,水到渠成,让学生爱学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其无意注意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凡是学生完全不熟悉的东西,或完全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引出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声情并茂,讲练结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才有趣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例如:在教乘数是3位数的乘法时,借助于学生已掌握的乘数是2位数的乘法知识,我引导并帮助学生逐步解决课本上准备好的题目,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了新知识。在讲解准备时,教师有意让学生初步认识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是关键。学生的知识经验一方面来自原有的知识,另一方面来自生活经验。由于我坚持按照教材的实际,在教学中区别情况加以运用这些知识,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了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乐于接受,从而由被动变为主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新知识,知识面也在不断拓展。

三、合理组织,及时鼓励,张弛相间,让学生乐学

有首歌这样唱:“鸟儿要奋飞,老师的鼓励是翅膀;花儿要浇灌,老师的微笑是甘露。”。大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何况小学生。如果想让孩子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所进步,老师就要认真观察,及时给予鼓励,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教学中要多夸夸孩子们,让他们在你的表扬声中点滴进步。

由于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性还较差,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三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自然的引入已使学生兴奋的情绪得以稳定,注意力有了方向,学习的劲头十足,精神高度集中。在此基础上,讲授新课成了中心环节,教师应抓紧时机在上半节课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内,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阶段,让学生对新知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师生可以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对新知识加以理解和运用。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教学思想的熏陶,有助于课堂教学最大作用的发挥。达到了最佳学习效果,提高了课堂效率。正是因为合理组织,及时鼓励,张弛并用,学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的学习知识,充分的利用了课堂,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四、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让孩子善学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为了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边听故事边传授知识,学生学得轻松且不易忘记,巩固性强。小学应用题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涉及一般应用题到典型应用题,从一步应用题到几步应用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从普遍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解答方法,也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地归纳、综合,让学生从已学习到的解题方法中找出规律,把握特点。形成一种默认的教学模式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运用题会学乐学。小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的定义关系式子中的一些慨念。如:“速度”,“单价”,“工效”等等,并列举生活中有关概念的例子,让学生判断、理解,逐步掌握、运用,以利于学生更好的解决典型应用题。

小学生是连接小学阶段和初中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渡期,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学规律,这样慢慢形成一种学习习惯,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善于学习,提高课堂效果,这样数学成绩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 下一篇:重视阅读教学 提高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