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务环境:2013如何变

时间:2022-07-20 10:08:29

关务环境:2013如何变

“贸易更加便利化,是所有外贸相关人士对未来的期望。”

进出口外部环境不佳,贸易便利化就显得格外重要,于是,人们把目光集中在了2013年中国关务环境的变化上。对此,《中国海关》杂志特邀请有关专家就外贸形势变化对中国关务环境的影响,以及通关环境未来将如何改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A

外贸形势:2013年,新周期起步年

2012年外贸形势不好的程度更甚于2008年。2008年,仅是出口出现下滑苗头,进口还很强劲,而且当时的人民币还很“坚挺”。而去年则是进出口都一度出现下滑势头,表明国内外的经济形势都不佳;人民币汇率变动也很大,因此我和一些同行都认为此时才是寒冬。究其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启动了经济救助计划,国内需求强劲,反映在外贸上就是出口虽趋缓,但进口仍在增长。而此次外贸遇冷,一方面是欧美经济尚未复苏,外需不振;同时,国内经济也出现放慢势头,某些行业深度调整,如光伏、高铁等都会波及很多相关行业。因此,进出口双双面临压力,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增速出现回落。

2013年的外贸形势会怎样?我和一些同行的感受是,要做好3—5年过冬的心理准备。不过,最坏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2013年外贸形势虽不会有太大起色,但估计也不会惨过2012年。

此问题不好判断。但是从经济发展曲线和周期而言,2008~2012年一个完整周期已经结束,2013年将是一个新周期的起步年,所以,进出口形势会呈上升趋势。

最近,商务部也了同样的观点。2013年,商务部预期中国外贸的增速和GDP的增速同步。由于2012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正在进一步显现。从国内环境来看,这些都是积极因素。但由于外需不足和贸易环境不佳的问题很难根本解决,所以总体上2013年的外贸形势仍然严峻。

B

报关行业:报关员需求仍然很大

南京作为二线口岸,对于外贸的寒意感受更深刻,我们的整体业务量在2012年下滑了约30%。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受到影响,一线口岸会好一些。比如我了解到的上海口岸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的报关企业就未受到大的影响,这是因为经济不景气,业务就更多地集中到一线口岸,所以,像上海的一些报关企业业务会不降反升。

2013年对我们来说,在已经适应了经济下滑的大环境下,既要更好地保存自己的实力,同时还需要不断创新。如此次海关推出的无纸化通关对报关企业来说就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迫使我们报关企业更多地要向整体供应链发展。

尽管2012年外贸形势不佳,但2013年报关员市场需求走向与经济调整周期相同,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实际参加报关员考试的考生将达到13.5万~15万。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西部开发需要报关员。自报关员资格考试举办以来,西部考生远远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数,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更是寥寥无几。随着中央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转移,西部大开发的经济成果已经显现出来。例如西安保税物流中心、重庆保税港区、成都保税港区、兰州保税物流园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建立,区域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与专业报关员匮乏的矛盾已凸显出来。

二是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梯度西移需要经验型报关员。2009年开始的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梯度西移,仅仅移过去了设备和主要管理人员,有经验的报关员仍然留在原地,使得这些企业所必需的报关员出现了断代。

三是现代化海关管理需要具有高学历的报关员。随着海关现代化管理的发展,特别是已经开始推广的无纸化通关模式,海关事务需要大批的既遵纪守法,又能够与时俱进的知识型报关人才。他们应当具有一定水平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税务知识,商品知识,国际贸易、国际运输知识和计算机系统操作等知识。但是,由于2008年以前,参加报关员资格考试的考生的学历门槛很低,仅仅是高中以上文化即可,并且2008年以前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占目前报关员总数的很大比例,因此,需要更新知识或者更换人员。

四是企业人员流动大,需要及时补充报关员。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型企业中的关务人员由于各种原因,其更迭周期不断缩短。因此需要经常性地补充关务人员。

此外,自然年龄淘汰需要补充报关员。自1987年中国海关对报关人员实施资格审查制度以来,已经有26年。其中早期的报关员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因此需要不断进行补充,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C

通关环境:更加倾向于守法便利

最近十几年,中国海关不断地在改进监管模式,从最初单证、货物的监管到现在的风险、企业的监管,我们认为这种转变更科学、更符合全球贸易便利化的趋势。现在海关正在做无纸化通关试点,我们在感受到它便利的同时,也感觉到它对通关企业的通关速度和规范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报关企业也在逐渐适应这种转变。如我们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经研发了一套信息化的管理平台,能够帮助我们的客户在贸易合规的情形下做到更规范地适应海关的诚信化管理。

在通关环境的改变上,我们期望一旦出现新的贸易形态,海关能及时推出相适应的新政策,能够和企业及时沟通,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这些新的贸易形态。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海关在推行通关作业无纸化、商品预归类、预估价、海关政务公开、促进外贸发展等方面的措施以及在解决执法统一性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人留下值得称道的深刻印象。

