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诵读欣赏”课的教学探讨

时间:2022-07-25 08:46:31

苏教版初中语文“诵读欣赏”课的教学探讨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马坊中学)

摘 要:众所周知,在教育改革的大进程中,教材改革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其最突出表现是由原来的“一纲一本”实现了“一纲多本”的变化,像语文教材中的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作家版、北师大版等,教材内容五彩缤纷,各具特色。在苏教版语文版本的编排体系中,每个单元都是由精、略读课文,诵读欣赏,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五部分组成。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诵读欣赏内容采取的只是让学生读读背背的方式,缺少明确的教学计划和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结果导致诵读欣赏内容无形中得不到重视,教学效果难以体现。

关键词:教育改革;语文诵读;拓展延伸

纵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诵读欣赏内容,其类别是五花八门,七~九年级内容分四类共77篇,其中文笔精华17篇,文言文4篇,诗词曲55篇(古诗词曲43篇,现代、外国诗歌12篇),其他(对联)1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本身就给我们日常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阻碍,再加上部分内容与单元教学主题结合不紧密,如七语(上)第五单元教学主题是“关注科学”,而本单元“诵读欣赏”却安排的是《论语》八则;八语(下)第二单元主题是“道德修养”,诵读欣赏却是“宋词元曲”――《渔家傲》《天净沙・秋思》;九语(上)第六单元主题是“绿”,诵读欣赏又是古诗词《龟虽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无形中就给教学带来一系列疑惑与困难,难怪有些教师云:“诵读欣赏,不就读读赏赏而已?”

然而,结合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看,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是远远不达标的。新课标规定:“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联系作品背景作出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有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另外,新教材早已把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对待,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如:语音、吐字,音量、语速、节奏、语调、感情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反复诵读、涵咏、体味,真诚投入地与每一篇诵读欣赏展开心灵对话,与作者心灵发生碰撞、交流、融合。结合日常教学,笔者认为诵读欣赏课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调诵读,注重诵读指导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诵读的重要性――诵读是欣赏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对于每一节诵读欣赏课,教师应结合具体内容指导学生集中开展课堂诵读展示和比赛,如整体读、精华读、品读、赏读、悟读等;在反复诵读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体验,让他们在诵读和体验中欣赏,在欣赏中积累。

二、突出探究,加强合作探究

教师在诵读欣赏课堂上,应充分利用课堂交流的主阵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我们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组织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针对教师设计的问题和自己的感悟开展探究交流,如对“文笔精华”中的优美文句、文言文的典范文段、诗词曲中的名句开展课堂合作探究,在“百家争鸣”中加深感悟和理解,增强欣赏的内涵。

三、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每个诵读欣赏课后都附有一定的解说性文字,这些文字或解读主旨,或点拨名句,或说明写作技法……教学中,教师应在强化诵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资源科学引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深层积累,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广泛利用多媒体信息资源、单元主题等资源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四、做好“嫁接”,灵活开展拓展延伸

就“诵读欣赏”的教学内容而言,每节内容相对都较少,这就为教学的拓展延伸创造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作为教师,如果能紧密联系教学内容,适时地拓展延伸,不但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积累容量,还能促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拓展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背景渊源拓展,主题拓展,写作技法拓展,对比拓展等。九语(上册)第一单元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六)《温泉》,其内容短小,一节课就此开展教学,显得单调了许多。教师可以拓展到《山泉水暖》这篇散文,针对写作背景、主旨以及文章的写作技巧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实践证明:灵活的教学“嫁接”、适时适当的拓展延伸往往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学影响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之,在诵读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地挖掘“诵读欣赏课”的潜在内涵,引导学生深入发掘其魅力所在,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灵活地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确保学生在诵读中欣赏,在欣赏中诵读,不断体验和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人文积淀,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最终实现课标的总体要求。

上一篇:短视频“指数级”增长,土豆“守正出奇”力争差... 下一篇:提高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