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第二波”加深全球经济下滑担忧

时间:2022-07-26 02:17:35

美国次贷“第二波”加深全球经济下滑担忧

美国近期所发生的事件将可能会被载入金融史册。美国两大房贷机构房利美、房地美(“两房”)信用危机爆发,波及全球金融机构,进而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7月11日,美国储蓄管理局关闭了印地麦克银行(IndyMac),这是美国银行业历史上第三大银行倒闭案。危机的爆发令美国财政部、美联储以及美国证交会都进入“紧急”状态:采取一系列的救治措施来平息危机。

经济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次贷危机以来的第二波高潮,但很难断定是否还会有第三、第四波。

实际影响有多大

从中国看,美国“两房”危机会危及到持有该机构债券的中国金融机构。未经证实的数据是,中国购买“两房”公司的债券多达3760亿美元,占中国外汇储备的比例超过20%。由此产生对中国的银行是否因此会增加很多坏账的担忧。

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日前发表文章称,外储公认的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分散为宜;目前美国外贸赤字、财政赤字严重,中国竟将外储20%以上投放在“两房”,是严重的错误。他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特别调查组给予彻查,追究责任。

不过,“两房”对银行业的影响也许不如先前预料的那样严重。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18日表示,虽然“两房”遭遇一些问题,但亚洲银行因持有这两家公司所发行的证券而面临的风险普遍很低。

穆迪高级副总裁舒宝乐(DeborahSchuler)称:“尽管部分地区性银行和保险公司持有大量由这两家房贷机构所发行或担保的票据,但暂时按市值计价的收益报表损失的风险较低,实际本金或利息支付损失的风险微乎其微。”

舒宝乐表示:“此外,亚洲银行与保险公司的流动性良好(除澳大利亚和韩国银行外),其良好资本水准足以使其能够持有任何亏损的投资证券直至到期日。大体上我们认为由这两家政府支持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造成以市值计价的亏损有限,亦是暂时性的。”

另外,新发表的穆迪报告称,相关的违约风险甚微,符合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级无担保债务及有抵押的按揭担保证券为Aaa评级。

而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表示,保持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稳定对于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这两家企业的持续经营对于帮助美国住房市场快速渡过调整期、消除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机构面临的不确定性具有核心意义。

鲍尔森的讲话似乎更坚定了美国政府拯救“两房”、确保市场稳定的决心。

就在鲍尔森发表上述讲活的一周前,美国财政部推出一项计划,将提高政府对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的22.5亿美元信贷额度,并将允许政府入股这两家公司。预计国会将把上述提议纳入范围更广的有关住房市场的立法中。

鲍尔森承认,解决当前的市场动荡将需要“更多时间”,因为市场和银行正在重新评估风险并对多种类别和领域的资产进行重新定价。同时他还表示,可以预计未来的道路还有更多阻碍。美国经济正面临衰退

“两房”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或许有限,但作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美国经济正面临的衰退则是目前全球最为担忧的问题。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7月15日在国会证词中的讲话称,最近几周金融压力再次加剧,增长前景面临重大下行风险。这是美联储主席首次承认衰退临近。

美国房价已经较其近期的顶峰水平下跌了约16%,雷曼兄弟估计可能会在明年年底触底之前再下跌15%。

美国花旗集团董事长温・比肖夫爵士(WIN BISCHOFF)预测,在未来的1到2年,美国和英国的房价仍将持续下跌,房市至少还需要2年才能够相对稳定下来。

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能源价格跳涨至历史新高,从而侵蚀了消费者购买力并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三大冲击结合在一起已经导致美国消费者信心达到经济衰退时的水平。

雷曼兄弟预计,美国经济增长将在第三季度出现放缓并在第四季度变为负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目前正处于“艰难境地”,预计今年下半年增速将继续放缓,明年才有望逐步复苏。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经济的黯淡,或许也已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幅从一季度的10.6%进一步回落至10.1%,已是连续第4个季度回落,比此轮经济周期的高点回落了2.5个百分点。

有观点认为,实际净出口的贡献率下降才是二季度GDP同比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今年上半年,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率为21.9%,而用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长率是11.2%。如果扣掉国内的通胀因素,今年上半年,实际的出口增长速度已经到了个位数。

虽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强调,上半年贸易顺差减少是国民经济运行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的表现之一,但不少专家表示,今年上半年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开始由正转负。“三驾马车”中的对外贸易对2008年经济增长的贡献降低,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于国内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预计,在未来两个季度贸易顺差的增长率仍将继续快速下降。

宏观政策可能微调

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引起决策层的重视。分析人士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可能会有所调整,预计宏观调控将由“两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胀,调整为“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在较长时间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涨幅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范围内。在政策尺度上,强调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当前关于宏观调控政策的最大分歧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应否继续实施?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国际商品价格如粮食、石油持续攀升,加上下半年国内可能调整油电煤资源价格,通胀压力依然很大,因此,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基调,应维持不变。但有关部门将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作出局部性的调整,对部分地区或行业进行信贷倾斜,凸显“有保有压”。而为了防止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影响社会稳定,信贷、财税政策将对中小企业、出口企业、纺织业等进行支持,对房地产信贷也可能作出适度的放松。

从紧货币政策不宜放松

雷曼兄弟中国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很可能不会放松。第一,CPI通胀前景仍面临不确定性。虽然6月份食品价格回落(这是6月份通胀回落的主要因素),但最新的数据显示,南方洪水已经导致食品价格自6月中旬以来出现反弹。同时,燃料和电力价格上调的大部分影响会反映在7月份的数据中。因此7月份CPI通胀很可能会反弹。如果中国人民银行过早放松货币紧缩政策,CPI通胀或将反弹从而推高通胀并让通胀更加难以控制。

第二,6月份的经济数据表明放松政策的时机现在可能尚不成熟,而且会引发投资增长强劲反弹。6月份零售增长上升至年同比23.0%为12年来的最快增速,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反弹至29.5%。虽然更加强劲的消费增长促使GDP增长更加均衡,但投资增长的进一步上扬将增加对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的需求,从而加剧上游通胀压力,并可能会让已经过剩的产能进一步扩大。

“受信贷状况已经偏紧和增长前景不确定的影响,央行在紧缩货币政策方面不会更加激进。”孙明春表示,“相反,中国银行将继续当前的紧缩政策,其中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2008年底再提高250基点,允许人民币升值,但升值步伐放缓,继续控制银行贷款额度,并保持利率不变。”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变得更加明显,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在下半年和2009年显著减弱。持续的政策紧缩也将放缓实际投资增长,而高通胀和股价下跌可能会通过负的财富效应来侵蚀实际消费增长。因此,孙明春预期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GDP增长将显著放缓至年同比8.7%和8.0%。

上一篇:别踏入省钱的误区 下一篇:油价再次暴涨机会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