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在校大学生的作用

时间:2022-07-25 06:58:23

积极心理学对在校大学生的作用

摘 要: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股心理学思潮,主张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心理现象,关注正性情感、积极品质和积极组织环境的塑造。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分析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组织环境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和创造力等,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这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的增强,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致力于从积极的层面看待心理现象,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一)积极更新观念,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帮助个别的学生消除心理问题两个方面。把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与个性品质这一预防和发展性的目标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尽快转变过去以为无病即是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即是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错误观念,完成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与评定从消极心理取向向积极心理取向转变。

(二)采取多种渠道,切实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尊重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自我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是成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极心理学取向背景下诚然强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但与此同时,教师却把学生当做问题的来源,常常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把学生置于被动的位置。只有把学生当做充满潜力的个体,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与享受幸福的生活当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个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问题意识才能得以增强,才能真正营造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氛围,开发学生潜能。

2.融洽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的关系。积极心理学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教师需要培养积极心理,需要以积极的心理看待成长发展中的学生。重视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经验,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积极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多使用平等、积极的词汇,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的建设。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它受众面广、影响大、效果显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如积极的思维活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和积极的组织与群体等。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尽量避免对学生负性心理品质的过分关注,而要以培养积极、乐观等心理品质为重心,提倡他们对生活中的事件和产生的心理状态做出积极的解释,促其产生积极情绪。要注重积极情绪的培养和乐观精神的辅导,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有认识的能力和爱的能力,充分相信自己,并开发自己的潜能。

(三)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宽泛的视野,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摒弃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以问题为靶子的模式,强调学校的一切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供利用的资源。同时要注重积极校园文化的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条件。

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应当由专业人士来负责”的错误观念,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为己任,在进行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同时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我相信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获得既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陈晓英,杨舜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积极心理学[J].教育与职业,2009(15),79-80.

[4]沈贵鹏.心理教育课程论.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172-375.

[5]付国秋.积极心理学介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

[6]胡慧.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上一篇:高校行政秘书队伍稳定的重要性及对策 下一篇:让课堂慢下来,回归教育的“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