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及心理干预研究

时间:2022-07-20 05:08:55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及心理干预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独立学院在办学规模和培养质量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掣肘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研究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现状的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培养的心理干预对策,对于促进独立学院开展职业指导和咨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 职业成熟度 心理干预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独立学院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扶持下,办学规模和培养质量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在不断努力开创自身品牌与特色。然而,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和近年来高考人数的下降,独立学院在逐步向自主办学机构过渡的过程中面临着挑战。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整体背景下,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掣肘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环节。

职业成熟度最早是由Super.D.E.于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的,指的是个体完成不同阶段相应的职业发展任务的程度。职业成熟度是衡量个体职业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职业成熟度对于个体提高职业规划能力、职业决策水平和职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因此,研究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对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成长,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培养质量和职业指导工作水平,促进我国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天津市独立学院大一至大四年级在校生,涵盖理工类、人文类、社科类、医学类四个专业类别。共发问卷1370份,回收有效问卷1299份,有效率为94.82%。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张智勇等人2006年修编的《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为调查工具。该问卷包括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职业参照6个维度,共34个项目,采用5点Likert式评分。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检验、描述统计、独立方差T检验、方差分析等。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特点

如表1所示,天津市独立学院1299名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总均分为3.10±0.32。其中,职业自信维度得分最低,职业自主维度得分最高,且没有一项超过3.5分。而以往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研究发现,大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总体均分在3.2至3.6之间。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总体水平要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这表明,独立学院大学生还未形成清晰的职业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的准备还不充分。

2.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

独立学院大学生在职业自信、职业自主、职业参照、职业价值这四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独立学院女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职业参照和职业自主维度的得分都高于男生,职业自信水平低于生。表2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

3.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

研究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及职业参照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职业自信和亲友依赖维度,大四年级学生的水平最高,大一年级学生的水平最低;在职业价值维度,大二年级学生的水平最高,大一年级学生的水平最低;在职业自主和职业参照维度,大一年级学生的水平最高,大四年级学生的水平最低。

4.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专业差异

通过表4可以看出,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存在显著的专业类别差异,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理工类、社科类、医学类、人文类。各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专业类别差异。

在职业目标维度上,医学类大学生的水平最高,社科类大学生的水平最低;在职业自信维度上,社科类大学生的水平最高,医学类大学生的水平最低;在职业价值维度上,社科类大学生的水平最高,理工类大学生的水平最低;在职业自主维度上,医学类大学生的水平最高,理工类大学生的水平最低;在亲友依赖维度上,社科类大学生的水平最高,医学类大学生的水平最低;在职业参照水平上,人文类大学生的水平最高,理工类大学生的水平最低。

四、提高职业成熟度的心理干预

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职业决策、职业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独立学院应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特点,通过有效地心理干预,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成熟度水平,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1.加大心理测量技术的应用

独立学院职业生涯教育人员要运用各种心理测量技术,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倾向,评估和诊断职业成熟度、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等职业心理方面的发展状况,从而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手段,帮助大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心理咨询服务

首先,充分尊重个体的特殊性和差异化,尊重个体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注重开展个性化的个体职业心理咨询。

其次,注重分类指导,开展多样化的团体辅导。在形式上,结合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参照水平较高的特点,应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生涯游戏、情景模拟和在线测试等多种方式,利用团体的支持与力量使参与者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改变和自我成长。在内容上要分清层次:考虑年级发展趋势特点,大一年级开展新生适应性和人际沟通方面的团体辅导,大二年级开展团队建设辅导,大三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价值等方面的团体辅导,对大四年级开展自信心、职业角色适应等方面的团体辅导;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特点,要特别关注女大学生职业价值和自信心的团体辅导;考虑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专业差异特点,对医学类大学生开展自信心团体辅导,对人文类、社科类大学生开展消除依赖、培养自主能力的成长性团体辅导,注重对理工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实践能力的团体辅导。

此外,还要开展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职业素质培养、能力扩展、职业价值观教育等多种内容的团体辅导,切实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性和职业能力。

3.开展时效强的职业心理课程教育

职业辅导课程在整合教育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具有组织规范、系统性强、惠及面广等优点。以往研究也表明,课程干预对于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结合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职业课程设计可以包含以下内容:自我评估与管理,包含自我评估、职业目标、自我激励、情绪管理等项目;职业认知与规划,包含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职业规划等项目;职业适应与发展,包含求职技巧指导、职业成长和职业适应等项目。在课程中采用了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模拟面试、角色扮演、认知训练、优秀毕业生经验介绍等方法。

参考文献:

[1].Super, D. E. A theory of vocational development[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53, 8: 185189

[2].张智勇,荣煜,管延军.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5)

[3].朱云立.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孟令珍.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钱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简介:

龚欢欢(1985―),女,河北省人,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职业生涯教育。

上一篇:社会工作人才助人资源能力培养现状与原因探析 下一篇: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