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7-23 02:19:14

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摘要:怎样阅读才能省时高效地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呢?一、整体质疑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针对篇幅较短、语言通俗、内容浅显易懂的文章而言。二、局部质疑解疑的方法。即通过对逐段、逐层、逐部分的理解分析、揣摩推敲和归纳概括等,进而解答整体性的问题。三、整体解疑的方法:在前面局部质疑的基础上,对尚未解决的整体性问题再次思考和解答。

关键词:整体质疑 局部质疑解疑 整体解疑

高效

纵观近几年来语文考试中各种文体的出题方式及角度,不难发现,无论从哪一方面设计题型,归根结底都是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及运用。所以教给学生如何高效地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则是阅读的关键。

怎样阅读才能省时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呢?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方便快捷而收效明显的阅读方法。

一、整体质疑的方法

即带着全局性的问题如文章写了什么,表现什么,怎样写的,作者的态度、情感如何等疑问进行阅读。这种方法通常针对篇幅较短、语言通俗、内容浅显易懂的文章,读此类文章一般都能通过直接分析概括出来。

如果文章篇幅较长,且语言表达曲折抽象,思想内容深奥隐晦,则可以先提出疑问,暂不作答,而留在局部质疑、解疑之后再加以解决。

二、局部质疑解疑的方法

即通过对逐段、逐层、逐部分的理解分析、揣摩推敲和归纳概括等,达到理解文章基本词、句、段的含义,进而解答整体性的问题。

具体程序和方法如下:

首先,分析概括自然段的含义,理解段内层次结构。可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思考理解:(1)本段的主要意思;(2)本段的层次结构及层意;(3)本段的主要表现方法;(4)本段的关键字词句的含义;(5)本段设计的语法及修辞方面的问题。

其次,分析段与段之间内在联系和区别。可通过提炼阅读要点或编写文章结构提纲的方法,理清全文共分几部分或几层,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进而达到全面了解文章怎样开头和结尾,中间如何过渡和照应,以及怎样围绕中心安排、组织材料等问题。

第三,结合文章的体裁特点和谋篇布局的一般规律,来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归纳段意和层意。如在层次划分上,记叙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划分;小说可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划分;议论文可按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结构方式来划分;说明文可按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来划分等。同样,概括层意、段意也是有规律可的。通常而言,无论是自然段还是结构段(段落群),其句、段之间的关系总是表现为如下几种方式:总说分说式、概括具体式、并列关系式、承接关系式、因果关系式和转折关系式。

如果是总分式和概括具体式,其总说和概括的内容往往是段意、层意之所在;如果是并列关系式、承接关系式则分析提炼各个句、段的内容要点,然后加以综合,概括出段落大意或层意;如果是因果关系式,就要看作者强调的是因还是果,再确定该段的重心之所在;不言而喻,转折关系段自然强调的是“但是”以后的内容,据此概括该段的主要意思应该是很容易的事。

第四,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随时思考并记下还有哪些局部问题仍不能搞清,这些疑问可能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加以解决?如此一来,局部质疑阶段的问题方能彻底搞清弄懂。

三、整体解疑的方法

在前面局部质疑的基础上,对尚未解决的整体性问题再次思考和解答,往往就有“柳暗花明”、“功到自然成”的效果。

总之,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如能坚持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程序进行阅读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无论题型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本着从质疑到解疑的有效途径,掌握其中的阅读技巧,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就会大大提高。

上一篇:现代文阅读探索 下一篇: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