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

时间:2022-07-24 11:47:56

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流失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在分析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的基础上,多方位研究了防止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希望能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持。

关键词:民营企业 人才流失 对策

人力资源是民营企业的重要资源,只有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管理,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一旦造成人才流失则将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所以,对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极具必要性。

一、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后果

民营企业有很高的经营自,各项机制相对灵活,在员工招聘、工资体系等方面灵活性很强,在获取优秀员工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也正是因为以上因素,人才流失率也很高,很多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已经十分严重。

1.人才流失率过高

一般来说,优秀企业的人才流失率约为15%,但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率却达到50%,部分生产型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率甚至达到70%,这充分说明民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存在严重的问题,已影响了民营企业员工队伍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降低了民营企业的效率和利润率。

2.技术人员、高管流失严重

技术人员、高管具有技术特长和管理经验,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人员的流失不但会带走企业的客户、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还会涣散企业的人心,如果这些人才投奔到竞争对手的队伍当中,还会使民营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

二、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现阶段,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企业自身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和员工自身因素。

1.企业自身因素

人力资源观念滞后。不少民营企业没有并促成员工利益同企业利益的结合,从而难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了企业人才的流失。此外,一些民营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和给与学习的机会不足,导致员工自身工作业务能力得不到提升、进取心得不到满足,影响了员工个人在本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才的流失。

薪酬体制不健全。薪酬决定了员工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关系到员工的活动空间和生活质量,所以,薪资水平成为企业员工最为关注的问题。民营企业大多使用传统的薪酬制度,导致员工的收入与其努力程度不成正比,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压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奖励机制不完善。目前许多民营企业的奖励机制单一、缺乏针对性,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此外,民营企业“论资排辈'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员工积极性的提高,容易使其丧失工作的信心。

2.外部环境因素

一是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给个人创业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很多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时机成熟后就会离开企业,依靠自己的知识自立门户,这些人员往往是企业的核心人员,其离开不但使得民营企业元气大伤,还会成为原企业的竞争对手。

二是社会用人制度变的更加自由。在民营企业中,员工有应聘和辞职的权利,在市场的驱动下员工会寻求更优厚的待遇。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一大批优秀企业迅速崛起,他们能够向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待遇,进而使得民营企业出现人才流失现象,甚至有些民营企业出现高层领导带着管理层集体跳槽的现象,直接导致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绝境。

3.员工自身因素

年龄和工龄是影响企业员工跳槽的主要因素。越年轻、工龄越短的员工越容易跳槽,这些员工精力旺盛,适应能力强,家庭负担小,对企业的认同感不高,一旦有了更好的选择就会主动离开企业。同时,年轻、高学历的员工也会对自身的待遇、晋升机会产生高期望值,如果实际所得与期望存在较大的落差,他们就会产生不满情绪,把企业当成自己发展的跳板,等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就会另谋高就。

三、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应对措施

1.加强文化建设

首先,民营企业应转变经营观念,注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结合,在保证企业短期利益的基础上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统一,进而促进企业全面的发展。其次,民营企业应加强包括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内容在内的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深入员工心中,以此反复激励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再次,民营企业应定期进行文化宣传,使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员工同企业的共同发展。最后,企业还应增加员工外出学习和同行业交流的机会,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以便使员工产生精神上的满足感。

2.健全薪酬体制

民营企业应掌握本行业尤其是竞争对手的薪酬情况,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以此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薪酬体制,使员工享受尽可能优越的薪酬待遇,从而提高其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同时,民营企业应着重提高高级管理者和技术开发人员的薪酬待遇和精神激励,为留住人才做好多面准备。

3.完善奖励机制

首先,民营企业应重新调整员工的工资结构,提高绩效工资在员工薪酬中的比重,实现薪酬和工作业绩的有效结合,以更好地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其次,民营企业应根据不同人才的特点进行奖励,最大限度地保证奖励机制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再次,奖励机制应注重物质奖励同精神奖励的结合,运用股权激励等方法和让带薪休假政策的真正落地,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结语

知识经济环境下,人才流失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民营企业应继续加强文化建设,完善人才奖励机制,构建完备的人力资源库,助力企业健康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莉英.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4).

[2]马兰.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博弈分析[J].中国市场,2015(12).

[3]马静,徐惠珍.中小企业薪酬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2(18).

[4]陈祖武.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5]徐旭门.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2(22).

上一篇:浅议企业财会人员职业倦怠问题与措施 下一篇:浅谈单片机发展历程及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