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中体会语文味

时间:2022-07-25 01:18:02

在“语言”中体会语文味

摘 要:两次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感慨颇多。说明文怎么就有“语文味”了呢?第一次教学,语文味缺失,上得就像是一节常识课。再一次教学,一定要把语文味找回来。寻找语文味的过程仿佛进行冒险,寻找语文宝库里的宝藏。最终,寻到“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语文味,并在“语言”中深刻地体会到了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味;缺失;寻找

实习,让我有机会亲自进行说明文教学。

第一次教《大自然的语言》

1.课前准备

第一次教说明文,我教《大自然的语言》,面对的是初二的学生。在上课之前,我仔细研读课文,不仅深入文本,还把它放在整体设计里面去思考。

《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初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中学阶段的第八篇课文。它说明的对象是物候学,文题“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学的形象化说法。说明的内容是物候对动植物及农业生产的影响规律,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材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的语言准确而不失生动。

我又了解了一下学生的情况,学生已经学过七篇说明文,对于说明文基本常识有所认识,但没有全面把握说明文,有些概念容易混淆,比如说说明方法中的下定义和作诠释,总体来说,学生学习说明文还处于初级阶段。

接着我借鉴已上过的课,产生对这节课的初步设想。我上完这节课以后,学生对物候学有所了解,对身边的物候学有所体察,对物候学、动植物及农业生产影响有所认识,在他们头脑里留下物候学就在我们身边的印象,并能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2.上课过程

我是这样教说明文的:

一开始,我用一分半的配乐视频导入。视频集中了大自然春夏秋冬的美景,杨柳青青,桃花艳艳,荷花满满,蝉声阵阵,黄叶片片,稻麦黄黄,草木枯枯,白雪皑皑。关上灯,放这段视频,学生沉浸在四季美景中,进入了我创设的情境中。

放完视频,趁着学生意犹未尽,我引入大自然的语言:“我们人类有自己的语言进行沟通交流,那大自然有没有进行沟通交流的语言?今天我们就来上《大自然的语言》。”

顺着《大自然的语言》课文,顺势介绍本文作者竺可桢,“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物候学家,为我国气候学、物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就是他的一篇科普文章。”

接着,我让学生带着四个问题默读一遍课文。用PPT现出四个问题,四个问题是课后练习一:(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边看边圈点,一遍看完后,他们对文章有了大体了解。这时我没有急着提问学生,而是让某些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可以再熟悉熟悉课文,我可以检查他们初读的效果。

我请了五个学生起来朗读,除了个别字词错误之外,他们读得还比较顺畅。读完后,我重复一遍读前提出的四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做好了准备,并踊跃发言,积极回答四个问题。四个问题的答案都在书上,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回答问题,我补充。问到第三个问题“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我进行了重点,从经纬度是什么开始,解释到为什么纬度是影响的首要因素、经度其次、高下次之、古今又次之,可谓详尽,我扩充了很多例子说明课文的道理。

这一环节我讲授比较多。时间过了大半,剩下的时间用来品味语言。学生挑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评析交流,讨论热烈。然后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比如说第一段学生说描述景色美,仿佛呈现一幅幅四季的图画,还有学生说标题形象,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

临近下课的时候,我做了小结:竺可桢先生用优美的语言通俗易懂地介绍了物候学这门科学,其实物候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很多很多的秘密,可谓其乐无穷!

最后,我布置了作业,课后练习第三题的第二小题: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课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前思后想,总结成与败。

最大的不足是: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知识课。在这节语文课中语文味缺失。学生回答四个问题,是提取信息、筛选信息、组织语言的过程,后来我补充说明影响因素,甚至解释经度、纬度、影响大小的原因,涉及的都是地理知识,在语文课上教地理知识喧宾夺主,在语文课上花不小精力教地理本末倒置。以至于学生在下课跟我交流时说:“老师,我感觉这是一节地理课,说的都是地理知识。”尴尬和懊悔之情难以言表。我多想说:“其实我也不想这样。”也许在我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知识,意识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变化的是地理意识,不是语文意识。深入思考,我怎么就上成地理课了?仔细翻阅备课记录,一看教学设想,我傻眼了。从教学设想,开始我就犯傻。教学设想是:学生对物候学有所了解,对身边的物候学有所体察,对物候学、动植物及农业生产影响有所认识,在他们头脑里留下物候学就在我们身边的印象,并能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教学设想实际上对学生上完课后的状态预想,自然而然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如果仅仅让学生留下物候学的印象、留下热爱科学的火种,地理课或科学课会圆满完成任务,而语文课显然不适宜。“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丰收不成,损失惨重。

另外一个缺陷是在品味语言环节上。品味语言,随意性大,点拨总结不多。学生圈点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赏析交流,并没深入,我没有及时点拨、总结,以至于学生品味,只当说一些优美的语句,没有发现它真正的美――触动人心的美。唇齿留香不必谈,记忆犹新岂敢想?

