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时间:2022-07-23 10:14:17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积极的人生态度,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与人为善、与人合作的处世态度,同他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同样重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培养尚存在较大差距,“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以技能教育为主,因此不管是高职院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偏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习,挤压了人文素质的空间和时间,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忽视。它的具体表现为: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缺少职业特点。由于学校对开展职业人文素质认识不足、缺乏整体规划和指导,所以高职学校学生社团和课外活动没有体现职业人文素质的特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社团与普通大学的学生社团趋同化,缺乏职业特色。学生的活动主要以文体活动为主,没有体现出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特色。

(二)高职院校课程设计不合理 ,人文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是由成人院校或者中职学校升级而成,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原本师资以及办学设备等历史原因,无法避免地沿用以前课程设置的蓝本,而这样的课程设置必然会导致与目前培养目标相左的情况出现。另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重理论轻实践。另一方面,近年来也有个别高职院校出现轻理论,而过度重实践的现象,理论教学环节还不及整个教学环节的1/3,其他的时间全部用于到企业实习,这种情况当然也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

(三)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人文素质有待提高。当前,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中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的培养面临困境,教育体制不完善;大家过分重视专业教育;校园文化不丰富;自身加强人文修养的意识不强;缺乏相关的教材和图书;缺乏人文学科教师。综合来看,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策导向问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而经济利益的诱惑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往往使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带着功利的眼光,讲究“速成”、只看结果不顾过程,比较典型的就是就业率。就业率是衡量一所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招生规模,是学校的生存基础。而此时的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为了提高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竞争力而带来的短期内高就业率,不断拓展与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学科知识教育,而相比之下与经济活动联系不甚紧密的传统基础学科则备受冷落。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偏差。一方面,许多高职学生来自农村,其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也比较低,他们对孩子缺乏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许多家长把孩子的人文素质归为学校的责任,重结果轻过程,分数决定一切,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孩子的好坏。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够,忽视人文素质的自我提高。

(三)学生忽视自身的人文素质也是影响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原因。首先,高职学生只要来自中专、技校以及高中理科班,这就决定了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薄弱;其次,部分学生学习的功利主义思想较严重,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对学习的选择是建立在是否能为自己在将来的就业中取得显著的技能优势;再次,部分学生确实比较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他们也都认为非常有必要了解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希望自己有艺术修养,但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很少有切实有效的行动,学习没有主动性,意志力不强。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素质渗透功能。人文教育要贯彻在每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目前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一般总在60%以上,而且倍受学生重视。如果在学生最关心、花时间精力最多的专业课程中贯穿和渗透了人文教育的精神,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可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打造优良师资队伍,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近几年来,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虽然已经在高校中蓬勃开展,但增强教师的人文素养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如果没有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将难以向深层次发展,也不可能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因此,必须在思想上把加强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在给学生传授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应开设人文素质课程。先成人,后成才,提高其人文素养,使其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作为高职教育者应该认识到高职教育首先是教育、再是育人,然后才是职业教育。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他们做人。在教学中要把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作为己任。

高职教育是终生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自觉进行终生教育和终生学习的人才,必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的人才,这就要求人们不仅具有科学知识、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关于环境、法律、艺术、历史、世界文化等多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刘亚珍,周凤山.注重人文素养培养职业能力――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0(33).

[2] 孙园.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与对策探析[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3] 黄欣加.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03).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初探 下一篇: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