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文化古城的建筑创作原则及方法探讨

时间:2022-09-06 02:16:27

基于历史文化古城的建筑创作原则及方法探讨

随着改革开放、人类文化和思想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人们对西方建筑的盲目崇拜,致使我国历史文化城市涌现出大量无特色的现代建筑,破坏了传统建筑环境。本文分析了历史文化古城建筑创作的环境特征,并提出了保护性的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

历史文化古城建筑的创作环境特征

1.局限性

在历史文化古城中进行建筑创作,首先当地浓郁人文气质的历史环境就使这种设计条件显得特殊、苛刻;其次,城市规划部门和文物部门对新建筑要求的退让、体量、风格等,都束缚了建筑师的创作手法。

2.综合性与复杂性

建筑创作本身就要求建筑师对工程技术、艺术、社会学等方面有所了解,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在历史文化古城进行建筑创作,建筑师的创作活动更显其综合性、复杂性。因为要求建筑师不仅要有建筑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历史、文学甚至考古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知识。

历史文化古城建筑的创作原则

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认为:在特定历史地段保护和特定文化要求的环境中进行建筑创作要在城市的背景下,以尊重历史、尊重环境为前提进行“理解、保护、创造”。

1.从城市设计和城市环境的角度把握建筑创作的原则

建筑是城市街道和广场的有机构件,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历史文化古城的建筑创作,更是以城市历史为背景,以古迹为主体核心。因为传统建筑所形成的场所精神己经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它己经融入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一种象征。

建筑设计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城市环境塑造的过程。环境是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与回归点,建筑是环境空间构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的形体与空间如果脱离了所处环境的关联性、整合性,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建筑师在注重建筑形体、空间形态美的创造之间,要善于从城市整体环境出发,从自然条件、地段环境等限定方面综合考虑,依据地域环境选择建筑的定位、趋向及形式,使之成为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从建筑空间与外部造型来处理的原则

首先,要明确建筑风格。古城的历史风貌由诸多要素构成,而建筑、街区和风景园林为其主体,它们的风格体现了不同年代的历史和多彩地域文化。其次,要追求文化内涵。要创作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建筑师仅仅对历史环境进行调查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入地挖掘城市隐性的历史文化,从深层结构中来找出它可以发展的新形式,为建筑创新增添文化层次。再次,要体现时代精神。新的建筑作品必然反映着历史的痕迹,被灌输了时代的精神。建筑有其自身的新陈代谢规律,对于历史文化古城的建筑创作在保护古建筑、体现古城风貌的同时,还要体现时代精神。

历史文化古城建筑创作方法探讨

1.借鉴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模式

(1)轴线定位。中国传统建筑有“万法不离中”之说,总平面和建筑的控制与组织,都有一定的轴线和定位关系。根据建筑不同和地形的变化,轴线也被衍化为有主轴、辅轴、实轴、虚轴、直轴、曲轴等多种形式。例如“新唐风”的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在“三唐”工程的创作中,根据建筑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将各个建筑单元分别以主沙功口以组织,以突显古建为目的,将大雁塔、慈恩寺设为整体的主要部分,沿主轴安排,其它建筑处于次要和从属部分,运用了多种轴线,使每一座建筑都能与慈恩寺发生关系,体现其主从关系,从而使新旧建筑在整体上得到统一和谐。

(2)“间”与“群”的建筑组合。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体系,都是以“间”为基本构成单位。然后又以“间”为单位组成四合院,形成相互组织的单位“群”,“群”是中国建筑的基础。例如,在创作大型建筑时,可通过这种聚合的平面布局方式,层层扩大、前后延展,形成整体的气势,具有一种简明而又深邃的组织形式。

2.采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立面形式

在历史文化古城进行建筑外部设计时,要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第一,沿袭历史上的形式,但引进新的技术和材料,使之产生渐进的变化。如:相近的形式、相同的建筑比例、相同的布局关系使传统建筑包含的秩序感被有效的传递到新建筑中,并以现代人的审美为准则,从而给人以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二,简化和变异传统建筑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使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既与历史环境取得协调,又不至于破坏历史的真实性。在设计时,可以对传统建筑的典型形态、结构特征和空间模式进行研究,将典型性的形象简化、抽象、分离、切割和夸张,以保持与建筑“原貌”的同质,从而产生新形式的情趣,达到变异生成效果,把传统和历史都归到现实之中。

第三,在色彩和材质的使用上以仿古为主,同时在创作中也要大胆运用“新色彩”体现现代的审美和技术。“新唐风”建筑设计风格的代表人物张锦秋在色彩上,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对金、木、水、火、土观念的束缚,引入了更多的色彩元素如灰色、茶色、蓝色、金属色等;在材料上突破了以木材作为单一的建筑材料,取而带之的是面砖、玻璃、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及工艺技术。设计师用全新的色彩及材料在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前提下同样表现出了传统的精致、典雅的韵味,将传统与现代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结语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载体,中国地大物博,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各个时期的不同地域又有着各具特色的建筑景观。

在历史文化古城这样特殊的环境下进行建筑创作时,需使中国传统建筑精神得到尊重和延续,必须在保护的同时既要协调古建筑,还要体现时代特色,这是每个建筑设计者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

作者简介:杨金鹤(1987.1-),女,河南平顶山,职称:助教,学历:硕士。

上一篇:对当前黑龙江省资源节约型住宅设计的思考 下一篇:建筑装饰涂料工程的基层处理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