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范文

时间:2023-02-24 02:22:32

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范文第1篇

《西昌农业科技》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半年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西昌农业科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西昌农业科技》杂志主要刊载农业科学院及相关机构的科研成果、技术推广、科技情报与信息、经验交流等方面的内容,特别关注高寒、山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科技研究和生产实践。该杂志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声誉。

《西昌农业科技》杂志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该杂志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主办,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是四川省重点农业科技创新机构之一,是集科研、开发、生产、推广、培训、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2. 农业部华西农业科学研究所:该杂志的前身是农业部华西农业科学研究所,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农业科学研究机构,为西南地区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 高寒、山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西昌农业科技》杂志主要关注高寒、山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科技研究和生产实践,这些地区的农业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产特点,对于推进当地的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收入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西昌农业科技》杂志的背景可以说是依托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华西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具备丰富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经验的机构,注重发挥自身在高寒、山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研究和生产实践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农业科技范文第2篇

《延边农业科技》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年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以农业科技和农业研究领域为主要内容的期刊。该杂志主要面向在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和农业服务领域进行研究的广大专家、学者和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

该杂志的核心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田水利、种植技术、畜牧养殖、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电气化、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质量与安全、农产品加工、农村经济、农业信息等方面的文章,以及农业科技实用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的实践研究成果。从根本的层面来看,延边农业科技杂志是推动农业科技生产的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个窗口与纽带。

该杂志以深入研究农业现状和前沿技术、探索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核心任务,以提高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增强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为出发点,注重推动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让农业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延边农业科技杂志以其面向实践的特色,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互通、意见交流和服务农业科技生产的平台,促进了农业科技和农业工作的发展,探讨和解决了农业领域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农业科技范文第3篇

《甘肃农业科技》(CN:62-1050/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甘肃农业科技》1986年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1992年获甘肃省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1986年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被北大1992版优秀期刊收录。

《甘肃农业科技》现已更名为《寒旱农业科学》。

农业科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体制 农业科技需求 农业科技人才

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9.6%,但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1.3%。最近几年农业人均GDP的年均增幅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未来农业的发展将更加依赖科技进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提高到50%以上,但欧美发达国家的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一般在70~80%,与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水平大约有二、三十年的差距。我国每年约有6000~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为30%~40%,一多半的科技成果不能为经济建设作贡献。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扩大农业科技需求。

一、农业科技供给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研与农业需求相脱节

当前的农业科研模式是 “立题一研究一成果一再立题”,严重与需求脱节,为科研而科研。一方面在课题的立项和审批上,由于科研项目由政府集中决策加以确定,这必然诱导申请者注重从政府偏好和专家意见考虑出发,脱离市场需求实际申报课题,农业科研立项上的制度性弊端,必将造成科研成果很难满足农业科技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科研项目的鉴定与验收没有考虑技术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成果实用性与科研人员的业绩脱钩,在一定程度造成科研人员的行为存在着“为研究而研究”的现象,致使大部分科研成果偏离需求方向,形成无效供给。

2.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制约农业需求。我国农业科技的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我国农业投资强度不到0.5 %,远远低于世界农业平均投资强度1.5%,而发达国家普遍达到的2.0%~4.0%。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基础薄弱,缺乏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农业科研成果的数量呈下降的趋势,对突发的重大病虫害、农业灾害等农业生产重大问题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防治手段。

3.农业科技成果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民对科技的需求

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民自身素质较低.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些能增加产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常规技术和实用技术;而对技术系数难度较大、操作不便的高新技术不感兴趣。造成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转化与农村的技术需求现状不配套.使得大量先进技术难以被农户采纳。许多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只停留在实验室,依靠理论进行科研,而与市场和实际缺乏联系,造成科研项目脱离实际需要,使得一些科研成果成为“次品”。

4.农民科技购买力不足,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农民收入较低使农业科技有效需求缺乏动力基础我国日前农民收入较低.实际收入增长缓慢或趋于停滞.甚至有些地区略有下降。据统计.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153元,而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3∶1,绝对差距达到12022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同时,由于国家对农业资金支持水平低(据世贸组织资料.我国农业生产者补贴等值和国内综合支持量均为负数).又加之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向农村的“输血”机制.这样就使得农户缺乏足够的资金采纳新技术.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而望“技”兴叹,其结果是形成了农业生产对科技有效需求不足。

