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健康, 才会长健康

时间:2022-07-23 07:42:23

肠健康, 才会长健康

粪便也能治病?近日,广州某医院招募粪便捐献者的启事,让很多人在瞠目结舌的同时,也对“粪便治病”这一另类的治病方式产生了兴趣。其实,粪便移植同我们惯常见到的喝酸奶等方法一样,其目的在于重建肠道菌群的平衡。要知道,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它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多种慢病、肥胖、抑郁等都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请看本期特别策划――

“粪便也能捐?我长这么大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近日,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不少人围在一个宣传架前议论纷纷。原来,是该院消化科正在招募愿意捐献粪便的人。招募启事中说明,粪便捐献的目的是用于“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粪菌为何物?据该项目的负责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周永健主任介绍,人体肠道细菌数量庞大,肠道菌群失衡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相关。“正常的肠道菌群处于一个和谐稳定的状态,如果某些细菌数量增多、减少或者缺失,可能就会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因此,将健康人粪便中的正常功能菌群,移植到受者胃肠道内,就可以重建平衡,治疗肠道疾病。”

听着恶心,真能治病

原来,“粪菌移植”是近年来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可用来治疗如顽固性便秘或腹泻、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严重菌群失调、难治性肠道过敏、急慢性艰难梭菌感染(特别是复发性感染)、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等,甚至对肥胖、糖尿病(合并肠道疾病)、代谢综合征等肠道菌群相关性疾病也能发挥作用。

其实,早在公元300-400年间,我国东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野葛芋毒、山中毒菌欲死者:并饮粪汁一升,即活”的记录,这也是目前已知用粪便治疗人类疾病的最早记录。1958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外科医生Eiseman等3人报道4例用粪水治疗严重伪膜性肠炎的神奇疗效后,粪便疗法再一次引起全世界广泛的关注。

据中华粪菌库官网显示,2013年,粪菌移植被列入美国医学指南,并入选2013年美国时代杂志“世界十大医学突破”。现在,全世界已有约15000例次粪菌移植治疗,美国已有2家非营利性粪菌库。

在我国,除了多家医院共同发起建立中华粪菌库紧急救援计划外,还有一些医院建立起了自己的特色肠道菌群库。比如,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有一个粪菌库,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粪便银行”,这和库、血库一样,要先储存,然后拿出来使用。

那么,粪菌移植为什么能治病?周永健解释说,正常的肠道菌群处于一个和谐稳定的状态,如果某些细菌数量增多、减少或者缺失,人就可能生病。将健康人粪便中的正常功能菌群移植到受者胃肠道内,就可以重建平衡,治疗肠道及肠道外疾病。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黄红丽博士介绍说,“粪便治病”不是简单植入粪菌,医生必须采用供者的新鲜粪便,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制浆、离心、悬浮等一系列精细复杂的过程,提取出粪便中的细菌,然后才注入患者的消化道。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副主任张发明博士指出,不是所有人的粪便都能入库的,在一定程度上,捐粪比献血的要求还高!依据粪菌库对粪菌移植的要求,捐粪者必须排除15项条件,比如:有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血吸虫等传染病;近6个月内服用过抗生素等。

肠道菌群失调,引发多种慢性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总医院消化病中心主任杨云生表示:“肠道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肠道生态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肠道对人体的贡献有4个:

1.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中有99%是从肠道吸收进入的。肠道是食物消化器官,更是营养吸收最重要、最关键的器官。

2.人体的废物和毒素,80%是从肠道排出的,肠道又是人体排泄废物和毒素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一个器官。

3.肠道是抵御毒素及有害物质的第一道防线,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4.肠道内的有些细菌有合成B族维生素的功能,我们人体需要的B族维生素,有一部分是在肠道合成并吸收的。

而肠道健康的关键则是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人的体内生存着约100万亿微生物,它们加起来有约2.5斤重,分布在眼、鼻、口腔、体表皮肤、消化道。消化道微生物群最多,基本都聚集在大肠里,重达2斤,占人体微生物菌量的约80%。肠道菌群就像人的另一个器官,在食物分解、营养吸收、免疫反应、新陈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的分布和种类、数量、比例有一定的规律,与人和环境保持着动态平衡。

