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重镇变身生态新城

时间:2022-07-25 04:14:00

污染重镇变身生态新城

近年来,有着“中国建陶第一镇”美誉的广东省佛山市南庄镇,以落实“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为抓手,以推进“两转型一再造(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为主线,下决心淘汰低端陶瓷制造业,引进发展高端陶瓷制造业和现代陶瓷服务业,积极培育旅游度假、体育休闲、文化娱乐、数码动漫等新兴产业,演绎着从传统的灰色高温热土向现代和生态宜居新城的巨变。

十年前,这里被誉为“中国建陶第一镇”;五年前,这里承受着“污染重镇”反面教材的压力;今天,这里成就了一座新生的生态宜居城。

看着眼前环境如画的岭南水乡,很难让人把它与五年前的污染重镇联系起来。

片面发展经济的恶果

改革开放之初,南庄发挥陶土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全国建材供不应求的机遇,选择建筑陶瓷作为发展工业的突破口,快速成长为以陶瓷业为主的经济强镇。凭借陶瓷年产量6亿平方米、占全国的1/4、全球的1/8的成绩,成为“中国建陶第一镇”。同时,2001年南庄被评为“广东省乡镇企业十强镇”,在全省1500个乡镇中排列第七位。

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南庄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环境急剧恶化,成为烟囱、尘土、灰霾为特征的污染重镇。土生土长的南庄人纷纷搬离家园,甚至连镇领导、陶瓷企业家,都没有一个住在南庄。很多的投资企业都因当地的环境问题望而却步。

禅城区副区长、南庄镇委书记张辉明说,当时陶瓷厂排放的粉尘到处飘,一些离陶瓷厂比较近的房屋,居民们平时都不敢打开窗户。镇领导去省委党校学习,经常被学者们点名批评,“反面教材让人忍无可忍。”

据业内人士介绍:当时南庄的陶瓷厂大多使用重油烧窑,燃烧1吨重油会产生20公斤二氧化硫。换言之,一家陶瓷厂每天至少能产生100公斤的二氧化硫。

陶瓷制造格局大洗牌

2006年,南庄领导班子认识到,这种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如果不调整产业结构、节能

减排、改善环境,南庄发展势必陷入困境。经过走访企业、乡村,同企业家、村干部和村民们商讨,最终确定了“岭南水都、商居南庄”的发展新定位,致力于建设生态宜居新城。

“提出这个概念后,政府的压力很大。”曾有领导这样表示,陶瓷是南庄镇的支柱产业之一,产值大,所涉及的就业人数多,弄不好,就会成为一件政府要背骂名的事。

通过严格规划,2007年,南庄决定按照“有关有开、有出有进”的原则,启动陶瓷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对传统的陶瓷制造格局进行重新洗牌。

关――坚决淘汰低端陶瓷制造业。确定将全镇75家陶瓷企业关停转移57家。

开――对保留的陶瓷企业优化升级。在对剩余的陶瓷企业进行清洁改造的同时,鼓励有实力、有品牌、有技术的本土陶瓷企业将地区总部、销售中心和研发平台留在南庄,并且发挥品牌效应吸引众多陶瓷企业来南庄设立销售中心。

出――支持关停的品牌企业异地转移升级。推动新明珠、新中源等一批品牌企业走向全省,乃至全国。目前,南庄陶瓷企业已在四川、福建、山东、湖北、湖南、江西、辽宁、内蒙古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

进――重点引进、发展现代陶瓷服务业。利用搬迁企业腾出的土地,南庄镇引进了以陶瓷物流、会展、研发、总部、旅游、文化、中介等为主的现代陶瓷服务业。

五年的转型发展,南庄共关停转移62家陶瓷企业。

让人惊奇的是,大批陶瓷企业的停转,不仅没有让南庄丢掉“中国建陶第一镇”的牌子,相反,四年来南庄陶瓷业却得到历史性大发展:2010年南庄万元GDP能耗和2006年相比下降了41.15%。目前,已有1500余家陶瓷营销中心进驻南庄,其中属于总部的有150家,同时还成就了南庄成为我国最大的陶瓷集散地、全球采购中心和陶瓷总部基地,拥有世界级的陶瓷国际会展中心、国家级的华夏建陶研发中心,依托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瓷海国际等产业巨擘。

南庄镇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减少了70亿元的工业产值和近2亿元的税收收入。不过,留下了青山绿水,南庄镇人认为“值”。

陶瓷产值流失,必须通过发展其他产业来弥补。这也要求陶瓷制造业从“量”向“质”转变。曾在南庄镇政府工作过的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以前一个厂做很多种陶瓷产品,现在只做一个主打,通过彼此的协调合作,实现资源上的共享、技术上的革新等,降低生产成本与提高经营效率。这样,陶瓷产业的主导地位不但未消散,反而向着加工、深加工、包装盒销售的方向转变,从过去单一的生产制造,逐步形成了销售、研发、会展和总部经济等多方位发展的格局,产业得到全面的优化升级。

与此同时,南庄镇打响的还有打造宜居新城的战役。

新理念推进生态休闲区建设

从路边经济到园区经济,从低端制造到产业总部,从灰霾小镇到生态城市,南庄紧抓“双转移”历史机遇,完成漂亮转身:如今的南庄,工厂搬走了,空气环境改善了,搭公交车上班的白领多了;而在外地读书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的也多了

南庄是佛山中心城区唯一的镇,也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主要拓展地。对如何推进城市化,南庄领导有自己的考虑:陶瓷产业调整是“赶走污染、治理环境”的前提,但如果继续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既不利于环境的根本改善,也不适应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因此,南庄果断停止了新的工业区开发,转变理念,将城市化目标直指依据生态新城。

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古便以“桑基鱼塘”著称的南庄,大胆调整城市规划,围绕现有水系,将原规划为工业区的10平方公里土地(占全镇面积13%),规划建设成为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生态休闲区。

栽得梧桐引凤来。生态休闲区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环境,而且招来了亚洲最大的三维影视动画公司环球数码、体育训练休闲基地、南方文化创意产业园、五星级度假酒店等多个项目的落户,吸引民间直接投资达80亿元。2009年6月23日,南庄生态休闲区获国家级全民健身基地“城市绿色社体家园”牌匾,一跃成为珠三角知名的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把GDP当成一个让人感觉温暖的民生学范畴的南庄镇,如今,变得清澈的河涌畔,久违的白鹭又回来了。南庄原来的大片鱼塘,也已连成一个碧波荡漾的1000亩生态休闲区中心湖。2009年南庄万元GDP能耗和2006年相比下降了37%,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分别下降了66%和56%。2010年11月的监测数据显示,南庄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均值比2009年同比还分别降低了37.3%、38.9%,已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南京大学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晓东考察南庄后认为,三至五年的时间,南庄将率先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转变,污染水平会随着经济增长而进一步下降,成为全国工业强镇转型升级的范例。

张辉明说,如今,距朱晓东所长的考察已过去了两年,未来三年的时间,南庄将会在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道路上继续探索。

上一篇:“十二五”时期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重点 下一篇:上海崇明陈家镇:致力产业低碳高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