二、优化农业科技供给,扩大农业科技需求的对策

1.改革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改革农业宏观科技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委员会,由国务院总理任主任。实行农业科技管理的大部制。确立科技政策作为国家公共政策的基础地位,按照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形成国家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协调互动的政策体系。建立部门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加快国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改进计划管理方式,充分发挥部门、地方在计划管理和项目实施管理中的作用。

科技经费管理的协调机制,加强科技经费的合理配置,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益,逐步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健全相应的评估和监督管理机制。针对当前我国科技宏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努力消除体制机制,加强部门与地方之间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一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决策议事程序,形成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强化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宏观管理,加强对重大科技政策制定、重大科技计划实施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

2.优化农业科技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适用性

农业科技结构的调整,应该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改革科技项目立项制度和经费投入方式, 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对农业科技的要求, 通过农业科技项目的立项, 引导科研机构在研究方向和专业结构上调整。科研模式要由传统的“立题一研究一成果-再立题”转向“市场一立题一研究一成果一市场”的新模式,建立起科研、开发、经营为一体、协调发展和充满活力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农业科研机构在国家、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中,要坚持项目公开招标、项目追踪监督、项目成果鉴定和费用开支公开,形成政府和公众共同的监督机制,科研机构还应积极承担企业等委托的横向研究课题,完善农业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激励机制政府应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鼓励农业科研院所步入市场,使科技人员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与市场的需求相一致,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科技人员与科研成果的结构与规模,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3.建立现代农业院所制度,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建立现代农业院所制度,培养高水平农业科技研究队伍。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一、按照国家赋予的职责定位加强科研机构建设。要切实改变目前部分科研机构职责定位不清、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二、建立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科技投入机制。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主体,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支出,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对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国家财政给予相对稳定支持。根据科研机构的不同情况,提高人均事业经费标准,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基础性工作和队伍建设。三、建立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在科研成果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对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促进科研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4.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其购买欲

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只有被广大农民消化、吸收并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重视农村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一是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特别要在目前农村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前提下,制定《均衡教育法》,规定,在财政收入增加的部分中,用于增加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比重不低于4%。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尝试推行十五年义务教育,大幅度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办好农业专业技术学校,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实行“农业执业证书”,规定,取得执业证书是获得承包地的重要条件。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加快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建立健全多形式的农业科技继续教育体系,以适应效益农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专业户、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

5.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技购买力

为了增强农业科技需求主体从利益上,对科技的有效需求,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宏观政策来诱导农民采用新技术。

(1)加强财政支持和补贴力度。

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包括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增加财政性收入。提高农产品价格是有局限性的。一是谷贵伤农。 二是在开放的条件下,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水平的限制。我国的许多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已高于国际水平。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力度,尤其是刺激农业科技需求增加的补贴,包括种子补贴、化肥补贴、农机补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针对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特点,积极开发和引入多样化、有特色的金融服务。一是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二是创新贷款担保方式,积极探索发展大型农业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贷款,规范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三是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四是积极推广应用银行卡、网上银行等金融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实时、方便和快捷的结算服务。

(2)稳定、规范农产品的保护价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对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要尊重价值规律,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又要加大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提高有关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以增加农户采用新技术的生产者剩余。通过对农产品实行标准化,强化采用农业科技生产的农产品与一般农产品的差别,提高其需求弹性,做到优质优价。在当前,农产品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引导生产稳定发展,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复杂变化,保障我国农业产业安全。

(3) 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农户经营规模决定农民的科技购买欲强烈与否。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农业经营规模过于狭小会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现代农业生产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在总的耕作面积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更倾向于通过生产要素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来提高农业产出率,而农业生产固定资本的投入会随着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而相对减少,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使农户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加入“WTO”以来,农民要想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需要技术和信息等多方面服务,客观要求农村生产关系要进一步发挥“统筹”的作用,创新土地制度,以便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增加收入。我国正处在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型的过程中,已经步入规模效益时代。土地规模经营的意义是多方面的。①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在政策允许的框架下,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要求要在确保农户土地流转收益持续高于其自主经营土地收入情况下,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切实做到“三个不得”,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参考文献:

[1]傅皓辉.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 [J] 特区经济2010, (01)

[2]陈会英,郑强国.中国农户科技水平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J]农业技术经济 2001(2)