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和美国的戈登教授是当时诺贝尔奖最热门的两个候选人,戈登教授研究的正是人与肠道微生物间的复杂关系。

人体肠道内正常寄生的微生物中,有益菌(即益生菌)占10%~20%;有害菌(即致病菌)占10%~20%;中性菌(即条件致病菌)占60%~70%。

一旦体内的微生态平衡被打破,引起肠道菌群和功能失衡,就会引发多种疾病――

代谢异常类疾病 失衡的肠道菌群产生的脂多糖等内毒素会进入人体,被免疫细胞识别后产生多种炎症因子,使得机体进入低度炎症状态,从而产生代谢异常。例如,若长期进食高脂、高糖食物,可造成肠道菌群中条件致病菌比例增加,而共生菌比例下降,从而使得食物中摄取的能量更容易转化为脂肪累积于皮下,造成肥胖。此外,低度炎症还能促使机体对胰岛素相应程度下降,造成胰岛素抵抗,进而发展为糖尿病。

免疫系统疾病 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占主导作用的共生菌的活动,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同时阻止致病菌透过这层屏障进入人体。在进行被动防御的同时,肠道菌群可以刺激机体在肠道形成更多的淋巴器官,并增加免疫球蛋白在血浆和肠黏膜中的水平,使得免疫系统处于一种适度的活跃状态,以此对入侵体内的病原菌保持有效的免疫作用。而肠道菌群的失调,则可造成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从而产生自体免疫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已有研究发现,在有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肠道中,存在一些菌属的变化,如柯林斯菌属增多;而在健康对照者中罗氏菌属和优杆菌属增多。这种动脉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群肠道的菌属差异,提示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与动脉硬化相关,肠道菌群可能改变一些物质的代谢产物。

还有小儿营养不良、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胃肠道癌症、脂肪肝、肝硬化、慢性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重型肝炎、骨质疏松症、抑郁症……都和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并且,肠道菌群失衡和这些疾病互为因果。

4个坏习惯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近日,由人民网与清华大学健康研究所共同设计的“肠识”大调查,通过对近30万人的调查显示,超过90%的人认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健康问题,位列前三的肠道健康杀手分别是:运动量少(26.71%)、长期减肥(26.1%)、饮食不规律(19.22%)。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赵立平说,肠道菌群就像人体内的原始森林,可很多人体内的“微生物森林”已经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下面4种坏习惯对肠道的伤害最大,我们要多加小心。

1.吃得太油腻。

美国杜克大学基因组科学和政策研究所的学者召集了6名男性和4名女性,他们的年龄在21~33岁之间。在实验的前4天,他们饮食正常;在接下来的5天里,他们转向吃全素食或全肉食;然后又回到正常的饮食习惯。结果显示,全肉食导致肠道中的细菌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促进了22种细菌的生长;而全素食只让3种细菌变得更多。赵立平解释说,长期高油、高脂饮食,吃太多肉,植物类食物吃得少,会导致肠道中的坏细菌增多、好细菌减少,肠道产生的毒素增加,保护能力下降,形象地说就是“肠子病了”。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就会介入,身体开始“发炎”。这种慢性炎症会引起脂肪异常堆积,进而诱发肥胖、胰岛素抵抗、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等改变,增加糖尿病、冠心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患病风险。

2.滥用抗生素。

肠道菌群在许多药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如乳果糖、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等。抗生素导致肠道菌丛的变化,主要在于药物的抗菌谱及其在肠腔内的浓度。国内研究报道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治疗过程中,抑制致病菌的同时,扰乱肠道正常菌群,尤其是肠道中原籍菌(专性厌氧菌)减少,导致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等异常增殖,直接影响定植抗力,而引起肠道菌群紊乱。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马丁・布莱瑟教授研究发现,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永久性的,一旦破坏就很难再恢复。

