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审美素质初论

时间:2022-07-23 05:24:10

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审美素质初论

摘 要: 本文通过实例论证了动漫专业学生审美素质提高对提高动漫设计水平的重要性,阐述了无论是通过美术鉴赏还是表现动漫设计的构形美和色彩美,目的都是让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欣赏美和创作美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动漫设计专业动漫专业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我国动漫设计的审美品位,丰富动漫设计的艺术表现技法,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动漫专业 审美素质 审美能力 审美创造

审美素质是指审美主体观察美、认识美、创造美的综合能力。审美素质的优劣取决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高低。动漫设计是“朝阳”产业,动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动画和漫画。

一、通过美术鉴赏,提高动漫专业动漫专业的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动漫专业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开设《美术鉴赏》课来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审美和审美再创造的能力。

审美文化素质的培养包括动漫专业的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审美感知有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也有后天培养出来的一部分,同一物象,为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结果,是因为他们的审美感知的差异。例如秀才和卖烧饼的农夫他们同时看到月亮,秀才会被月亮的审美特征所吸引,处境生情地吟诗感伤,而卖烧饼则会联想到他要卖的烧饼怎么还没卖完。这就说明不同文化素质的人的审美感知是千差万别的。动漫设计的审美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

首先,我们应通过提高同学的文化素质,帮助他们理解动漫设计的内容美的真正内涵,内容美的内涵很宽泛,有社会美、精神美等,主要是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内容美不仅仅指你表现的人或物是美的就可以了,关键是你表现的主题是否是向上向善的。毕加索的一幅油画表现了一位瘦骨嶙峋的老妇,仍然很美很震撼,这是一种凄美,又凝聚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比很媚俗的性感的女体可能更触动人的心灵。因此,动漫设计要注重内容美的表现,创意上要弘扬社会向善向上的主旋律,中国的许多动画片都是表达惩恶扬善主题的,比如,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九色鹿》弘扬的就是善良和正义终究会战胜阴险和邪恶,九色鹿出于善心救了溺水人,而溺水人后来在利欲的驱使下,恩将仇报出卖九色鹿,九色鹿据理力争,说服了国王,赢得了正义。这样的动画片是以一种视觉语言诉说正义和善良之美。因此,动漫设计的教学要注重创作内容美的表现,选择内容和主题健康的作品让同学来欣赏,使动漫专业的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创意理念。现在有些动漫专业的学生喜欢在动画作品中表现血腥和暴力,这是应该坚决制止的。弘扬动漫创作的内容美决定了我国动漫设计的品位和精神境界,所以,高校教师应倡导动漫专业学生在动漫设计中凸显内容美。

其次,美学是以认识美和评价美为核心的科学。美学是有关认识美和创造美的科学,能提高人文素质。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审美素质,许多学校开设了美育课,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对于高校动漫专业学生而言,审美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动漫产品的审美品位的高低。因此,美术鉴赏是动漫设计专业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直接有效的方法。美术鉴赏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审美客体美术作品可以把欣赏者带到一个特定的艺术境界,审美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知识及艺术修养拓展艺术形象的内涵,使艺术形象更饱满,更具内涵。美术鉴赏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是培养学生审美再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美、美感和艺术是美学的重要问题,美术鉴赏是提高学生美感体验的重要方法,美术作品欣赏得越多,审美能力提高得就越快,“操千曲而后晓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美术鉴赏是将抽象的审美理念通俗化的重要途径,因为直观的美术作品可以将抽象的审美理念变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利于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审美素质。

