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母语策略

时间:2022-07-23 04:34:32

外语教学中的母语策略

摘要:外语教学中的母语使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普遍关注的课题。笔者运用母语迁移的有关理论,结合当前外语教学实际,通过对当前外语教学的困惑的分析,对外语教学中的母语策略作了一些探讨,以期引起外语教学界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外语教学;母语策略;语言迁移

[中图分类号] G235

[文献标识码]A

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一直是语言教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至今仍无定论。当前,受文化全球化及一元论文化思想的影响,外语教育中越来越热衷于目的语文化的教授,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较严重的文化依附心理,并逐渐地被西方文化所侵蚀,甚至全盘接受西方文化,这不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也是外语教学最不愿看到的结果。外语教学如何走出这一误区,按照外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教授目的语文化,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走向民族文化的淡化,这正是当前外语教学的困惑,也是当前外语教学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试图结合有关迁移理论对外语教学中的母语策略作些探讨。

一、母语迁移研究

迁移究竟是什么?一些研究者提出,迁移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其实质是原有认知结构与新学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何谓语言迁移?迁移是不同学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存在于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在语言研究中,既包含不同语言之间的迁移,即语间迁移,如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迁移;也包含同一语言内部的迁移,如英语词汇学习对阅读理解的迁移。关于语言迁移,时下流行以下三种理论,一种是情境性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经验的获得并不能独立于具体的情境,相反,是与具体的情境相连的。一种认为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获得一套孤立的抽象知识,而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得知识经验。还有一种就是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竭力避免母语中介作用或迁移作用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效的,因为母语作为原有的经验,是新的语言学习的一种认知上的准备,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新的语言学习中。据此,Lado提出母语迁移观点。其认为,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母语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到第二语言的学习。同时,他通过对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差异的程度与学习者学习上的困难程度有密切的联系。

二、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

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很多,包括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对材料的理解程度、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定势作用、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及知识的应用等。对于这些制约因素,有学者认为以下两个问题与语言迁移密切相关。首先,情境特征引起的关注。情境包括最初的学习情境和后来的迁移情境,两种情境是否相似影响迁移水平。其次,迁移的主动性与通达性。通达性指学习者可以在迁移机会出现时,顺利而恰当地提取有关的经验或可利用的资源。主动迁移意识是学习者认知的自我调节的一种表现,有效的学习者有强烈的内部动机来调节自己的语言学习活动,如主动识别先前的语言学习与目前任务的相关性、主动提取可利用的资源等,这些都是语言迁移得以产生的必要条件。

三、外语教学中的母语策略

通过上述母语迁移研究我们可以得出,母语迁移不是一种“全或无”的现象,而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外语教学中竭力避免母语中介作用或迁移作用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效的。我们不应纠缠在外语教学中是彻底摒除母语还是充分利用母语的讨论中,而应该关注母语迁移发生的条件、迁移的程度、迁移的内容与内在机制等,弄清母语迁移的性质,促进正迁移,避免负迁移。为促进母语正迁移,在外语教学中往往利用母语来辅助外语教学,即母语策略,往往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在母语环境中注意创设特定的情境因素。以英语学习为例,在汉语环境中学习它,如果脱离实际、孤立地学习语言知识,则尽管学生在头脑中储存了所学的语言知识,但这些知识可能处于惰性状态,难以在适当的时候被激活、提取出来加以应用或迁移。为此,教学中应考虑到情境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充分创设并利用各种情境,以使语言迁移达到最大效果。比如,创设英语角、英语园地等。

(二)在母语环境中注意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研究发现,仅靠学习者自发地、独立地去迁移,实际上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师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外显的或内隐的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参与语言交流活动的机会与情境,有教师的帮助,则迁移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强。其次,要注意改善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期望及其相应的行为表现,对学生学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将自己的积极期望表达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信任与鼓励,创造一种宽松的、适宜沟通的课堂气氛,则有助于师生广泛地交谈、合作和倾听,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紧张感。

(三)在母语环境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涉及知识、技能的掌握问题,但如果教师仅要求学生去背诵、操练单词或句型,而不教给学生一些进行深层次认知加工的方法,则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机械的、孤立的,很难灵活准确地应用于其他情境中。在语言教学中,如果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可能就缺乏相应的内部动机来主动激活、提取并使用所学习的语言,或不知道何时、何处、如何将课堂中学习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或适宜的情境中,导致课堂中的语言学习与应用是脱节的,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在母语环境中注意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外语教学中,使用目的语时,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与使用母语时相比要低得多,因此,难免在心理上产生某种程度的窘迫感和压抑感,而这种感觉在不同个体的学习者身上可能产生不同的作用。对于有进取精神、自信、有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学习者而言,它可能是一种动力;对于退缩、自卑的学习者而言,窘迫感和压抑感可能会成为外语学习的阻力,使学习者对外语学习产生恐惧、厌恶感而拒绝使用外语,逃避用外语交流。为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鼓励学生用外语进行交流,努力尝试新的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意义,对于学生主动使用外语的意识及其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结语

迁移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普遍特征,语言迁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学习的实质和规律,进一步完善学习理沦,还有助于指导学习者学习和教育工作者改进教学,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参考文献:

[1]朱神海.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北京,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6):30;

[2]蒋晓萍,康兆春.中国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错位与出路.广州: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9-70;

[3]姚梅林,吴建民.迁移机制与语言迁移[J].宁波: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3-4;

[4]赵志庆.语言迁移与外语教学.西安:新西部,2007(16):163;

[5]李建良.母语迁移问题探析.长沙: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6):101;

[6]王晓玲.外语课堂教学中母语使用问题刍议. 甘肃:甘肃科技,2007(8):148-249;

上一篇: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方法 下一篇: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