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思维能力训练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25 02:35:28

作文教学思维能力训练策略研究

摘要:针对新课标着力强调学生习作的思维能力以及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学生写作思维状况探究是个难点,本文通过对学生写作典型事例的简介,剖析,找准了学生写作思维的病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五大思维训练策略,实践证明是切实有效富有意义的。

关键词:作文教学 思维训练 策略研究 情感培养

作文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的训练,而且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能力在写作实践中比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更为重要。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开阔了,见闻增多了,知识面扩大了,思维能力比较活跃。这种情况,在作文中非常明显的反映出来。如果在中学生作文教学中不注意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势必造成思维的混乱和文章的芜杂,影响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在中学生作文教学中,必须特别着重思维能力的训练。下面我将对作文教学思维能力训练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按照思维能力的发展规律和构思作文的基本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是训练思维能力的一条基本原则。

在诸种思维能力中,观察认识的能力和联想想象的能力是基本能力,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判断推理的能力是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过渡阶段的能力,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是最高能力,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高级阶段。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按照这个规律,有计划的安排各年级各学期训练思维能力的重点。一般说来,初中低年级应着重训练观察认识的能力,并训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初中高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则要在训练观察认识能力的基础上,着重训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并开始训练判断推理的能力;高中二、三年级则要在继续训练前几种能力的基础上,着重训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作文教学,从命题到讲评都要特别审慎地掌握好思维训练的标准和尺度,超过或者低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都会造成思想和方法上的混乱。听说有的同志让小学生做《论批评与自我批评》,岂不是强人所难!有些学校,在高中阶段仍然一味写简单的记叙文,完全忽略了议论文的训练,忽视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和说明文的训练,也是不对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中学各年级的训练提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个规定,是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规律提出来的,非常科学。中学作文教学必须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作文训练,不要偏离大纲的要求。

思维能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各种`思维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进行、互相制约、相辅相成。`思维能力的发展阶段是不能按年龄截然分开的,只不过是由于年龄的逐渐增大,种思维能力在某个时期发展的比较快一点罢了。因此各年级各学期都不应孤立地训练某一种思维能力。同时,就某一种思维能力来说,它也有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就某一种思维能力决不是训练一阵子就完成任务的,必须持续不断、循序渐进。例如观察力和联想力的训练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还是很必要的,因为高中学生观察和联想的事物比初中学生要多、要复杂,对观察和联想的能力要求提高。总之,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都应该分别在各年级学期有计划地逐步加深,整个作文思维能力的训练,还应做到长计划,短安排,既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

构思作文的基本规律,就是指审题立意、选材剪裁、布局谋篇、表述描摹、谴词造句等方面的规律。这五个环节步骤各有它自己的构思写作的规律,而通过这五个环节步骤来构思写作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又有一条总的规律。构思作文的基本规律构成写作技巧的主要内容,但按照这些基本规律去构思作文,则又不仅仅是方法技巧的问题,更主要的还是运用思维能力的问题。写作技巧学起来容易,掌握它则非常之难,甚至会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这是因为写作是一种高级的活动,构思作文的成败优劣首先取决于作者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强弱高低。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构思作文的基本规律,抓住学生作文过程中的弱点和难点,有计划的指导和训练。要把方法技巧的讲解和习作实例的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提高思维能力入手,解决构思作文过程中的困难。例如,有的学生遇到题目之后感到没啥可写,我们就要帮助他回忆联想,打开思路;有的学生文章芜杂,没有中心,我们就要帮助他分析归纳,提炼主题。

其次,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切实加强作文思维能力的训练。根据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参照各地语文教学的先进经验,我们认为下面一些方法是可以采取的:

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实践证明,写观察日记是训练和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和思想素材。为了帮助学生写好观察日记,教师要加强具体指导,要随时随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各种各样的事情,了解具体情况,分析其中的意义,使学生的视野开阔一些,思想活跃起来。要给学生讲一点观察、分析的具体方法,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立场、观点、方法、态度。要经常查阅学生的观察日记,着重表扬和鼓励,注意启发诱导和点播,一般不要公开批评学生在观察日记中出现的偏差或错误。要设法使学生能长期坚持下去,克服急躁情绪和怠惰习性,防止半途而废。

加强作文章法的训练。章法就是文章的思路,就是布局谋篇的思路和方法。作文中的各种思维能力,大量表现在章法当中。训练作文的章法,是训练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章法的训练要体现在作文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从开始审题、立意、选材,到编提纲、写文章,到教师批改、讲评,都要进行章法的指导和训练。作文教学中的章法训练要和课文讲读中的章法训练结合起来。在讲读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文章章法的分析,弄清作者写文章的思路,体味作者构思的苦心。一篇文章既要遵循一般的章法规则。又要有它章法上的变化之妙。例如《游黄山记》和《游褒禅山记》同样是游记,章法上截然不同。《岳阳楼记》和《石钟山记》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来发表见解的,而文章的布局谋篇也各有不同。这种章法上的具体变化,不仅和文章的体裁风格、思想内容创作意图等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也表现了作者思维能力上的特殊才能。因此,讲清典范文章的章法特点,可以使学生通过借鉴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进行作文章法的训练要又“死”又“活”。开始练习基本的章法训练要抓得死点,因为它是作文中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不可违背;学生掌握了基本章法以后,又可以灵活一点,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特长。

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活动离不开语词,运用语词离不开思维,想和说是相辅相成的。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书面语言又比口头语言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更有条理。说和写也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口头语言从思想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很短,他要求说话的人在进行思考的时候反映灵敏,迅速准确,严密而有条理。因此,口头表达能力,可以有力的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口语训练非常必要。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口语训练更差,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现在有些学校在高中作文课上也搞一点口头作文,在课外组织读书讨论会、习作评论会、讲演会、故事会、辩论会,等等。这些活动形式活泼,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谢志礼等. 写作训练学[M]. 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2】谢志礼等. 写作思维训练学[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3】赵绪昌.试论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1):38-40.

上一篇: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下一篇:小学高年级语文少教多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