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状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2-07-21 02:28:25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状况调查报告

**县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份。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并付诸实施,极大激发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出现了新一轮竞相种地的热潮。在中央惠民政策的激励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农业有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形势进入历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但从实践看,几年来,粮食产量始终在低水平徘徊,水稻亩产难以继续稳定增产,而且粮食品质不优,市场价格不稳,经济效益不高。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不高、典型示范不到位、农业科技贡献率低,成为我县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为此,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全县8个乡镇、部分村(屯),通过走访农户和科技人员,采取调查问卷及座谈讨论等形式,就我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一、基本情况

二是以大豆垄三栽培技术为主体,大豆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大豆是我县第二主栽作物。十五期间重点解决大豆品质和大豆产量问题,改革传统的耕种方法,大力推广大豆垅三栽培方法,即拢体垅沟深松,分层深施肥、垅上双行精量点播。经调查采用垅三栽培比普通栽培平均每亩增产35公斤,增加经济效益84元。同时,科技人员认真研究大豆重迎茬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即施入防治大豆重迎茬药剂,平衡施肥,分层施肥,科学管理,选用抗重迎茬品种,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大豆重迎茬减产降到最低程度,每亩挽回经济损失35元。大力发展大豆小垅密植,即45cm小垅垅上双地垧保苗在35万株左右,成为大豆增产的又一途径。

三是以玉米通透栽培为主体,青贮玉米生产取得明显成效。通过通透栽培,玉米产量由过去的亩产800斤增加到1200斤,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奠定了基础。科技部门连续几年搞了青贮玉米加工试验,亩产最高可达6吨以上,加工处理也形成一整套技术。

二、问题及原因

几年来,尽管我县农技推广应用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适合机械插秧,不便于施肥和浇水;播量过大,育不出壮苗;苗床管理不及时,造成立枯病,青枯病发生。二是施肥管理不科学。氮肥施用过晚,一次投肥过多,即浪费肥料,又对作物生长不利。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农户少,农民盲目投入过大;三是水稻选种比较杂。很难保证质量;四是病虫害防治存在侥幸心里。重治不重防,没有抓住最佳防治时期;五是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产风险依然存在。六是农机发展不平衡。机与具的配套不合理,耕地的整体深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二是从县乡科技推广看,存在面上大、作用小的问题。经了解,我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渠道主要有县乡政府行政性推广、有关部门服务性推广、村级组织针对性推广和民间以销售农资为目的的赢利性推广四种渠道。几年来,我县采取每年农闲季节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创办农民技术学校、举办农技电视专题讲座等办法,给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帮助。但在具体培训推广中,却暴露出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一是科技培训效果不佳。个别乡镇领导重视不够,个别村委会为农民服务意识不强,参加培训的农户较少,影响了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二是农技知识更新慢。推广方式比较单一,农技咨询服务和田间地头指导不够。三是阵地作用发挥不够好。有的农村一校两室以及远程教育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三是从农民自身看,存在科技文化素质低、科技应用水平差的问题。首先,农民素质整体不高、组织化程度低,吸纳新技术能力差。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农村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农民本身不愿或不主动学习或尝试新技术,过多地依赖传统经验和方法,得过且过,满足现状,对新技术虽然渴望但却不敢实践,小农意识十分顽固。其次,农村缺少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农民科技人员少,初中毕业生接受农技教育的少,过去学校的三园一田试验基地早已不存在了,农户又不注重新劳动力的技能培养,所以初中毕业生返乡务农后大多数不懂得经营,不会管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仍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给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带来极大困难。

三、建议和对策

把科技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和战略任务纳入重要日程,采取政府推进、部门服务、积极扶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发展科技大户等有效措施,使科技在我县农业生产中的占有份额不断加大,转化率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上狠下功夫。农民既是推广农业科技的主体,又是农业科技的直接受益者,只有把他们的科技素质提高起来,农业才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因此,要在巩固几年来科技培训的基础上,把科技培训的重点向科技入户方面转变,变集中培训为入户培训,变课堂说教为现场答疑,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传授技术方法,逐步形成专家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科技群体模式。同时要重点培养核心户、典型户和示范户,通过重点户的示范带动,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做得到。继续发挥科技示范园区的载体作用,依靠园区的示范效应,为农民带来最直观的科技成果鉴定,逐步形成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地、村有示范户的科技示范链。

二是加大对基层干部培养力度,在加快转化农业科技成果上狠下功夫。目前我县乡村干部学历比较高,但专业性较低,含金量不足,在指导农业生产上一直停留在靠经验、靠书本、靠专家、靠老天的四靠惯式上,形成了管农业不懂农业,懂生产不懂技术的特殊现象。因此,要加大对乡村干部的培训力度,把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作为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力争每年都分批进行培训或轮训。每期培训至少要一周,培训时间应选择在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期,使教学与实践相贯通,课堂与田间相结合,耳闻目睹与亲手操作相一致,使乡村干部的科技素质能真正有一个质的飞跃。达到要求的、能独立指导农业生产的上岗工作,达不到要求的继续培训,督促乡村干部努力提高自己,既为农民增收提供服务,又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

三是加大对农业技术队伍建设的管理力度,在发挥基层科技部门主导作用上狠下功夫。一是增加科技服务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办公条件,购置乏必备的设施(设备),改变农技推广工作一张嘴,两条腿的局面。二是强化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对乡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人员在编在岗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对空编严重的及时补充,对不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限期归位,不能归位的及时转岗。要对农技推广服务专业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实行竞争上岗,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在本部门中不低于80%。引导和鼓励涉农专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工作,以充实和加强基层农技队伍,解决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问题。同时,要认真制定和执行农技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以农技推广业务水平和实绩作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人员技术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对有突出贡献、业绩显著的人员可优先评聘和破格晋升。三是继续开展科技入户工程建设。农技人员要身体力行,把各项农技推广技术讲给农民听,教给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使一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较强科技应用水平的科技示范户,在当地真正能起到农业技术载体和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体农民开展科学种田,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四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要真正做到专职专用,并给予相应职权,对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人员要保证匹配一定的经费。大力引进人才,鼓励他们流向基层、流向农业生产第一线,领办、创办各类农业科技推广实体。

四是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在依靠农民带动农民上狠下功夫。目前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较多,但比较成型的,发挥作用比较大的,主要有桦树建设农民合作社和浓河东胜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上实用性较强,在农民中的认知度较高,推广新技术和转化科技成果的成效比较明显。因此,要特别注重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技术上给予帮助,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真正发挥领军作用,真正形成教育农民改变农民、扶持农民帮助农民、依靠农民带动农民、壮大农民富裕农民的新模式。

五是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上狠下功夫。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工程。因此,要结合我县农业和农村实际,认真制定推广农业科技的长远规划和有效措施,加大对科技的推广、培训、示范、试验和应用的投入力度。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特别要注重落实对科技人员队伍的制度管理和奖励政策,加快县、乡、村三级科技体系和网络建设,注重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巩固和扩大科技示范基地,自上而下形成学科技、用科技、转化科技的良好氛围,为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上一篇:德育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个人材料 下一篇:大学生竞选学生会主席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