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安全评价机构管理及对策的思考

时间:2022-07-24 11:00:19

我国安全评价机构管理及对策的思考

【摘要】随着30多年来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安全评价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安全评价工作正在成为企业进行安生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我国安全评价行业发展基础薄弱,远达不到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针对我国安全评价行业存在的安全评价机构能力不足、专业人员缺口大、企业安全意识不强等发展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安全评价机构,发展问题,对策

前言:安全评价又称为风险评价,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通过辨识和分析系统工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有害或者危险因素,来预测事故或职业危害发生的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防控措施,从而保障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当前,我国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规范安全评价行为,使安全评价工作迈上高水平,是政府和安全评价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1我国安全行业的现状

表1给出了2007年至2014年我国企业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次数、事故死亡人数、甲级安全评价机构数量、安全评价师的统计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安评机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面数据可以发现:从2007年―2014年企业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次数、事故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企业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次数下降的幅度为4%-9%,大于事故死亡人数的下降幅度。另外甲级安全评价机构数量从2007年至2014年逐年增多,但2010年份和2014年因资质调整原因使一些安全评价机构未能继续持有甲级资质,造成安全评价机构数量减少。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安全评价师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从2007年之后的8年时间,数量增加了1.9倍。从整体上看,我国各类企业安全生产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虽然评价机构和安全评价师数量不断增加,但事故发生次数、死亡人数仍偏高,暴露出评价机构从事评价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

2我国安评机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安全评价机构能力不足。安全评价机构能力存在不足,如安全评价机构配备的技术装备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生产的要求,在评价工作过程中,评价技术和软件出现应用不到位现象;有的安全评价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润,在实地考察过程中评价人员不到检查现场,这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导致现场勘查资料搜集不全。

2.2安全评价师人员缺口大。我国安全评价师采取全国统一考试,职业资格划分为一、二和三级。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安全评价师的总数不超过3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安全评价师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部门工作,除此之外,有一些取得安全评价师资格的人员缺乏生产实践的锻炼,而长期工作在一线的评价人员由于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造成评价人员之间出现断层,安全评价开展工作步人困境,加上由于评价项目成员结构不合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伴随着我国安全评价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安全评价师的数量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严重制约了我国安全评价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3我国安全评价机构存在问题的对策

3.1提高安全评价机构业务能力。提高安全评价机构开展评价业务能力,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方面,二是安全评价机构自身方面。政府部门应针对我国评价机构技术装备、资质、业务能力等存在的实际情况,对操作规范、技术能力强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扶持和培养,淘汰那些技术能力差、服务质量差的机构,鼓励安全评价机构在实践中创新评价方法,同时将科研院校和机构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系统工程的评价中去;评价机构要不断完善技术装备,充实自己的专业队伍,培养员工掌握安全评价新技术、新方法的积极性,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来提高评估报告的质量。

3.2积极培训安全评价师人员。安全评价过程是对系统工程进行风险辨识的过程,带有主观判断的性质,不同的评价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因为不同的专业素养、实践经验等因素而作出不同的风险预测。由于预测的结果往往与评价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经验相关,所以要积极培训出一批高水平、经验丰富的评价人员。

4结论

安全评价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安全评价机构要牢牢树立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安全评价人员要不断进行培训和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企业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积极配合安全评价机构的工作;政府部门应发挥监督管理职能,在评价过程中要求评价机构严控质量关。只有政府、企业、安全评价机构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安全意识,才能有力推进我国安全评价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显斌,王林元.浅谈我国安全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17(2):90―91

[2]史传坤,鲍颖.发挥安全评价支撑作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J].安全与环境评价,2011,27(1):13―15

[3]隋国民.我国煤矿安全评价现状分析[J].煤炭工程,2012(2):112一114

上一篇:空管交通拥挤下的影响空管安全的人为因素及对... 下一篇:浅谈工民建施工阶段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