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人文渗透”

时间:2022-03-13 03:59:44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人文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将“工具性与入文性的统一”定义为课程的基础特点,在“教学建议”一节中又进一步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人文渗透”,打破原有的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一、何为“人文渗透”

人文,即以人为中心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它可分为:个人文化和人类文化;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习俗性文化和理论性文化。“人文渗透”就是指在教学时,教师要正确把握教材中的人文理念、人文情操、人文精神,合理加以阐发,有效加以渗透,使孩子的心智得以健全,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语文教学中人文渗透的实质是为了尊重人、信任人、塑造人和发展人。

人文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正如肖川老师在《“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一文中表述的那样:人文理念的不断渗透“意味着新质因素渗入到精神结构内部并引起结构性的变化,意味着由于新质因素的增加而导致生命境界的提升,意味着视界的扩大,意味着能切实地感受到自我心灵力量的增长”。其主要功效是通过“教化”与“教育”的有效途径,成功地帮助人们“修身、养性、慧质”,从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二、“人文渗透”的实施原则

1、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是实现人文渗透的前提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就语文课程性质而言,当年提出“工具性”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而忽视具有语文“灵气”的人文性,就会使语文教学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使语文教学走向“文”、“道”分离,只“教”不“育”的误区,重新步入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2)知识与文化的关系。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训练,轻人文养成。20世纪末流行这样一个观点:“知识不等于能力,能力不等于文化。”因为知识和能力是可以速成的一种“工具”,而文化却需要反复渗透、长期积累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再则“人文(humanism)”的实质是指人性或人性文化。试想,如果一个人连人性都没了,拥有再丰富的知识又有何用呢?由此可见,知识和文化是不能剥离的。

(3)习俗性人文与理论性人文的关系。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习俗性人文知识的渗透与培养。习俗性人文知识如“礼尚往来”、“入乡随俗”、“接人待物”等,它相对较零碎和肤浅,然而这些知识对孩子们将来的生活质量、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有着直接的广泛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简单”而有所忽视。

2、树立好三种观念是实现人文渗透的保证

(1)正确认识自己。这是一个人自觉、自主、自由的理念,是人生难能可贵的品质。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的人,才能拥有自我认识、自我保护、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人文观念和人文行为。

(2)欣赏善待他人。现实生活中,认识自我不容易,欣赏他人更困难。只有对别人拥有了博大的心境、开放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才能具有理解人、赏识人、成全人的人文观念和人文胸怀。

(3)积极面对社会。马克思说:“社会不因个人而存在。”芸芸众生包罗万象,世间万物精彩纷呈,美丑良莠同出自然。只有具备了正面的、积极的、开放的、发展的人文观念,才能和谐社会、关爱环境、发展自我、关心世界。

三、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渗透”的主要途径

语文载负着、传承着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我们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用人类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在语文教学中,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因此,人文渗透不是单一的、凝固的、封闭的,而是多维的、鲜活的、开放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就主要表现在:

1、语文教材是人文渗透的主载体

“语言文字不是外在于人的一种存在物。”它不仅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交际工具,而且还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一种心灵的颤动,一种意念的呼唤。如《长江之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流露出的情感,《大江保卫战》《印度洋上的生死夜》等表现出的精神,《埃及的金字塔》等淀积着的智慧,《早》《海伦・凯勒》等引发出的哲理。只要我们认真开发并利用好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在人事中明理,在人物中感化,在人文中成长。

2、语文教学是人文渗透的主渠道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人际互动。这种“互动”是人们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激发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有机过程。正是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下的学习实践过程,师生间、生生间、文本间的交流文化,解决问题的个性文化,活动过程的体验文化等才得以渗透和养成。

(1)阅读中体会文本的人文意蕴。“语文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读书明理。”良好的诵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本的思想感情,而且还可以再现作品形象,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情感和理念的共鸣,从而达到人文的渗透与积累、人格的养成与升华。如引导学生阅读《大江保卫战》一文时,孩子们被战士们勇敢无畏的精神所震撼,从而对今天的幸福生活作深层的思考,从中获得对祖国、对社会、对人类的有益启迪和战胜困难的精神擎柱。

(2)体悟中把握语言的人文理念。语文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符号系统,字里行间还积淀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人类智慧和人文精髓。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心理和风俗等自然包含于语言文字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领会,用情去感悟语言背后的意境,穿透形象,就会感觉到其中的人文内涵。如教学《与他的大黑骡子》时,学生通过轻声朗读课文,抓住忍痛决定枪杀大黑骡子时的表情、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词句,深深地体会到他爱自己的战士胜过爱自己的坐骑,水到渠成地感悟出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3)关注课堂的人文交流。“语文课堂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一种心灵的交流,充满人性和诗意。”语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教学活动中的师生本身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深的人文精神。比如人情的意蕴、人品的精华、人性的热情、人生的价值等都可以在课堂活动、课堂交流中自然地呈现出来,有机地彼此渗透。

3、语文实践是人文渗透的主阵地

语文实践是针对传统课程而提出的重要的课改新内容。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研究,学会积累与吸纳,不但能巩固提高语文知识的运作能力,还能极大地丰富诸如角色体验、情境感染、人生感悟、求真求新的人文素养。

语文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人文的内化与升华。这是因为语文实践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一个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且又带着明显的个体色彩的一种持续的学习行为。而语言的积累运用又不止是语言的博文强记,它一般还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从而达到与原有知识建立起新的联系,升华出新的东西,构建着新的境界。由此可见,在语文实践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人文意识的内化与升华。比如“天下为公”这一人文理念,不通过反复的语文实践,不经过长期的人文渗透就难以形成。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和人文养成,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因为儿童的生命发展迫切需要诸如品质、情操、意志、境界、理念、抱负、心绪、情感等这些有‘人文’的东西”。人文精神的成功渗透将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社会的相融并济,人与人的协作发展;将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境界,提升人的道德水准和人格魅力;为人的终身发展、终极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作者单位:江苏省武进礼嘉中心小学)

上一篇:学生表达的需要=学生的真正需要吗? 下一篇:影响教师科研的心理障碍与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