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表达的需要=学生的真正需要吗?

时间:2022-07-25 12:57:35

学生表达的需要=学生的真正需要吗?

当前,学生的需要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许多论者从尊重学生人权的角度,强调教育的一切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但是,也有人质疑,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其所表达出的某些需要的合理性、可执行性是值得探讨的。泛泛而谈学生需要的表达,不弄清其实质,对教学实际的操作会带来极大的模糊性,更严重的会产生误导。那么,教师究竟该如何面对学生所表达的需要呢?

一、需要的表达

1、表达需要不是件容易的事

表达是满足个体需要的一种传播方式。并非所有的需要都能用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达。在表达的多种方式中(动作、表情等),语言的表达是使用频率最高,且相对来说比较客观的一种。但即便是语言表达,其尴尬在现实中也是随处可见的。“词不达意”的遗憾不仅是学生,而且几乎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体验。人们描述出来的需要往往以意识到的需要为基础,这里我们暂且不考虑人们没有意识到的那些需要。但即便是在表达自己所意识到的需要的过程中,人们在对需要本身的强度水平,还有对所需要的数量的估计上也会偏离了表达者本身的意图。可见,人们表达出来的需要并不一定是其真实的所需。

再退一步讲,即使表达者能够清晰、无误地将自己的需要表达出来,但在传播这一需要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一个倾听者对表达者的需要的理解问题。理解可能是正确的,但也可能会存在偏差。以学生表达需要为例,在“学生――语言表达――教师”这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经过两次的语言解码过程,即学生――语言表达、学生表达的需要――教师。语言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致使教师的理解与体会和学生的表达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分歧。这说明,教师对学生所表达的需要的最终感知,已然值得推敲。

2、表达不是万能的

一般来说,需要可以理解为所期望的状况与实际存在状况之间的差距。需要的本义是生物性需要,如需要喝水、需要睡觉等,但目前对需要一词的使用的已几乎扩展到一切领域,比如说,需要关爱、需要晋升、需要放松等等。由此可见,人的需要的内涵非常丰富,并非每一种需要都能够通过语言进行准确地表达。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柏力梭1972年将需要分为四种类型: (1)感受性需要(feltneed),特点是不通过任何方式加以表达,其他人即可知晓。一般指生理性的需要;(2)表达性需要(expressed need),特点是见于言行:(3)规范性需要(normative need),这种需要并非由当事人自身感受或表达,而是由其他人根据一定的准则来加以认定,比如说,需要遵守纪律或相关的秩序;(4)比较性需要(comparativeneed),此种需要因类似群体就其需要满足情况的比较而产生,基于公平的原则。就此分类可以看出,对需要进行表达仅仅是人们认识他人需要的途径之一。很明显,后两种需要无需个体表达,也是个体在表达时所意识不到的。但不能因为这样的需要没有加以表达,就不受到重视。恰恰相反,如果我们仅关注他人的表达性需要,那才是真正的顾此失彼。

二、学生表达的需要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所表达的需要与其真正的所需并不对等。那更何况是未成熟的学生群体呢?他们在对其需要的表述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

需要是有机体自身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这里涉及到一个自我意识的问题,即主体对自身机体及其状态的认识。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主要成分和标志。自我评价是在分析、评论自我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否恰当,会影响他们对自身需要的正确认识。不符合的、过低的自我评价会降低学生的需要。相反,过高的自我评价又会夸大学生的需要。

学生虽然已能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他们在其特定的成长阶段,自我评价会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比较笼统、模糊;2、只是对自己个别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3、具有具体性,即学生更多地是针对其外显行为进行评价。由此可见,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还很低,在此种评价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自身需要的认识会具有极大的不准确性,这就更应该引起教师以及研究者的重视。

三、学生的真正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融合

个人和社会作为主体,在行动过程中都会表达各自不同的需求:个体生而自由,向往自主,社会则需要秩序、权力和规范。这就必然会产生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那么,教育是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还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呢?事实上,教育具有一定的有限性,对于学生个体与社会二者的需要无法有效地兼顾。其实,不管教育是满足谁的需要,它只是实现需要的条件之一。拿学生的需要来说,有限的教育不可能满足或充分满足学生的多样需要。所以,学生所提出的需要,教育不可能都加以满足,否则会陷入教育万能论的泥潭。

客观地讲,学生需要与社会需要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学生的需要往往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学生个体(自然人)正是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才能成为一个社会人。学生的需要受制于所处的社会条件,因此,社会需要系统和学生个体需要存在着某种“异质同构”的关系。而且,社会需要对学生的需要结构会发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社会是个人的存在方式,所以,人们往往是先建立与需要有关的社会常模,再根据社会常模来设定个体的需要。社会成员将社会需要内化为自己的需要系统,形成自身需要结构中的社会因素。在孔德看来,个体必须根据它们同社会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结合来进行分析。只不过,学生还无法有效地完成这一“内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成人的帮助。因此,教育者仅仅考虑学生个体的需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其与社会需要进行协调与平衡。

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建构合理的、可实现的需要结构,使学生在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这样或那样的要求,也决不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和逻辑推理”建构出的“针对学生的需要”,他们恰恰是考虑到了社会的需要。

四、学生表达的需要与真正需要的关系

如前所述,学生所表达的需要与其真正的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所表达的需要就没有任何的合理性可言。只不过教师在倾听学生表达需要的时候,应该有区别地加以对待。为了方便说明,特借助于图例,各用一个圆圈来代表学生表达的需要和其真正的需

要,其关系见下图。

1、重合。如第一幅图所示,学生所表达的需要与其真正的需要是一致的。这无论是对于社会与个人,还是对于教师与学生,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教育的理想状态。如果存在此种状态,教育工作者就完全可以按照学生的表达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也完全可以把“表达需要的权利还给学生”。但是,此种状态的达成要求学生必须在整合社会需要的基础之上来表达自我的需要。当然,这对于未成熟的学生个体来说是相当困难的,需要有教师或其他成人的外力介入。

2、交集。在有些情况下,学生所表达的需要与其真正的需要之间有着一定的重合,如第二幅图所示。学生们所表达的需要往往是其当下处于激活状态的需要,即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是一种现实性的需要。这种需要起着支配学生的行为的作用。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这种需要可能局限于较低的层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没有高层面的需要。学生所表达的需要(右边的圆圈)只是其真正需要中的一小部分。有些需要(左边的月牙形)是学生所无法明确意识到的。也就不能产生相应的动机,表达也就更不可能。

3、并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学生表达出的比较现实的需要,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全部满足。因为需要不同于人的愿望、欲望,愿望和欲望可能是以需要为基础,但也可能只是受某种情境因素或价值观念的激发而产生。而学生往往将此混为一谈,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所表达的内容仅仅是他基于某种特殊情况之下的内心愿望,与其真正的需要并没有相关性(如第三幅图所示)。比如学生在放松了一个假期之后,可能会对教师说:“我还要去……玩。”实际上这只是学生在放松之余的内心愿望的延续,并非其此时真正的需要。

如果除了表达的需要就不存在任何其他的需要:如果个体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如果学生是一个成熟发展的个体,能够结合社会需要而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如果……如果存在着这么多的如果,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把表达需要的权力还给学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表达的需要就是学生的真正需要。但问题是这一切都仅仅是如果,所以教师对学生所表达需要应该有甄别地加以对待,并积极引导学生建构合理的、可实现的需要结构。

上一篇:小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及其对策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人文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