[3]周志太.谷贵伤农的实证研究 [J].统计研究,2008(6)

[4]杜威漩. 农业技术供给制度非均衡及创新路径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01)

农业科技范文第5篇

《宁波农业科技》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季刊,自创刊以来,坚持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综合竞争力提升服务的方针,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农业科技范文第6篇

2.入世后甘肃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陕立勤,邓艾

3.景电灌区发展蚕桑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建议陈翠贤,张好新,党掌国,赵美玲,化得娟,周秀梅

4.寒旱型冬小麦新品种庄浪11选育报告王润生,朱富林

5.金穗系列玉米新杂交种在陇东地区生产试验结果初报张国宏,王立明

6.高产优质白粒高粱新杂交种天杂9855选育报告严换胜

7.酒泉地区棉花双株双层高产栽培技术吴建军

8.油葵覆膜栽培试验研究初报卯旭辉,李玉萍

9.白银市小麦与玉米种子的包衣及配套栽培技术刘克菊

10.甘肃农业科技 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张立勤,曹诗瑜

11.陇中旱区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张世文

12.旱地葫芦巴种植密度试验结果田振荣,蒙蕊学,李杰,朱建斌,梁宁

13.永昌县发展胡萝卜产业的优势与建议陈建平,罗真

14.凉州区调整蔬菜种植结构的策略南文章

15.六盘山区黄花(木,匆,心)木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邓志力,宝举海,王晓娅