3.节食减肥。

现在很多人通过少吃饭,甚至过度节食来减肥。调查显示,80%的减肥者经历过便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最常见的情况是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肉蛋类吃得太多。有研究表明食物纤维能维持肠道菌群的正常生态平衡,且细菌代谢纤维的终产物对小肠上皮有营养作用,纤维能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细胞动力学。而且,如果肠道内没有足够的食物残渣,特别是膳食纤维来刺激肠道蠕动,易导致便秘。

4.缺乏运动。

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缺乏运动引发的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代谢性疾病和肥胖。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的肠道菌群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呢?一是看病史中是否具有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发性疾病。二是看是否有肠道菌群失调的临床表现,如:腹泻、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三是看是否有肠道菌群失调的实验室依据,如:(1)粪便镜检球/杆菌比紊乱;(2)粪便培养中计算B/E

一旦确诊,首先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各种肠道感染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等,以纠正可能的诱发因素;还应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营养不良状态,防止外来菌的入侵。再者,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微生态制剂(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宫丽丽提醒,与普通口服药不同,活菌药有一定的活性,口服后需到达肠道发挥疗效。建议活菌药在饭后30分钟吃,吃药前喝点牛奶或者用牛奶送服,效果更好。这是因为服用牛奶后,牛奶能在胃部形成保护膜,防止胃酸对活菌药物的破坏。需要注意的是,牛奶温度不能太高,一般不超过40℃,否则会破坏活菌的活性。

运动+合理膳食,“肠”活“肠”健康

肠道问题已是普遍存在。为此,世界胃肠道组织(WGO)提出10大肠道健康建议,包括:少食多餐、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多锻炼、不吸烟等,并倡议可以多摄取含有益生菌的食品以调节肠道微生态。

简单说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3招:

1.运动可让肠道细菌更丰富。

久坐不动是便秘的主要起因,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能帮助副交感神经对肠道消化系统产生刺激作用,对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有非常好的作用,可加强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促进肠胃蠕动的运动方法包括:走路,“四脚”走路,腹式呼吸,腹部伸展收缩等。

爱尔兰的一项研究表明,锻炼对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有益,并且还影响着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研究人员发现,橄榄球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其他男性相比,他们的消化系统中有更丰富的细菌。

2.多吃膳食纤维有助肠道“好细菌”。

膳食纤维不足,会造成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另有研究表明,“黏液层”是肠道第一道(免疫)防线,“好细菌”是确保这道防线坚固的中坚力量,它们利用膳食纤维,生成脂肪酸,来保持黏液层的厚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膳食纤维的量是25~30克,而我国居民实际平均摄入量却少于15克。

3.补充益生菌。

研究表明,维护肠道菌群平衡,适当补充一些益生菌非常有益。益生菌是对人体有益的菌种,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经常摄入含有益生菌的酸奶,也是WGO提出的关爱肠道健康的10项建议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如果想摄取活的益生菌,低温酸奶和乳酸菌饮料是不二选择;但对于很多想要摄取蛋白质和营养的乳糖不耐受老年人,将酸奶放置常温后食用,也不会影响酸奶的营养价值。

目前,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都开展了全民范围的肠道菌群测序计划,以了解本区域人群健康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我国也历时近两年时间联合研究和攻关,于2015年首次完成了年龄全覆盖的中国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及其分型研究,该研究成果首次构建了我国大陆地区肠菌群数据库,并获得了国人10种肠道菌群划分趋向:健康婴儿趋向、健康幼儿趋向、健康少年趋向、健康青年趋向、健康中年趋向、百岁老年趋向、亚健康趋向、疾病初期趋向、慢病趋向和重度疾病趋向。如此,通过与该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可以评价受检者个体肠道菌群健康情况与趋向,根据相应的肠道菌群分类趋向,提供精准健康评估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使每一位受检者测菌群,知健康,调菌群,保健康。

上一篇:善是盘在心底的香 下一篇:避免“旅游膝”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