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14 12:04:39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兴趣”是学生主动学好某一门学科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资”,使学生对教师、对课堂、对学科产生浓厚的“感情”,进而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主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情感渗透;初中生物;朋友关系;价值观

心理学中“情感”的定义可表述为:“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所产生的主观反映”。由此可见,情感所对应的客观存在应该是事物的价值特性。人本身是一种有感情的生物,人们在“情感”世界中不断地成长、工作、学习和进步。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使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转变为促进学科教学的催化剂,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

一、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使学生对老师产生认同感

一般情况下,我会和学生保持比较良好的朋友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我感觉这种良好“伙伴关系”的建立是必要的。但要注意的是正确把握这种“伙伴关系”的尺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公平和尊重放在首位,我和学生之间所建立的是尊重与互相尊重的关系。在知识的海洋中,我只是学生的“领路人”,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美,但也不许滥用对学生的赞美之词。适度的、合理的、到位的表扬会让学生感到教师欣赏他(她),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同时也能激励他(她)努力争取被教师欣赏的机会。师生之间建立起互相欣赏的、互相尊重、平等的关系,也就能够互相认同,并能够促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使他们“乐”学。

二、在备课过程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体现

在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往往比较抽象。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设计合理的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地发现、研究、探索,从而造成思想上的冲击,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究情感渗透的具体化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就有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1.课堂导入的情感渗透

在备“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一章节的导入内容时,我利用PPT给学生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图片展示,从美丽的蓝色星球到各

种各样的生物,再到人们乱捕滥杀各类野生动物的场景,随后出现一系列灭绝生物的名目;最后出现一排黑体大字“当所有的生物都灭绝了,接下来会灭绝的生物将会是……”这一连串的画面触目惊心,给学生造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和思想的碰撞,无须教师多说任何一句话,学生的情感在受到剧烈撞击之后就已经告诉了他们“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就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情感渗透引出的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2.实验操作教学的情感渗透

生物是自然科学,也就意味着必须要做实验。在很多的实验中,我们都有可能会用到一些试验用的小动物,比如,小鱼、河蚌等。我们在做观察“烟草浸出液对小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试验时,我首先对学生做的就是情感教育。在实验初,就有学生觉得用小鱼做试验比较残忍。我就此现象问学生“为什么觉得用小鱼做试验残忍?”有学生说:“试验中可能会造成小鱼死亡,因此觉得不忍心,也觉得很残忍。”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的学生很有爱心。通过实验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教学,我的学生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与无价,也更懂得如何去尊重和爱护生命。

3.课堂提问中的情感渗透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问题提得好,提得巧妙便能够唤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而同时我认为问题还应该更加善意、更加人本化、人性化。比如,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部分内容中,我给学生提了一个关于怎样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是这样问的:“在了解前面的内容后,你觉得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你能够做些什么?”这个问题直接从学生的角度去提,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人有责;也

促使他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情感教育所起的效果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4.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评价中的情感渗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回答、板演、课堂小实验、问题的分析等等,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错误,或者是教师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我们如果能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给予一定的肯定,而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不足之处,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是能够欣然接受教师“善意的批评”的。

在讲解“神经系统的调节”这一内容时,我们有个小实验“膝跳反射”。我安排我们班的学生每两人为一个合作单元,两位同学互相合作完成该实验。实验结束后,我在询问学生试验结果时,有一个男孩说:“我不知道实验的结果。”我很诧异,我问他有没有做实验,他说没有。我又问为什么。他的回答更出乎我的意料,却也在我的想象之中。他说:“我的合作伙伴是个女生,我觉得难为情。”此话一出,哄堂大笑。我微笑道:“这也是一种实验结果,只是这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一种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只有实验伙伴,没有男女性别。你的实验怎么办呢?”他说:“我们现在补做吧。”我给他2分钟的时间,他和他的伙伴很快就完成了这个简单的实验。后来,在这个班级做实验,我依然是把男女生混合编排,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现象。

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我相信我们对学生的心理、情绪的照顾和对学生的教育是能够相辅相成的,因为学生都是希望得到教师认同的。我相信正确的、合理的、适度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是一个生物教师“抓住人心”、上好生物课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

上一篇:行走在语文的路上 下一篇:浅谈数学课学生逆反心理的类型与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