16.宁夏脱水蔬菜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鲁亚炜,郭庆茹,郑国荣,姜长海

17.潍坊系特大甜油桃在陇东旱塬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米发杰,章会玲,周庚印

18.环县日光温室黄瓜嫁接直接定植垄上栽培技术赵亮

19.河西走廊盐渍土的分布及改良利用措施秦嘉海,刘惠玲

20.长效碳铵肥效及氮素利用率研究初报寇俊福,王定国

21.武威市玉米田棉铃虫暴发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甘国福,张秋萍

22.武威市斑潜蝇的发生与分布调查结果周永锋,罗力伟

23.南美斑潜蝇蛹防治技术研究祁光春

24.花椒瘿蚊的发生与防治研究何凯

25.景泰县旱砂田籽瓜栽培与贮藏技术罗崇明

26.皇家嘎拉苹果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殷志强,张守江,徐淑芳,李帼英

27.制种甜椒叶花果脱落的防治方法马林

1.甘肃省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措施赵贵宾

2.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钱加绪

3.抢抓历史机遇做强做大种子产业高晓云,王登辉,王星

4.冬小麦品种兰引1号引育报告尤玉庆,周祥椿,鲁清林,李怀德,杜久元,杨俊海

5.白银市高扬程灌区玉米不同套种模式的效益分析韩文莲

6.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寇思荣,何海军

7.两个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李霞,张成华

8.对彩色棉远缘杂交后代纤维性状分离结果的分析冯克云

9.甘蓝型杂交油菜互丰010在天祝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康永琴

10.榆中县半干旱山地地膜玉米集雨补灌高产栽培技术张立忠

11.天祝县旱地白菜型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纪韵琴,刘天俊

12.高寒阴湿区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黄瓜品比试验初报梁勇

13.早熟甜油桃新品种92-1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安小龙,陈建军,梁志宏

14.河西走廊梨树高接换种技术甘肃农业科技 张红菊,赵怀勇

15.双孢蘑菇菌株双7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张桂香

16.以色列香蕉西葫芦栽培技术马卓群,范宗珍,赵菊莲,孟建军

17.春甘蓝品种中甘1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丁述森

18.白银市平川区小拱棚韭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李云祥,王光英,万兵全

19.黑木耳袋料高产栽培技术高小平

20.高效液体复合肥绿迪乐在民勤沙区春小麦栽培上的应用初报严子柱,胡聚然,安富博

21.海藻肥在蔬菜作物上的增产效果研究吕汰,虎东岳,汪卯全

22.天达2116抗病增产剂对马铃薯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曹宏,雷耀华

23.天水市植保工作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赵多长

24.番茄条斑病毒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张金树,刘琳

25.22.7%二氰蒽醌悬浮剂防治辣椒炭疽病田间试验结果初报伏松平,谢谦,魏云林,张升恒,卢凯洁

26.清水县川区半夏丰产栽培技术何延生,陈顺祥hHTTp://

27.优质专用小麦品种GS豫麦34及高产栽培技术廖先静,郜俊红,黄立新,雷体文

28.栝楼的经济价值及栽培技术要点杨廷桢,高敬东,杨明霞,李鲲鹏,弓桂花

29.秦安县白脆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王海明

30.黄芩人工栽培技术刘维仁

31.冬油菜收后复种玉米丰产栽培技术郭琼,王智

32.烤烟窑式炉膛装煤烘烤新技术罗盘,庞星海

33.古浪县改进型暖棚猪舍建造技术黄少学

1.宁夏苜蓿种子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赵功强,何俊彦,赵萍,王秉龙,王克雄

2.平凉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任增禄

3.冬小麦新品系90109(13)-1-2-1选育报告刘自成,杨虓,孟建军,张成

4.农杆菌介导的烟草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研究张宁,王蒂

5.玉米杂交种豫玉22密度与产量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赵有来

6.应用染色体工程技术创新小麦抗病资源研究张国宏,任根深

7.马铃薯品质育种的材料选择张武

8.17个玉米杂交种在凉州区的品比试验结果初报孙永国,安贵

9.小麦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技术试验初报卢目标

10.荆芥人工栽培技术杜占权,马玺番,杜彪,张东升,张勇,王爱辉

11.宁南半干旱山区旱作地膜小麦播期试验研究孙国强,张毓麟

12.旱作农业区玉米秋覆膜的效应与配套栽培技术张国礼

13.冬小麦渗水膜覆盖集雨增墒增产效果研究初报苟红玉,李来祥,郭四拜,周娟

14.平罗县脱水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马建平,田惠萍,李建如,曾黎生,冒海军,张庆华,刘鹏

15.临泽县酱用番茄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王佩汤,李会隆

16.丰水梨在张家川县的引种表现与栽培技术要点王耀锋,杨和平

17.甘肃农业科技 兰州百合试管苗移栽技术董铁,刘芬,李红旭,郝燕

18.常夏石竹的特征特性及其草坪的建植吕汰,柴小琴,刘鸿燕,周力,王云

19.一品红新品种的引进及周年生产技术李梅荣,马平虎

20.天水市节能日光温室西瓜栽培技术田晓峰,王福全,霍建泰,宋立平,曹金石

21.静宁县五方河流域与葫芦河流域土壤化学特征研究徐克红

22.古浪县二阴山旱区杂交制种油菜覆膜栽培技术苏兴彪

23.稀土磷肥在孜然上的应用效果李天银,吴大荣,程辉,姚文虎,任农辉,马银生,王喜录

24.酒泉市2003年棉铃虫发生与为害情况调查杨涛,任福成,南宏宇,孙建船,詹有俊,杨军

25.平凉市露地番茄晚疫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李新智

26.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郭生虎,宋玉霞,马洪爱

27.党参不同等级种苗栽植效果比较试验管青霞,王引来,王琳

28.水仙花的水养栽培技术姜春华

29.当归种苗组培繁育技术李红军

1.国内外豌豆生产和育种研究进展杨晓明,任瑞玉,YANGXiao-ming,RENRui-yu

2.武威市啤酒大麦生产现状优势及发展对策周青侠,ZHOUQing-xia

3.徽县粮油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及发展对策母桂珍,杨晓辉,陈萍,王秀珍,师鹏敏,李萍,张巧会

4.民勤县棉花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常培林,CHANGPei-lin

5.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凉单4号选育报告韦强国,万廷文,年登瀛,李永德,王晓武,冯宜梅,严,陈新来,WEIQiang-guo,WANTing-wen,NIANDeng-ying,LIYong-de,WANGXiao-wu,FENGYi-mei,YANWei-han,CHENXin-lai

6.民乐县油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柴武高,张其展,王永生,CHAIWu-gao,ZHANGQi-zhan,WANGYong-sheng

7.胡麻新品系95005丰产性与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张建平,党占海

8.豌豆新品种中豌6号引进试验示范李刚,LIGang

9.食用向日葵套种小麦或胡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刘新萍,LIUXin-ping

