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动力之源

时间:2022-07-20 08:48:48

论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动力之源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因而也必然是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思想和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动力之源。

关键词:激励机制;人的需要理论;动力之源

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机制,是加强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外化到内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

需要作为一般的范畴,是指一切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等交换以此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这样“一种积极的摄取状态”[1]。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认为需要是指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依赖关系的自觉的反映。众所周知,一切生物都有需要,哪怕是最低等的生物,需要并非是人类所特有的,人作为自然界生物的一种,也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其他方方面面都有需要,需要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但是人的需要也和自然界其它的生物的需要有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人的需要不同于其它生物的需要。其它生物是在适应外界环境的条件下消极被动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为了生存的一种本能。而人的需要却是一种积极主动地需要,人除了适应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在改造环境,让环境来适应自己。不仅仅如此,人的需要比其它一般生物的需要更为复杂。人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但同时人又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的需要也就不仅仅是直接的物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不受物质影响的社会的需要,因此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对于自然界来说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改造自然界。

其次,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它深刻的揭示出对于需要的考察同时也是对人的本性的考察。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是人对自己的追求与向往对象的一种精神力量,人的本性是通过人的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而人的具体的行为活动的源动力就是人的需要。

当生产力高度发展以后,出现了大量的剩余产品,人们有了自我意识,于是人类的活动就超出了生存的范围,人类开始了追求精神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感觉、等等不仅是狭义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对本质(自然界)的真正本体论的肯定”[3]。从物质需要出发进而追求精神满足,这才是作为人的本性的需要具有的内在规定性。

再次,人的需要是劳动的根源。劳动使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劳动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劳动的前提是人有这种需要。“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4]。“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5]。由此可见人有了需要才会劳动,劳动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并且只有当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真正成为人的一种需要时,这时人才有意义。

二、人的需要的层次

对于人的需要层次的问题,学者们根据自己所研究的学科出发,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探讨,较著名的是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6]。当一个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个高级的需要就会出现,人的各种需要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断的形成与满足的。这是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需要的层次,也看到了需要的发展规律,他的观点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是在心理学的范畴领域内研究人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将需要作为了一个广泛的社会历史范畴来加以研究。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人的需要的历史发展历程,提出更适合人与社会的马克思主义需要层次理论。马克思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恩格斯也十分明确的把人的需要的对象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

首先,生存需要。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首先应该有的是生存的需要,主要包括衣、食、住、用、行等为了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以及生理需要,这是实现人的其他方面的需要的基础与前提。“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7]。人的生存的需要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人的生命就无法维持,更别说其他的需要了。因此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不可或缺的需要。马克思经常称人的生存需要为“必要的需要”。因为生存需要是维持人的生存的最低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满足,马克思也常称其为“动物的需要”。但是满足这种需要只是一种手段,如果仅仅一味追求吃、穿、住、行以及生理需要等最低层次的需要,那只是动物的机能。因此人必然有更高层次的需要。

其次,享受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生存上,在人的基本生存问题解决了以后,人们就会要求提高生活的质量,优化生存条件。人作为理性的社会动物会产生享受的需要。享受需要主要包括:直接体现在生存需要中的享受需要和与生存需要没有直接联系的享受需要这两种。享受的需要同生存的需要一样是同人的物质生活相联系的,也是能够比较容易得到满足的。恩格斯认为“人类的生产在一定的阶段上会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品,即使最初只是为少数人生产。这样,生存斗争――假定我们暂时认为这个范畴在这里仍然有效――就变成为享受而斗争,不再是单纯为生存资料而斗争”[8]。也就是说,享受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对人的生活来说是完全必需和应当的。人作为理性的动物,人的需要不应当仅仅是生存需要,而应该是合理的满足人的享受需要,这对于人和社会来说都是有益处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享受需要会越来越多,而且也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得到满足。当人们的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考虑发展需要了。

再次,发展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层次结构中,发展需要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的需要,这是人们为了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需要。对动物来说,满足了生存的需要就足够了,对人而言却是不同的,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追求自身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人们不会一直满足于现状,总希望自己能够日益完善,每个人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而“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9]。因此,人的发展是建立在生产劳动基础上实现的,人的发展需要最基本的就是劳动的需要。“劳动需要在生存需要中是谋生的手段,在发展需要中则是发展目的的本身,是为了在自由劳动中发展其才智与创造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悦愉和满足。在这里,重要的不是劳动的物质结果,而是劳动过程,是劳动过程中积极的精神体验”[10]。现实却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的激烈竞争,要求人们要不断的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的通过努力来建立一个能够充满和谐的社会,来保证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所以说,发展需要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发展的需要将逐渐上升为最为重要的需要。

以上的三种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只是由于在不同的时代,由于种种原因,侧重点不同而已。其中生存需要是基础,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时代,生存需要是人们的主要需要。到了生产力比较发达的时代,当生存需要得到了普遍满足后,享受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人们的主要需要。这三种需要不仅在内容层次上不同,在性质上也不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发展需要更能体现人的本质需要,将每个人的“发展”看作是人类生活的最高的理想和目的。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的这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动态需要系统。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动力之源

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存在和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潜在动力。需要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引起人的积极的身体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动机又驱使行为的产生,从而实现人自己的满足感。从根本上说,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根源,动机是促成行为的动力。一般情况下,人的行为在都是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去达到某个既定目标的。人的行为产生的心理过程是这样的:当外界信息刺激人脑时,人可能会产生某种生理或心理的需要,当这种生理或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心里感觉不是很好的状态,如果恰好此时遇到了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目标时,这种不是很好的状态便会转化为一种激励人的行动的动机,在这种动机的推动下,来进行为满足需要的行为活动以努力实现目标。目标一旦得以实现,需要得到了满足,这种状态就会消失。这种需要得到了实现就会成为新的需要的激励因素,于是新的需要又随之产生了。马克思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会引起新的需要”[11]。人的需要就像人的生理机体一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至生命终结。

第二,人的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要想调动人的的积极性,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人的需要,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有可能运用思想政治激励机制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的需要越强烈,动机越大,积极性越高,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与之相反,人的需要不强烈,动机就会越弱,积极性越小,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小。一般来说,人的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将会直接关系到人的情绪和情感。人的合理需要如果能够得到充分满足,那么人的积极性就越高,心情也会越舒畅;如果人的合理需要不能够得到满足时,人的积极性也会随之降低,甚至于没有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就是要在适应受教育者的需要的基础上,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合理的需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通过对受教育者的需要的引导,使其积极行动起来,激发他们认识自身合理的需要,并为之而奋斗的动机。

[参考文献]

[1]赵科天.关于需要的几个前沿性问题[J].哲学动态,1997,(9):18.

[2][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286.31.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8.

[6]马斯洛,许金声,刘峰等译.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15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3.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18.

[10]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58.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8.

上一篇:为程序员拉勾 下一篇:中国梦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