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时间:2022-07-25 06:48:23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确实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所悟到的真知灼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有预设也应有生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自己的主观理解事先预设,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之有序地展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我们也应清楚地意识到,还有动态生成的课堂。创造性的生成是“学生为本”的体现,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活力。作为教师不应简单地把它摒弃,而应该敏锐地抓住课堂生成。因此,必须充分重视生成性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教学机智,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实现预期甚至非预期的教学目标。

首先,面对新课改,我们要在继承传统预设课堂的良好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及时反思、扬长避短,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也是新一轮课改所积极倡导的。

在执教《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有学生举手发言,认为这篇文章有一个关键词即是“境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我并没有按照教学原定的预设进行下去,而是及时调整了“预设”时要讨论的问题,放手鼓励学生就这个话题畅所欲言。随着学生讨论的深入,一条非常清晰的教学思路展现在师生面前。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渐次明确如下问题:

(1)文章谈到两种境界,即:平坦(宽阔)的境界,艰难(险阻、逼狭、崎岖)的境界。

(2)围绕“境界”一词从四个方面展开,即:历史的道路,民族生命的进程,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最后的落脚点是“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3)每个方面都突出强调后一境界,针对后一境界时,作者强调“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

(4)“境界”是比喻的说法,这决定了文章的语言特点,用一系列比喻说理,既生动又有说服力。

(5)“艰难的国运”是中华民族现在所处的“境界”,需要“雄健的精神”,体现“雄健的精神”的句子是:“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句中“高唱”“悲壮”“走过”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诠释……

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课堂气氛热烈。课堂教学不是在教师的预设中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求知的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得以充分地发展。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抓住生成的教育资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共同创造的舞台。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重组。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信息。而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又要区别对待。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基于文本所生成的独特见解,这时教师不可漠视学生的观点,而要顺应学生的思维走向。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火花,教师应敏锐捕捉,并予以适当的鼓励,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共同研究。

我在执教《丑小鸭》的时候,引导学生探讨文章的主题。有学生提出两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丑小鸭”真的“丑”吗?“丑小鸭”真的是一只“小鸭”吗?两个问题的提出,立即在课堂上引起学生们的热情。学生们以文本为依据分析了第一个问题,认为“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来判断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至于第二个问题,从“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等文句能充分看出,“丑小鸭”自始至终就不是一只鸭。学生们继续深入探讨后提出:如果“丑小鸭”从出生时就是一只鸭,那它最终能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吗?文章的标题为什么是名不副实的《丑小鸭》,而不是《美丽的白天鹅》呢?对这些问题的发掘直抵童话大师的灵魂深处。我只补充了安徒生在谈到这部作品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对我来说,生活本来就是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有许许多多的‘丑小鸭’,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也有些人他自己并没有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却认为自己是一只‘丑小鸭’。”

教学是一个开放、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非预期性的因素往往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这些即时的生成性因素,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将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这就要求教师提高生成教学的驾驭能力,有足够的意识加上良好的实践,才会具备随机处理的能力;只有及时整顿课前预设,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才会出现更多的生成时机。

最后,对学生基于文本本身超出文学范畴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必须加以正确的指引。注意不要盲目而脱离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目标,是预设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崔允漷教授指出:“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设计时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如果这一底线都坚守不住,过于重视生成性目标,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误区。”

我在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在品味语言阶段,学生对课文一处标点质疑,认为“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这一句标点不对。因为有代词“这”,这句话应该改为直接引语形式。学生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更符合现代汉语的标点规范。但我深知不能一味地为了生成,而忘了在做什么,因此并没有就此改变教学程序,而是告诉学生,以后还会学到很多鲁迅先生的作品,相信会有合理的解释。在语文课堂上,一切的生成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其他超出语文范畴的生成,无论多么精彩,教师都应该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的视角引回到语文上来。同时,教师还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能够引发学生新的生成的兴奋点。

直到讲授鲁迅先生的《社戏》时,我才有意识地提到文中几处标点让学生注意,并向学生介绍了专门准备的一篇题为《鲁迅“拿来”标点符号》文章的部分内容:

中国的古籍里没有标点,直到辛亥革命前后,标点才开始逐步从国外“引进”,鲁迅先生就是从国外“拿来”标点符号的最早的作者之一……特别是五四前后发表的几篇小说诸如《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先生不仅卓越地驾驭了白话文而且成功地“拿来”外国的表现方法,典范地使用了标点符号,从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这种“拿来”的痕迹在鲁迅作品中依旧清晰可见,如在“某某人说”后的标点处理上,我们现在通行的是冒号,而先生则常用逗号,这个逗号正是“拿来”了英语中的用法。

虽然这课堂上多花了几分钟时间在这方面,导致课堂结构不够完整,但它确实解释了学生心中的疑惑。教师只有尊重、保护学生的质疑,学生才会爱学语文、乐在其中。

上一篇:桌游记录者 下一篇:从学生角度探析高中生写作障碍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