10.集雨节灌效益及其作用评价杨玉玲,YANGYu-ling

11.旱地玉米双垄沟覆膜栽培试验结果初报杨晓昀,王振华

12.武威市日光温室鲜食葡萄促成栽培技术李天智,LiTian-zhi

13.青海大通县白皮洋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姜秀清,李洪晓

14.早熟甜瓜新品种金沙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张占军,王吉庆

15.果蔬采后涂膜保鲜处理技术张霁红,ZHANGJi-hong

16.日光温室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张芳,李红旭

17.仁用杏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刘平乐,李江虹

18.静宁县日光温室黄瓜越冬茬无公害生产技术李利香,张举,罗小荣

19.遮阳对北方露地郁金香生长发育与子球质量的影响王长荣,WANGChang-rong

20.芦荟品种室内盆栽技术王子玉,WANGZi-yu

21.几种适宜园林和盆栽的观赏果树品种及应用唐小刚,TANGXiao-gang

22.秦州区大蒜白腐病的发生与防治甘肃农业科技 徐爱兰

23.施肥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郭晓冬,王萍,GUOXiao-dong,WANGPing

24.临夏州马铃薯施用钾肥效果研究初报沈秀芬,王林成,郭青范,郭永录,孙军辉,赵万千,杜崇武

25.异丙威在大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闫亚杰,YANYa-jie

26.曝晒对枸杞中吡虫啉农药降解的影响研究康萍芝,张丽荣,沈瑞清,潘家荣,韩丽英,KANGPing-zhi,ZHANGLi-rong,SHENRui-qing,PANJia-rong,HANLi-ying

27.黄板诱杀及与烟剂配合应用防治南美斑潜蝇试验研究郭致杰,GUOZhi-jie

28.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二)杨莉萍,YANGLi-ping

农业科技范文第7篇

《温州农业科技》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农业科技范文第8篇

甘薯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2004年早稻新品种(组合)生产试验报告

水稻稻瘿蚊的危害状况及防治技术

高山反季节夏大白菜栽培技术

桃果缺钙的症状与矫正

改接换种技术在种植台湾青枣中的运用

猕猴桃夏秋季嫁接

我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与用材用料情况

姬菇松杉木屑驯化栽培研究初报

松树兜栽培茯苓技术

农村生态放养土鸡的经验与体会

海带高产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秋茄栽培技术

太子参病毒性叶斑病药物防治效果初报

香花槐十四大优点

福安大红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珍稀菇榆黄蘑新菌株宁黄16号生物学特性研究

甬优6号和甬优9号单季直播栽培播种量试验

福安刺葡萄栽培技术初探

辣椒的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夏季银耳栽培新技术

绿色食品莴笋高产栽培技术

试论乌龙茶新品种茗科1号栽培技术

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

克新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培矮64S在我市初次制种及再生繁殖的管理技术

蘑菇栽培技术要点用病虫害综合治措施

中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蛋白含量的影响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356选育研究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在福鼎市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穆阳水蜜桃的优树选择及无性系鉴定研究

闽东山羊特征性及生产性能的初步观测

浅谈有机农业在中国的发展

闽东山羊遗传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服务新农村建设

食用菌健生素对蘑菇产量的影响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棕色蘑菇生长的影响

福安溪塔刺葡萄种子发芽试验

苦瓜新品种宁瓜1号的选育

福安市东源村秋季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辣椒青枯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杨梅高接换种的新方法

南方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葡萄园采后管理要点

2009年苍南县单季稻组合对比试验总结

果树的花芽分化的影响因素和技术措施

农业科技范文第9篇

《丽水农业科技》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丽水农业科技》该杂志以报道农业科技成果、服务农村发展、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为主要宗旨,一直致力于推广丽水市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提高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不断为丽水市乃至全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丽水农业科技》杂志已经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编辑团队及稳定的读者群体,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交流和人才的培养。同时,该杂志也不断与国内外的知名期刊和机构合作交流,积极推动国内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丽水农业科技》杂志是一本针对农业科技从业人员、农村经营管理者、生产农民、农村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研究所、企事业单位和农业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广大关注农业科技的读者群体的专业科技期刊。该杂志内容涵盖农业科技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种植、养殖、农业机械、农药、肥料、农业经济管理、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此外,由于该杂志长期致力于推广丽水市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从而提升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因此,该杂志还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地方影响力,受到丽水市地方政府、当地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有机农业范文 下一篇:财务绩效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