美学的理论是抽象的,其中有关优美和崇高的解释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作品比较提高欣赏能力最有效果。比如,将有关维纳斯的作品在一起比较鉴赏,以便充分理解优美和崇高的含义。“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这种审美典范是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共同的审美理想,《米罗斯岛的维纳斯》的震慑力来源于雕塑的优美和崇高,她的形体的曲线是有韵律感的,螺旋上升中又寻求着力的均衡,表象既有西方女性的活力四射,又有东方女性的内敛和矜持。上身的和下身衣裙形成和含蓄的对比,人们看到这一雕塑,已经忘却它是冰冷的大理石,而感到它的温度感和生命力。相比之下,《克尼多斯的阿芙罗底德》虽然自然优美,但缺少活力与生气;《昔兰尼的阿芙罗底德》虽然竭尽全力地表现女性的人体美,丰满的肌体婀娜多姿,但妩媚有余,端庄不足;《巴特列的阿芙罗底德》妩媚迷人、朦胧含蓄,内在的灵性与睿智却微乎其微。它们只能给人以兴趣的玩味、纯粹的感性的形式美,这也是它们与《米罗斯岛的维纳斯》的天壤之别。通过作品比较,学生懂得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区别,明确真正的艺术美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从而进一步理解艺术的真正内涵,理解美学中的抽象理论,并将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美术鉴赏紧密相连,使美学不再是玄学,而是指导人们艺术实践的重要学科,美学理论也成为对各艺术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基础,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作品比较进行教学,动漫专业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有比较才有鉴别。”马克思曾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艺术的大众。”这就是说: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反过来又会对人起着美的教育作用,从而提高人们欣赏艺术的能力。这种欣赏艺术的能力的积累,就是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而这种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艺术鉴赏的实践。欣赏艺术作品愈多的人,就愈能鉴别和欣赏艺术。“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器而后识器。”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因此,多鉴赏一些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是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正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多运用作品比较分析,使美学中的深奥理论形象化,使动漫专业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认识掌握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因为美术鉴赏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再创造,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进入一种特殊的审美境界,并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知识及艺术修养,从艺术作品中获得不断更新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享受。这无疑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学好美学的重要方法,更是使美学理论成为指导艺术实践的关键。美学教学还应该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这样才具有强烈的美感和审美再创造的可能性。因此,运用作品比较的方法,有利于动漫专业学生理解美学中所讲的三大核心问题:美、美感和艺术。因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美术鉴赏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人对现实即美术作品的一种审美关系,而对于这一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更有利于动漫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当然,普通高校的审美教学,进行作品比较的范围很大,只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就能更好地发挥这一学科在当前审美教育中的优势,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二、引导动漫专业的同学表现动漫设计的构型美

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应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构型美。美术作品的构型包括以线构形和以面构形两种形式,对于动漫设计专业学生来讲,这两种形式都应理解它们的审美特征并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才可以得心应手地创作动漫角色。

理解以线构形和以面构形两种构型形式的不同审美特征。

第一,以线构型具有浓厚的东方情结和中国元素,因为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就是以线造型,线条在中国绘画中是有意味的形式:画家通过线条的长短、曲直、疏密、起伏来表现画家的心境和对生命的体验,甚至可以表现他们对社会的评价。比如:坡的《枯木竹石图》就是利用粗犷的曲直对比强烈的线条来表现怪石和枯树,从而抒发他磊落不平的心境和疾恶如仇的人生范式。我国初唐“画圣”吴道子的线条更是随心流转,在他的作品《送子天王图》中通过线条来表现人物的情态,天王的威风凛凛,皇后的端庄秀丽,侍女们的婀娜多姿,甚至可以表现火光的流动。线条在中国绘画中具有无穷的生命活力,创造了意味深长的意境。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应发扬中国绘画线条的表现魅力,创作具有浓厚中国情结和彰显中国元素的动漫设计作品,例如,用方直的线条来表现刚毅坚强的性格,用柔和的曲线来表现温顺善良的性格。

第二,从事水墨动画设计的学生应掌握运用中国线条的独特韵味。通过线的流转,墨色的浓淡表现不同的意境。中国早期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就是成功运用中国画线条来构型的成功例证。

三、启发动漫专业的同学展示动漫设计的色彩美

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应巧妙运用色彩美。色彩在动漫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对动画片中色彩缤纷的《九色鹿》记忆犹新,对色彩鲜艳的《挪扎闹海》难以忘怀,都是色彩留给观众的余味无穷的艺术表现。中国动漫创作非常注重色彩的装饰美,在装饰色彩的表现中,可以打破常规色彩的约束,随意创作,比如土地可以不是土黄而是蓝色,天空可以不是蓝色而是黄色,根据场景意境表现和角色塑造的需要主观地表现色彩。中国动画片中色彩的运用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理念息息相关,譬如,在中国的京剧艺术中白色象征阴险狡诈,黑色代表忠诚正直,红色代表刚烈勇敢,中国动画片中角色的色彩设计也运用了这样的色彩象征意义,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就是成功的例证。动漫设计专业学生要理解色彩的情感表现特征,在具体的场景和角色塑造上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需要,选择恰当的色彩表现,比如表现阴森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场景需要用蓝、绿等冷色来表现,表现欣喜热闹的场景应用红、黄等暖色来表现。

综上所述,无论是通过美术鉴赏还是表现动漫设计的构形美和色彩美,目的都是让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在欣赏美和创作美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我国动漫设计的审美品位,丰富动漫设计的艺术表现技法,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双.动漫产品的价值延伸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1,(1).

[2]贾秀清,孟宁.解析影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现代传播,2009.

[3]沈华根.论“美术片”时代画家对动画创作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11.

本论文是作者张黎红的山东省软科学研究立项《高校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对实现山东动漫产业的文化突围和艺术创新的意义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RKB01266。

上一篇:文化背景影响下经典女性书写声音当代意义的研... 下一篇:关于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