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条件下如何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7-24 06:44:02

在新课改条件下如何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如何提高跟踪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需要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时俱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提高 英语教学 有效性 转变观念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来讲,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常常听到不少学生抱怨说高中英语难学。教师也常抱怨学生怎么就入不了门,不会学习呢?这个知识点我讲过多少遍了,怎么还是不会呢? 还加上一句以前我也这么教的,怎么……?有些老师平时不注意学习研究,对现代教育理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手段一无所知,因循守旧,满足于现状,把学生禁锢于他们设计的框框中,授课往往流于从语言到语言,乏味单调,使学生处于一种“学外语就是读、记、背”的思想状态,跟不上教学要求,妨碍了教学顺利进行。真是一番苦心,但收效不佳。在新课标下怎样走出这一困惑,使学生成功地从初中英语学习过渡到高中英语学习,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与方法,掌握高中英语学习规律,使教师乐于教,学生轻松地学呢?我认为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 分析原因,查找问题

学生之所以觉得高中英语难学,实际上是由初中升到高中后,他们对英语学习还不适应。在初中阶段,教材浅易,对话丰富有趣,大多阅读课文篇幅较短,那么课堂上就有充分的学习时间,不需要课前花时间预习,学生对所学内容格外熟悉,一些简单的词组和句型能倒背如流。即使他们不能说出语法上为什么,他们能依葫芦画瓢地运用,在考试中能得分。但是到了高中,情况却不同了。 二、转变观点

1.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以教师为中心”的看法已经开始改变。教师要重视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2)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平等的参与者

我国传统教育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常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他们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对象;强调标准化的培养模式。而新课程提倡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观,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教师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和情绪的变化,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2、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新课程启动的同时,英语又换了教材,许多英语教师都反映教材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法出新,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极可能完不成教学内容。的确,教材的更新会使我们一时难以适应,但是我们应认识到: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的,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因此,教师不应该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方法,对教材作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或是在师生互动中)走向教材”。

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一切教学活动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个性及差异性,这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时展的需求。

抓住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诚挚的鼓励,能使他们得到自尊的首肯和努力奋发的学习动力。赞赏不仅仅针对学生学习中小小的进步、积极的努力和提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学生积极成长、教学效率极大提高的效果。

4.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正确的评价观需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立足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责怪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热情、存在问题、学习效果,教师都要做出有效的评价,予以认可、鼓励、给予希望,激励奋进,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积极有效的评价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抬头走路”,这句话包含着深刻内涵,要求教师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和热情,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保证了学生正向发展,有利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5、培养正确的学习观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体、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也是教学的根本所在。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 摸索出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推动高中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完善,真正的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1.曹健;《浅议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02期

2.程永义;《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3期

3.郭东红;《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3期

上一篇: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