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惰性阻碍创新”等8则

时间:2022-07-26 06:11:29

“消费者惰性阻碍创新”等8则

消费者惰性阻碍创新

就华时报社社长 吴海民

大量行为心理学实验表明,消费者的心智作为一个统一的机能性结构,明显存在一种惰性倾向,这是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所共有的一种普遍倾向。消费者惰性是不可逆的,惰性一旦产生,就表现出对变化的抗拒。市场上,消费者在与企业长期的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程度不一的消费者心理惰性。一般情况是,短期客户的消费惰性小,长期客户的消费惰性大。

消费者惰性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客户忠诚度,稳定产品市场,提高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心理门槛,防止客户流失:另一方面又束缚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了产品或服务的后向兼容成本,无形中筑就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特别是随着忠诚客户群体的不断壮大,消费者惰性的“后向锁定效应”愈加强大,产品创新越来越困难。此种情况下,低估或无视消费者惰性的存在而一味强行推动所谓的产品创新可能是得不偿失的,有时甚至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相反,固守既有的产品或服务不变则是十分明智的

中国正在改变其经济发展方向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 罗斯・加诺特

中国经济到了一个很多东亚经济体以前都曾经历过的转折点。

转折点的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一个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是由传统的农业经济的过剩劳动力推动的。过剩的农业劳动力转往城市,农村人均生产力就会不断提高,收入也随之提高。这样,要使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并使现代产业持续扩大,工资必须上涨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工资的增长速度都会比经济增长速度快。近段时期以来,尽管实际工资水平增长的势头非常强劲,但是仍有进一步增长的较大空间。在农村和城市地区,劳动力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

所有这些因素将导致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对农产品的需求量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供给量的增长速度,这将导致农产品的进口量上升,中国现在已经成了农产品的净进口国,这也反映了中国在比较优势上发生的变化。跨过“转折点”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景依赖于中国经济结构能否成功转向那些即使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后还能扩大赢利的产业。

经济机会不公平是社会矛盾的焦点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光

西方经济学在分析公平与效率问题时,一般将公平问题分为三个层面:社会政治权力的公平、经济机会的公平和经济结果的公平。中国社会现状确实有经济结果的不公平,但社会矛盾的焦点更多的是集中在前两种,特别是经济机会的不公平上、过多的行业垄断,过多的行政审批,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决策的不透明,蔓延到司法、执法、行政领域里的腐败行为,法制不健全和市场机制不健全造成的千千万万的寻租机会,是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机会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所以说,从反腐败的角度来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并不会损害效率,反而会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但如果仅仅从调整分配经济结果的角度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而没有制度改革的跟进来解决经济机会公平问题,倒很有可能真正损害效率。如果政府决定提高税收一个百分点,用于转移支付,帮助低收入者,这种税收普遍适用所有企业,没有什么不公平的问题。但如果政府在采购、行业准入、配额管制等方面,没有公平的竞争机制,这种不公平对于效率的损失就可能是双倍的:一方面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企业还拿出不必要的成本用于贿赂。

小心经济波动成为中国经济慢性病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赵 晓

与当前中国经济投资过热现象同时并存的是产能过剩,有人干脆将这种矛盾而复杂的状况称之为“中国精神分裂式的繁荣”,面对如此矛盾现状,经济学者们对中国经济趋势究竟是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及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含义争论不休,两年多来没有哪种观点成为绝对的主流看法,由此影响到宏观调控政策的摇摆性。这反映出政府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判断的困难以及对调控的无所适从,“组合拳”逐渐变成了“迷踪拳”。

笔者认为,第一,中国当前的高投资和财政联邦主义与政府机会主义形成的权力与资本联盟有关,这一联盟的制度与政策效应就是,持续压低生产要素的价格,排斥劳动分享利润,从而以压低工资率来换取高额资本回报 因此,用投资回报高难于证明投资合理,第二,中国当前的高投资导致的潜在通货膨胀危险是现实存在的危险,而投资形成生产能力后引发大量供应增长,进而导致下一轮经济陷于通货紧缩危机则是未来经济运行的风险,这里面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交替的关系,而不应该视为矛盾的判断,真正的问题在于,由高投资而非消费拉动的经济波动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慢性病,这个病因注入到经济结构中去,将重演1994年以来的冷热循环。

