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疗法配合神经阻滞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06 12:00:10

经穴疗法配合神经阻滞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观察

关键词:经穴疗法;神经阻滞;股外侧皮神经炎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1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由于股神经通路上受到机械性压迫或炎症引起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和股前外侧表皮疼痛的综合征。该症为临床常见病,好发于中年以上肥胖男性,尤多见于喜穿紧窄短裤者。本病多为慢性起病,病情迁延不愈,目前尚无特别有效治疗方法。笔者自2005年起用经穴疗法配合神经阻滞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73例,取得较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3例病例均选自2005年至2012年康复理疗科针灸门诊。其中男性41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17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个月。单侧发病68例,双侧发病5例;病变面积最小3cmx2cm,最大14cm×25cm。

1.2 临床表现[1]

多为单侧发病,起病可急可缓,以中年以上患者为主。股前外侧皮肤疼痛,初期疼痛为间歇性,逐渐成为持续性痛,且因持续站立、远距离行走、衣服摩擦、仰卧位大腿过度伸展等动作使疼痛加剧。髂前上棘内侧并沿此向下2cm处有压痛点,股前外侧皮肤可有局限性感觉减退、皮肤麻木、刺痛伴蚁行或烧灼感,多呈阵发性发病,遇寒湿症状加重。

1.3 诊断标准[2]

(1)单侧或双侧大腿外侧有蚁行、烧灼、麻木感或疼痛,用力、站立或行走时间过长、遇寒均可加重。(2)大腿外侧皮肤感觉、痛温觉减退或消失,可伴皮肤萎缩,皮肤肌肉萎缩,腱反射正常,无运动障碍。(3)发病过程缓慢,发病初期呈间断性,逐渐转变为持续性。(4)除外由于外伤、肿瘤压迫所致者。

1.4 治疗方法

1.4.1 经穴疗法[3]

患者侧卧位,根据股外侧皮神经的走行分布、痛性结节点、病情反应点选取穴位,并用记号笔作好标记。局部常规消毒,术者左手拇指固定穴位,右手持直径2.6mm三棱针制成的钩状经穴针,针身与皮肤呈30度迅速进针刺入皮肤0.1-0.2cm,将针尾压低,针尖翘起,提高针体作左右摇摆、上下提拉等动作,挑断表皮少许白色纤维,以不出血为佳,穴挑刺2-3次,挑完后用碘伏消毒针眼。隔日挑刺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后注意保持局部清洁,1日内不用水洗,防止感染。

1.4.2 神经阻滞

患者仰卧,常规皮肤消毒,在髂前上棘内下1-2cm,腹股沟韧带下缘,用7号(长3cm)短注射针头垂直刺入皮肤后,缓慢边进针边注意患者反应,当进针2-3cm深,针尖到达筋膜下时可诱发异感,回吸无血即可注药。如未诱发异感应退针至皮下,向左至右扇形反复穿刺,直至找出异感,若确实找不出异感,可作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扇形浸润。药物为:0.25%-0.5%利多长因+维生素B120.5mg+曲安奈德20mg混合液8-l0ml,5天注射一次,2次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2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患处皮肤无异常感觉,半年内随访未复发;显效:症状明显消除,偶有轻度异常,但不影响工作生活;有效:症状减轻,治疗两个疗程后异常感觉区明显减小;无效:治疗两个疗程后,局部症状无改善。

3 治疗结果

3 病例介绍

谭某某,男,41岁。2011年11月01日就诊。右大腿外侧麻木1月。曾经服维生素B1、B12及中药、针灸治疗疗效不佳。检查:右大腿外侧有5×10cm条状区域触觉,痛觉减退,肤色肤温正常。经经穴疗法配合神经阻滞治疗一疗程,麻木明显减轻,二疗程治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4 讨论

本病属中医学的“皮痹”、“肌痹”范畴[4],由于感受外邪,正如《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而致营卫不和,经络阻滞,气血运行失调,气滞血瘀,经络失畅,肌肤失于濡养而发病。经脉不畅,气血不行,肌肤皮肉失于荣养,故局部出现疼痛、麻木、蚁行、蠕动感觉。

经穴疗法通过刺激皮部经穴可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以恢复经络之濡养功能。实验证明经穴疗法也能改善人体血管微循环,增强局部组织血液供应。再者可以改善肌肉软组织功能状态,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变,常在病变组织处能找到最痛点,按压该点常能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硬结并伴有放射性痛。在表皮挑刺出一些皮内纤维,即把痉挛紧张的纤维挑断,使肌肉、筋膜痉挛紧张的状态缓解。对皮肤特定位置给予一种柔和继续的良性刺激,可充分发挥卫气作用,起到疏通经络、推动气血运行、调整阴阳的作用。挑刺经筋系统的痛性筋结点,直接在病变部位施治,可解除筋结点的紧张状态,恢复经筋系统的平衡。

神经阻滞并注入药物以达到镇痛、松解痉挛、减轻或解除神经压迫并营养神经的目的。维生素B12可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可阻断炎症过程减轻局部水肿,局麻药有消除痛觉信号传导作用,并作为操作成功与否的标志药[5]。经穴疗法配合神经阻滞中西合璧、双管齐下,共同作用于机体能有效地恢复股外侧皮神经的功能。

参考文献

[l] 韩济生,倪家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0.

[2] 李琳.扬刺结合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5例[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2):265.

[3] 王福根,吴士明.颈腰背痛诊疗与红外热像技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119.

[4] 赵春梅.针刺夹脊穴结合扣刺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86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0):11.

[5] 李兆军.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的两种方法比较[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7):690.

上一篇:让学生欣然踏上自主阅读的快乐旅程 下一篇:浅析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