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闽南传统建筑特点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6 11:42:52

论闽南传统建筑特点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本文归纳总结了闽南建筑的几个主要特点,并发掘这些特点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为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提供有利依据。

在建筑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现代建筑特点在逐渐流失,造型也趋近。新的材料和新结构取代了传统建筑形式。未来建筑应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工艺新材料而创造出的全新建筑理念。闽南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有其自身不可否认的结构和材料优势,并且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中,闽南传统建筑形式势必会被发扬光大。

闽南传统建筑特点

1.燕尾脊

闽南地区降水量大,空气湿度高。因此建筑的排水、防潮极其重要。因此闽南传统民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燕尾脊: 正脊做成曲线的形状,两端往上翘起,类似上弦月。屋脊两边的瓦面略下弯呈弧度下降形成“双坡曲”,能迅速将雨水排走减少积水,这样就可以减小雨水的侵蚀。房屋进深大出檐深,可达到阴凉的室内效果。

另外,各种庙宇屋顶也是尤为精致华丽。不论是闽南地区还是台湾地区庙宇的屋顶装饰的都尤为奢华。繁琐而又精致的屋顶装饰,也成为闽台建筑的特点之一。从屋顶的装饰可以看出闽台地区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和重视。

2.红砖

红砖建筑是闽南古建筑中的典范,千百年来,闽南民风民俗的传承衍化,使闽南红砖建筑自成一派天然风韵。在闽南传统建筑代表作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中,砖瓦均取自本地较为常见的红壤土,通过烧制而成为各种类型建筑材料。白灰砖缝粘合成红白线条形式丰富的拼花图案,其色彩对比强烈,形成极具闽南特色且饱含文化底蕴的“红砖文化”。

3.墙面

“出砖入石”是闽南传统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墙面形式,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红砖和瓦砾的交错堆叠。墙面呈现出厚重、古朴、拙实的审美价值。多样不重复的结构,反而整体烘托出浑厚、刚毅的砖石气势。用这种方法砌墙不但坚固防盗、冬暖夏凉,而且古朴美观。无论是石、砖的明暗度对比,还是两者色彩上的和谐共融,以及其中所表达的缓和与冲突的意境,都是红砖文化的别具风格之处。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这种传统砌墙方式也是建筑材料资源合理再利用的正面例子。

4.山墙

山墙俗称外横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叫横墙,建筑物两端的横向外墙一般称为山墙。古代建筑一般都有山墙,它的作用主要是与邻居的住宅隔开和防火。

闽南传统建筑中的山墙顶部形式和其他地区的有所不同。山墙顶部形式和传统意义上的五行有所对应。形式上有丰富的变化。根据住家的五行对应山墙顶端的形式,是很有特点的。

5.建筑外立面装饰

建筑物外立面的装饰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的建筑文化和地方特色,是不同地区间建筑文化差异的外在表现。闽南地区传统建筑外立面装饰的做法有彩绘,雕饰(透雕,砖雕,圆雕,砖雕),交趾陶等等。装饰内容多为传统习俗中代表吉祥之意的动物和植物,或是代表建筑主人崇尚的美好品格的字画图案等。这些建筑外立面装饰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教育后人的作用。

闽南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站在时代大发展大变革的今天,在现代主义和工业主义的冲击下,保护和发展传统建筑形式刻不容缓。将传统的建筑符号进行分解和组合,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用传统的手法创造出新的现代风格建筑。或是用新的营造手法建造具有传统建筑理念的建筑,使其在满足现代人功能需求的同时,又能够符合审美要求。

在闽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新建筑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闽南建筑的特色。例如晋江火车站外观就借鉴了闽南传统建筑燕尾脊的形式,颜色选择上采用了红砖的色彩和泥雕的颜色,现代又不失韵味。

再如厦门大学芙蓉宿舍外立面就是借鉴了闽南传统建筑中的“出砖入石”的特点,石砖相交错色彩和铺装上都较和谐。很好的与大学环境相呼应,叫人细细品味。厦门大学主楼群是典型的改良式闽南特色建筑。建筑呈现出闽南式屋顶,西方现代风格屋身,闽南传统建筑的拼花、细作、线脚等;其空间结构上也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在选材用工上也继承了闽南传统建筑精神――“凡本地可取之物料,宜尽先取本地生产之物为至要”。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上一篇:岭南清晖园建筑装饰探究 下一篇:王家大院柱础石艺术特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