警惕制度疲劳

水木经伦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合筋

一般我们知道,当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的管理制度也要跟着变化,那么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内外部环境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一种已经成功运行的制度,是否会很好运行下去呢?否!这就涉及到了“制度疲劳”的问题,就是说同一个制度,在同一个组织中延续运转的时候,随着时间的延长,制度本身就会产生疲劳,原来运转良好的制度就会逐渐不适应企业的需要。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比如说一种奖惩制度,开始会对员工行为有非常好的激励约束作用,但是同样奖励还是那么多,转变成员工的心理感觉效用就在逐步降低、同样的惩罚措施,一开始员工会认真遵守,逐渐地就会派生出很多的应对措施 惠普的“惠普之道”管理模式历史上对惠普的兴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性化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但是逐步发展就走向了平庸保守的一面。

所以进一步延伸来说,我们都知道产品有生命周期,产业有生伞周期,其实制度也有生命周期 同样一种制度,不但是用在这里合适,用在那里就不合适,而且,用在今天合适,用在明天可能就不合适了。

没有必要实行最低工资制

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 张五常

“最低工资”是我知道的、唯一的没有任何经济学者赞同的政策、经济这门学问傻佬甚多,什么发神经的政策也有行内君子支持,只是最低工资没有。然而,有此规定的国家不少、仿效西方的最低工资,是今天国内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也是还不严重,虽然最近广州一带某些工厂叫起救命来。如下分析是小孩子也懂得的逻辑:

(一)政府规定最低工资,雇主说雇不雇由我,工无所值的当然不雇。然而,某些雇主面对关门大吉,不达所值也强而雇之,然后在住宿、膳食等供给上打折扣,希望。

(二)农民的生活改进,一个重要出路是转到工业那边去 工业有最低工资,农转工就较为困难了

(三)国内的盗窃行为严重,盗贼如毛有最低工资,工技低下找不到工作的,会容易地向扒手或盗窃那方

面打主意。政府不能枪毙,但监狱不够,加上供食的成本不少,公安捉了就放不唯理解。如此一来,有最低工资的规限,飞檐走壁之徒会增加。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没有最低工资,会鼓励以盗窃为生的走入正途。

中国市场的竞争规则正在发生根本变化

妙行(北京)营销顾问机构首席营销顾问师 边建平

信息时代颠覆了企业赖以生存的传统市场环境。我们面对的市场正在发生下述深刻的变化。

第一,市场正在向实形与虚形两个维度空间里发展,虚形市场使商品的价值构成和形式表现发生了质变――知识产权、品牌价值等无形的东西在商品价值中的权重越来越大。虚形市场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商品分销与传播的途径。

第二,所有的市场正在变成网络市场、 网络市场经济有一个基本原理:取得市场领先的企业会轻易地占有大多数的商业资源和发展机会。这就使市场越来越向少数寡头企业集中。市场竞争规则也越来越多地被它们控制。

第三,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正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商品分类正在消失,行业市场间的高墙正在坍塌――电子邮箱、MSN不属于邮政通讯市场,却对它形成了强有力的优势替代。

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的发展,彻底扭转了公众的信息弱势地位。市场竞争的重心从同类产品市场,扩展到了可替代产品这个更广阔的市场领域。同时,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也从商品之间的差异化竞争,转化成了顾客价值优势替代竞争。

在这样的竞争规则下,企业要想真正赢得市场,首先要全面并且准确地洞察目标顾客的需求结构,创造出让人期待的顾客价值优势,然后通过顾客价值的传播和让渡,在顾客与企业之间建立起最优化的利益关系。

中国企业需要第三博弈方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金 钢 刘小麟

加入WTO之后,伴随着跨国公司进军我国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竞争力的巨大差距逐渐暴露,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信息无疑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处于明显的信息劣势地位;为解决这一问题,短期内可以考虑运用第三博弈方机制。所谓第三博弈方机制是指与博弈双方无直接关系的第三者,通过一定的方式介入博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双方博弈结果的过程。

首先是政府介入,由于地位特殊,政府管制往往具有强制或半强制的特点,其手段也十分多样化,如制定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调整税收、财政、货币、信贷政策等;其次是行业自律,行业协会自身具备一定的信息服务与管理职能,对于个别企图实施不正当竞争的企业具有很强的约束力;第三,企业自身,企业应从内部改善激励机制,学习国外先进的市场调研方法,减少盲目投资,重视信息传递和分析,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体制,提高信息利用能力,尽量拓宽销售和采购渠道,努力和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建立自主创新联盟,在一些关键领域合作创新,联合攻克核心技术,在重大科技和产业发展项目中,培育互利、互补、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上一篇:醋溜“反骨” 下一篇:创新检核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