2012年8月1日在中国海关历史上无疑是一个值得记载的日子,企业翘首以盼的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在这一天正式进入试行阶段。新制度取消了原有的纸质单证人工流转,企业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24小时向海关报送报关单电子数据。其中的低风险货物由系统审核后直接放行,其通关时间由以往的4小时左右一下子缩短到10分钟。一项好制度只有通过实施才能真正获得好的效果,通关作业无纸化同样如此。决定其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制度的覆盖范围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最大化;系统审核直接放行比例不断提高;和各地方海关原有贸易便利化制度(譬如深圳海关的集中申报制度)之间的无缝衔接;和企业以及第三方(报关)的系统衔接。

2013年,对于中国通关环境的期望除了贸易更加便利化,即简单快速的口岸通关作业制度、查验比例的适度减少以及海关办理通关业务作息时间的进一步延伸等外,还期望相关政务更加透明以及企业能更深入地参与到相关政策的制定中来。2012年,中国海关在这些方面又有很大的进步,如12360海关热线的开通、海关总署在线访谈以及各种关务论坛、政策法规宣讲等都大大提升了海关的透明度,减少了因商界对海关的隔阂和信息不畅形成的误解,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海关自身的执法效率。期望未来能将目前尚存在的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有直接关联的相关执行文件及时予以公开,更加期待海关在业务制度设计过程中能够邀请企业适度参与,给企业提供更多表达意见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每年的关税税额是由关税水平以及进口货物的数量、品种决定的。中国加入WTO后,尽管进口货物总额继续扩大,但考虑到关税水平不断下降以及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而出现进口额波动的实际,期望政府制定年度关税税额收入计划时考虑引入一个适当的弹性幅度。

2012年,海关总署先后下达了有关预审价以及预归类的框架性制度,2013年期待这两项制度能够尽快地全面实施;希望经过海关核准提供预归类服务的第三方出具的预归类建议的区域适用范围能够扩大至全境;企业根据此类归类建议书所作的申报如果和海关最终归类决定不一致,希望可以通过磋商方式逐步改变单纯按申报不符条款追究进出口企业责任的做法。

在商品归类中,同一HS项下往往包含很多不同规格、不同型号、不同品质、不同产地、不同贸易条件的商品,相互间也会出现很大价格差异,因此,按照国际通行的估价准则,希望监管部门考虑接受按实际成交价估计,而不是单纯直接引用系统提供的商品价格参数进行估价征税。

最后就是期望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再创新。在产业调整的大背景下,加工贸易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近年来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但加工贸易依然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一大基石。海关的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建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无论是产品类型和范围、企业的性质和类别、还是海关信息系统发展,特别是风险管理概念的引入,使得海关对加工贸易管理的总体环境和最初起步阶段已是天壤之别。在我看来,海关加贸制度已经到了需要考虑重新进行“顶层设计”的阶段。个人认为较好的方式是建立一套以管住保税货物内销为核心,以企业EPtP系统和海关风险管理为基础的信誉核销制度。

2013年中国通关环境需要哪些改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十的“为民、务实、廉政”精神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海关的工作。海关工作人员应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服务纳税人,在不放松海关监管的前提下,努力将为纳税人的各项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如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加强咨询服务;尽力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的紧急、疑难问题;在服务窗口切实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直属海关“归类办”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认真解决对进出口商品归类认知问题,尽量减少、避免不同海关、同一海关的不同部门对进出口商品归类不同的现象发生。

另外,希望海关改进监管模式,提高服务效能。按照海关总署2012年9月提出的“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原则,加快相关试点步伐,探索建立“管得住、通得快”的监管新模式。继续扩大关检“一次申报(一单两报)、一次查验(共同查验检疫)、一次放行(联网出证放行)”试点范围,作业环节由串联改为并联,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取消汽车整车(包括整套散件及二类底盘)出口转关限制。在不同关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和监管场所间建立多式联运流转货物监管模式。进一步加快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步伐,以利于纳税人节约通关成本。适当改变担保方式,降低担保人的担保成本,运用保金、保函等多种方式为企业办理海关事务担保,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免担保待遇。希望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对无主观故意、违法情节轻微、危害后果不大的案件尽量从快处理,以减轻海关对于纳税人无意识过错处理的成本。

二是有关部门应加强整顿报关市场。部分报关企业、报关员未能履行法律规定的合理审查义务,申报差错居高不下。少数报关员、企业报关业务员利用报关环节,歪曲关企关系和信息沟通,假借海关名义向收发货单位收取费用(例如“海关查验费”),甚至额外费用。少数报关企业多人“挂靠”,严重扰乱了报关秩序。这些问题严重损害收发货单位的权益,破坏海关公共形象,阻碍通关效率,影响报关市场的公平有序发展。2013年希望相关管理部门针对这些问题出台有关整顿办法,报关企业也应对上述问题加强管理工作。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市政工程索赔管理工作 下一篇:关于工程造价管理与投资控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