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时间:2022-07-25 06:28:54

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 要: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魅力,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识视野;亲情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所以本文就从知识视野的扩大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借助语文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在丰富学生大脑知识中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两个问题: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儿?②他借箭为什么能取得成功?指导学生结合语文教材思考上述问题。接着,我问“同学们,还有谁知道有关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呢?”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扩大知识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

在现今的社会里,亲情越来越淡薄,导致一些学生张口骂父母,伸脚踢父母等现象时出现在各种报道中。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我们课上进行的亲情教育没有作用吗?反复思考之后,我只能说,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不够深刻,不能触动学生的心,让他们感觉知识就是知识,和其他的没有关系。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融亲情教育于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语文的价值。

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份人间至情,在授课的时候,我就父母的爱这个话题让每个学生都讲述一件体现父母爱的小事,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亲情,感受到爱。

总之,教师要立足语文教材,充分发挥语文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何帮鼎.浅谈在新课改下如何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

(作者单位 内蒙古白音诺尔学校)

上一篇:追求教学的“简约” 下一篇:做学生的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