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大声说:我能行!

时间:2022-07-24 04:29:18

凯伦・贝・瑟西在演讲中分享了她在印度学校中实践“感染”这一教学活动的深刻意义:给孩子们上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课:“我能行!”你会看到,让学生们自己解决一些身边的问题,担负起领导同龄人甚至教育父母的责任,将能让他们变得更有竞争力。

当孩子们被信任和被赋予权力去做一件事情,不论他们擅不擅长,他们都能做好,实际上是很棒

“感染”是一个好词,绝对正能量。即使在甲流肆虐的今天,我也喜欢这个词。

笑是会传染的,热情是会传染的,灵感是会传染的。我们都听过一些杰出的演讲者们讲过各自精彩的故事。但是在我看来,有种相同的东西在影响他们,就是他们都被“感染”上一种我称之为“我能行”的病毒。所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只有他们能被“感染”(而获得成功)?在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只有这么少的人?真的是运气和机遇么?能不能有计划地,有意识地被“感染”呢?好,接下来,我想和你们分享我关于“感染”的故事。

当我只有17岁的时候就被“感染”了。那时候,作为一个还在设计院校学习的学生,我和大人们交流想法,而他们真的认同了我的想法,不断和我辩论。我们喝茶聊天,探讨得很深入。我很震撼,这种感觉是那么的奇妙,是那样具有感染力。我多么希望自己在7岁的时候就被“感染”啊!所以,10年前,当我来到河沿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了教学实验。

我在那里创建并完善设计了一个试验,一个可以不断传染给人们“我能行”意念的试验,并且我做到了!我最初的想法是这样的:如果能把学习带到现实当中来,如果你模糊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的分界线,那么,孩子们将经历一个自己认知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看到改变,从改变生效,到接受改变,然后,受到鼓舞,主导改变。这个过程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让孩子们变得更有竞争力,不再感到无助。而这些其实都是常识,几乎人人都知道。所以,接下来我要给你们看看我们在河沿小学是怎么进行实践的。

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我们五年级的学生正在学习儿童权益的课程,他们被要求制作庙里烧的香,用琼脂二糖,工作八小时,让他们体验童工的境遇。下面将画面切给他们,你将看到这次体验以及接下来他们完整而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这种经验将带他们走出课堂,改变世界!

他们在做香,两小时后,他们后背开始酸痛,他们被改变了。一旦他们感受到了,被改变了,他们就会用切身感受说服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童工必须被禁止。注意看Ragav的表情变化,因为他知道自己改变了面前这个大人的想法,而这些你在教室里是绝对不会看到的。所以,当Ragav经历以后,他从“老师教我的”变成“我在做”,这就是“我能行”的思维转变!这是一个可以被激发和培养的过程。

不过,也有家长担心,“好吧,孩子能造福人类,这很好;但是数学、自然科学、英语这些课程耽误了怎么办?”“给我看看他们的成绩”。我们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向他们表明,当孩子们被信任和赋予权力去做一件事情,不论他们擅不擅长,他们都能做好,实际上是很棒。从这张全印度超过2000所学校参加的对比评估报告上看,河沿小学的孩子在全印度排名前10,包括数学、英语和自然科学等其他学科。所以,这方法很有效,应该推广出去。

你什么时候才会意识到,其实每个孩子幼小的身体里面都蕴藏着巨大潜力,什么时候才会把他们当成社会的一分子?

2007年8月15日国庆节那天,孩子们走出校园去“感染”整个Ahmedabad城(印度西部大城市)。现在,这不光光是河沿小学的事,这关系到所有的孩子,所以我们“厚着脸皮”,不再羞怯。

我们走进市政厅,走进警察局,走进出版社,走进各大公司、市场,我们问:“你什么时候才会意识到,其实每个孩子幼小的身体里面都蕴藏着巨大潜力?”“你什么时候才会把孩子们当成社会的一分子?”这些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向孩子敞开心扉,和他们交流想法。你们猜,人们是怎样回应的?从2007年开始,每两个月城市里最繁忙的街道都必须停止通行一次,并将其临时改造为孩子们嬉戏的乐园。这就是这座城市告诉孩子们“你们能行”的方式。再让我们看一段录像。

你看,繁忙的街道不通车了。在交警和官员的帮助下,街道被孩子们接管了。他们在溜冰,玩街头游戏,玩闹。这些都完全免费,完全属于孩子。Aproch是一个致力于服务少年儿童的组织,我们计划将此理念推广到城市的其他角落。Ahmedabad拥有世界上第一条儿童爱心人行横道。现在城市承担起呵护孩子的责任,等将来他们长大了也会回报这座城市。Ahmedabad也因此被誉为印度首座儿童爱心城市。

先是河沿小学的200名儿童,然后是Ahmedabad全城2万多个孩子,现在这个实验已经遍及整个印度。所以在2009年国庆那一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让10万名儿童说:“我能行!”

想知道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吗?我们制作了一个可以翻译8种语言的软件,发给了32000多所学校,只给孩子们非常简单的任务:用一周时间选取某个困扰你多时的问题,来改变10亿人的生活。他们真的做到了!于是关于“改变”的故事如雪片般从印度各地飞来。孩子们自己设计了各式各样解决问题的方案,从消除孤独感,修补路面不平,再到酗酒。并且有32个来自Rajasthan(印度某城市名)的学生取消了娃娃亲。

我想说,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这不是再次说明了,当大人信任孩子,对他们说“你能行”的时候,他们就真行吗?

70年前,圣雄甘地在整个印度“感染”着一种叫“我能行”的力量。今天,该由谁来接过这一重担?

让我们再来看一段有关“感染”的短片。

这是Rajasthan,一个田园小村庄。(画面中,某儿童用印度语在说)“我爸妈是文盲,我要教他们如何认字。”于是某一次,一所不知名的田园小学以开展接力赛和街头游戏的方式来告诉父母们,文化教育非常重要。我们开看看他们的父母都说了些什么――

(某父亲)“这个活动太棒了!我们从孩子那里学会了认字和写字,太棒了!”

(某教师)“我感到十分高兴我的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我再也不会怀疑他们的能力了!”

Hyderabad(印度某城市)一所学校的男孩女孩走进社区,呼吁人们将垃圾分类处理。孩子们还大胆当街竞拍自己的画作,当他们用可爱的童音吆喝着:“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有很多精彩画作要在今天拍出,完全出于非常正当的目的!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购买助听器。你们准备好了吗?”

这时候,人们心中的一种怜爱之情会油然而生。街头游戏,拍卖活动,请愿活动……我想说,他们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怎么还能无动于衷,还能免疫呢?怎能免疫于那样的热情、能量,那样的激动?很明显,我们做不到。

最后,我想以一个最最有力量的、倡导“改变”的代表来结束今天的演讲,他就是圣雄甘地。70年前,这个人在整个国家“感染”着一种叫“我能行”的力量。今天,该由谁来接过这一重担,去把10万儿童的热情传染给全印度2000万儿童?我想说,除了我们,还能有谁?不趁现在,更待何时?

我说过,“感染”是个很棒的词!

(本刊根据TED演讲视频整理)

上一篇:建筑装饰涂料工程的基层处理应用研究 下一篇:打造中国品牌――传统手工艺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