幸好这节课还有两个亮点。第一个亮点,开始的导入。我用一分半的配乐视频导入,视频汇聚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美景,学生沉浸美景,陶醉其中,迅速进入我预设的情境中,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效果良好。另外一个亮点,出现在朗读环节上。学生先默读了一遍课文,课文有所熟悉。紧接着,我请几位同学朗读一遍,趁热打铁,再熟悉熟悉课文,同时检查默读效果,一举两得。朗读是培养语感很好的方法。无论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朗读都可以让作品内化、情感内化,作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意识的一部分,此外还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即夏尊先生命名的“语感”。朗读过程中,学生比较好吸收优秀作品的精华。

总而言之,成与败值得反思。尤其对于不足,教训是惨痛的。面对教训,站起来的是勇士,跌倒了爬不起来的是懦夫,勇士还是懦夫?阳光下成长的教师还是阴暗处苟生的学徒?我选择前者,没有犹豫。驱散阴霾,再次启程,准备再一次讲课。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大自然的语言》教学。

第二次教《大自然的语言》

第二次教《大自然的语言》,对象是初二另一个班的学生。

1.课前准备

上课之前,对文本进行更深一步研究,特别对文本条理、语言深究,为的是对教学内容了然于心,教学的过程更加得心应手。

教学班级的学生比较活跃,课堂氛围更加积极,但在课堂上学生好走神。说明文常识方面积累不够,说明方法容易混淆。

吸取上节课的经验,教学设想做了调整。学生跟我一起学习这课以后,掌握本文有条理地安排说明顺序,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

2.上课过程

一开始,我还是用一分半的配乐视频导入。学生被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吸引,很快进入了学习情境。

顺势,我引出大自然的语言,“我们有篇课文叫《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它们的语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物候学家,为我国气候学、物候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就是他的一篇科普文章。”

接着,我依然让学生带着四个问题默读。用PPT现出四个问题,四个问题是课后练习一:(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圈圈点点,我边看边指导。我还是让他们朗读一遍,朗读的过程中继续思考问题。

六个学生起来朗读。他们朗读后,我对他们读错的字词进行订正。订正完,我重复刚才的提问,然后请同学回答。回答的过程中,我适时点拨。比如说,第三个问题: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找出影响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及古今的差异。追问学生一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他们定然找出书本中的语句。当涉及说明方法时,我再问一句:“作者说明这个影响因素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深入挖掘文本,语文味自然就出来了。

尔后我让学生说说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学生一时蒙住。我慢慢引导,开始作者从大自然的语言着手,展示物候现象,后来分析现象后的规律,再总结意义,从现象到本质,显然:逻辑顺序。学生豁然开朗。不仅全文按照逻辑顺序行文,局部也按逻辑顺序安排材料。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排列有逻辑,纬度因素影响最大,经度其次,高下再次,古今最次,影响由主到次,而且前三个是空间,最后古今是时间,层次分明,有条有理。

分析语言环节,突出文本语言特点,准确又优美。而品味语言扣住词语的选择和运用。先找准确表达的词语,学生找出“迟十天左右”“迟五六天”“早开20天”“早10天”“在一定高度上”,我把学生找出的词语概括为三类:确数、约数、限定词。再品味优美语句,集中在一段,学生找出动词“萌发”“孕育”,拟声词“渐渐”“簌簌”,成语“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正是动词的使用形成动态的画面,拟声词描摹秋天来临落叶飘落的声音,多个成语描绘一幅幅景色,使这篇文章生动起来。

最后,我布置了作业,课后练习第三题的第二小题: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课后反思

较之前一次教《大自然的语言》,这节课对不足之处有所改进。

这节课最大的改进是语文味更浓了,不是地理知识的罗列,而是语文意识的培养。语文课上的都是语文,回归正道。学生收获的是对语言文字的体验,朗读直接对话文本,说明方法对话如何表达,词语体悟对话语感。学生学完后,有条有理不再是书本上的成语,而是具体例子给出的鲜活印象;语言优美不再是概念化结论,而是词语激发学生想象,实实在在给予学生的感受。

改进缺点,发挥优点。一分半配乐视频导入,很快把学生带到学习的课堂上,效果仍然不错。朗读,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并且培养说明文语感。朗读依然是说明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过,教学常常没法避免遗憾。这节课一个课时比较紧,教学内容比较多,朗读不够,学生可能无法全部吸收语言文字精华,甚为遗憾。如果我下次再上这篇经典的说明文,我可能会安排两个课时,内容分散在两个课时;多点朗读,培养学生的说明文语感。

我想,经过一次次的反思及改进,《大自然的语言》,唇齿留香多多谈,记忆犹新也敢想。

通过《大自然的语言》两次教学,我认识到教学要反复琢磨,不停反思。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语文课最重要的是要教出“语文味”。苦尽甘来,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戴燕白,女,1985年1月生,汉族,皖舒城人。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科教学(语文)。2010年9月到2011年1月,教育实习。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上一篇:论学习策略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有效性 下一篇:初探高中数学如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