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电视读报节目的传播劣势

时间:2022-07-24 06:16:51

谈谈电视读报节目的传播劣势

2003年初,凤凰卫视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栏目――“有报天天读”。每天晚上,主持人杨锦麟把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世界各地的重要报刊随手拈来评论一番,他在节目里妙语连珠、嬉笑怒骂、亦庄亦谐,赢得了无数观众的眼球,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在凤凰卫视中位列三甲,杨锦麟由此被称为“中华读报第一人”。

随着“有报天天读”的热播,各地电视台先后推出了自己的电视读报栏目,仅仅中央电视台就办起了三档读报栏目。目前全国已有上百家电视台开办了读报性质的栏目。

电视读报节目将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相融合,既使纸质媒体传播的信息形象化、大众化,又拓展了电子媒体传播信息的深度和广度。电视与报纸联动,扩大了电视媒体的信息源,形成了信息共享,降低了传播成本。另外,主持人在节目里评述结合,形式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电视读报节目尽管有上述优势,但是其劣势也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节目无法凸显电视传播的巨大优越性;二级传播有可能造成信息误读;新闻素材来自其他媒体,信息相对缺乏时效性和新鲜性,这些劣势共同导致了电视读报节目无法成为电视新闻的主流样式。

1、电视读报节目摒弃了电视传播的巨大优势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拥有了四种大众传播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在中国,电视以11亿以上的受众位居四种媒体之首,电视之所以能够赢得众多观众青睐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电视和其他媒体尤其是报纸和广播相比有巨大的传播优势:直接传播,现场感强;视听兼备、声画俱全;面对面传播,有人本化的感知特征。电视读报节目是对报纸内容的复制和克隆,不是电视新闻工作者通过自己的采访获得的,因此电视读报节目无法体现电视传播的优势,这是电视读报节目最大的缺点。

由于电视是线性传播,所以电视报道可以进行现场直播,电视工作者可以在现场对新闻事件进行同步报道,这种报道形式现场感和真实感非常强,目前世界各大电视台都已经开始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报道,尤其是美国的CNN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已经实现了24小时现场直播报道。电视读报是对当天或近日报纸内容的转述,因此无法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节目缺乏现场感,进而影响到新闻的真实程度。

电视和其他媒介不同,它是一种全息媒介,它不仅传递的是动态画面,而且视听兼备、声画俱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朱羽君认为电视采访从生活中直接采集形象素材,以生活自身的形态反映生活、传播信息,这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大进步。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电视记者通过采访、拍摄,可以比较完整地记录新闻人物的言谈举止,较详细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较全面地还原新闻原始场景。因此,电视新闻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生动形象性和真实可信度。电视读报节目在这些方面显然是一种缺失,观众虽然也能够感受到视听一体的动态画面,但是这些画面记录的不是新闻人物、事件和现场,而是读报人的解说场景,人们通过读报节目无法直接看到新闻现场的原始情景,无法直接了解到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另外,电视是一种面对面的传播,电视画面具有人本化的感知特征,可以更加详细地记录人们的交流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但有语言交流,而且有手势、眼神等体态语的交流。电视读报显然不能体现出电视传播的这一优势,观众从节目里无法看到活灵活现的电视新闻人物,无法置身于新闻人物用语言、手势、神态、眼神等等方式构建的信息场,他们接受的信息是相对单一和片面的。

2、电视读报节目是二级传播,容易造成信息误读

电视读报节目是一种二级传播。报社的新闻工作者将新闻素材采写成稿、排版刊登,这仅仅是完成了一级传播,电视主持人再通过自己的解读,将信息传递给电视观众,这构成二级传播。二级传播使信息传递过程更加复杂,信息从信源传递到信宿要经过两次编码和两次解码,再加上电视读报节目的对象是刚刚出版的报纸,因此留给电视主持人的准备时间很短,主持人只有靠自己的阅历和知识积累来完成解读,如果电视主持人没有很好的新闻素养就很容易造成信息流失或者信息变形。

有的人认为,“有报天天读”的主持人杨锦麟读报时评述结合、生动诙谐,不时提供一些新闻背景或者逸闻趣事,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和趣味性,节目收视率很高。杨锦麟毕业于厦门大学,上世纪80年代末只身来到香港,先后担任过报社编辑、高级编辑、编辑主任、主笔、杂志主编等职务,是的资深评论员,有数百万字的作品发表于港台报纸和杂志。杨锦麟有大陆和香港不同的生活经历,而且他先后在报社和电视台供职,深谙两种新闻媒体的运作规律,再加上他深厚的文学素养,这才成就了“有报天天读”的一鸣惊人。试看当今各电视台读报节目的当家主持人又有几个能够抵得上杨锦麟的学识和阅历?在现在的读报节目里,对新闻人物张冠李戴的有之,对新闻背景模糊混淆的有之,对新闻事件叙述不清的有之。更加严重的是一些主持人在节目里歪曲报纸新闻报道角度,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电视观众,形成了一种话语霸权。

3、新闻素材来自其他媒体,信息相对缺乏及时性和新鲜性

电视读报节目的新闻素材不是电视记者自己通过采访获得的,而是对报纸和杂志刊登内容的二次提取,这就会影响节目素材的及时性和新鲜性。

作为电视观众,他们获取新闻的首要心理是求新,他们要求新闻媒体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新闻信息,满足自己及时获知新闻信息的心理需求。目前,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都在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上下足功夫,通过及时、快捷的报道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对于预发性的新闻事件,很多媒体已经可以通过现场直播或者滚动播报等方式实现新闻事件的同步报道。而对于突发事件,各大媒体也都在努力缩短新闻事件发生和新闻事件报道之间的时距,争取第一手材料,在第一时间报道。电视读报并不是电视记者自己到新闻现场去采访,而是由主持人解读当天的报纸,这就使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大打折扣。由于报纸的编排特性,它报道的新闻本身就比电视和广播慢了半拍,而现在电视主持人再拿着报纸解读,无疑是慢上加慢。

电视观众另一个重要的接受心理就是求知,他们要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信息,由此也要求新闻媒体给受众提供最新鲜的报道,要满足受众求知的心理欲望。电视读报给观众提供的不是最新鲜的信息,而是报纸已经刊登过的,是“别人嚼过的馒头”。虽然通过主持人的解读,观众可以了解到一些新闻背景、新闻轶事等附加信息,但是,随着报纸和电视中深度报道内容的增加,电视读报节目的这些优势将被削弱。

总之,电视读报节目只能算做电视媒体在节目多样化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它有许多先天不足的地方,这也使它不会成为电视新闻播报的主流形式。如果电视媒体一味简单地复制克隆此类节目,就会使电视读报节目成为电视媒体的匆匆过客。

(作者系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上一篇:组织的决策过程与信息的传播和解释 下一篇:那年的小三峡笔会(外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