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投资新版图

时间:2022-07-22 01:35:29

外企投资新版图

2010年,投资中国的外企可能会面对一些挑战,但更多的是不断涌现的新机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这大大增加了中国市场在外资企业心目中的重要性,很多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缩减生产规模,惟独在中国加大投资力度。

菲亚特与广汽合资生产汽车引擎,百事10亿美元投资西部,TESCO在日本、美国业务萎缩,却加码中国市场,范思哲关闭日本店铺却增资中国市场,大众投资40亿欧元扩大在华产能,等等。2010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加快,引进外资下降的局面将全面改观,可能会出现一个外资涌入的小高潮。

吸引外资前景乐观的另一个原因是,与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不同,中国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松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汽车补贴均有外资或合资品牌入围,外资的药品企业和医疗设备企业也很可能从医疗体制改革配套中受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中国经营的外资企业真正享受到了国民待遇,而实际获益多少取决于这些企业是否下了功夫,有没有长期计划,能不能争得过中国本土对手。现在看来,大部分经济刺激计划至少会延续到2010年,家电下乡甚至可能成为长期政策。长远看好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应该有所打算,不再仅限于一线城市,及早布局二三级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配合国家的西部开发战略、振兴东北战略,重庆、成都、西安、大连、沈阳、合肥等城市有可能成为2010年外资关注的焦点。而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成本提高,也会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也许现在说外资制造型企业西部大迁徙还为时尚早,但2010年我们可能会看到些许外资内迁的苗头。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外资机构对消费品行业的投资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随着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国内市场的放开,外资企业不再满足于在舶来品如碳酸饮料和深加工产品如化妆品等领域的领先地位,而是沿着产业链向纵深发展。例如控股豆制品企业,倾销外国大豆;布局畜牧养殖,稳定乳制品、肉制品的上游。2010年,肉禽蛋奶、啤酒饮料、个人卫生用品、造纸行业等都有可能成为外资投资热点。

国家对制药行业的保护也出现松动迹象,这给国外大型制药公司提供了一些机会。最近的例子包括瑞士诺华8.5亿元收购天元生物85%的股权。与国外相比,中国生物制药企业仍显稚嫩,但前景光明。外资机构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可能在2010年快速升温。

碳经济目前在国际上成为吸引投资的热门领域,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等板块在政府鼓励下在国外已经有了一些产业化实践。2010年这些行业有可能成为外商投资的另一个热点。国内新能源领域已经出现产能过剩,而整合低水平的重复投资正是某些外资机构的拿手好戏。

拟议中的国际板,很有可能在2010年下半年推出。这是中国开放金融服务行业的一个显著进展,可以看成是中国政府由金融管制逐渐向金融管理过渡的必经步骤。在国际板上市可以给有志于在中国长远发展的外资企业诸多好处,包括较便宜的资金、长久的媒体关注、较低的沟通成本等等。对跨国公司最好的期待莫过于在中国大众心里的地位由外来媳妇变成娘家人。

当然,中国反垄断法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显现出来,商务部虽然没有否决英博啤酒收购Anheuser-Busch、松下并购三洋的交易,但是都提出附加条件。中国已经隐隐成为继美国和欧盟之后又一个世界性的反垄断中心。2009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兼并数量大幅下滑,反垄断法的影响并未完全显现出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并购业务重新增长,未来几年反垄断法对国际间并购的影响将逐渐显现。2006、2007年,在华经营的外资企业出现一股比较明显的独资浪潮,很多合资企业的外方倾向甩开中方合作伙伴单干。这一趋势最近却出现戏剧性的扭转。金融危机让外方重新认识到与中方合作可以合理降低成本,让自己更具竞争力。以技术换市场在2010年可能再次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主流。

上一篇:进一步激活和扩大民间投资 下一篇:创新管理服务 帮助中小企业转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