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上课出勤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策的调查

时间:2022-09-26 04:04:01

大学生上课出勤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策的调查

摘 要:目的结合国内外已有调查,全面了解大学生上课出勤状况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别对南充市四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自身因素是上课出勤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分别是教师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结论 大学生上课出勤状况的影响因素较多,以自身因素为主,应采取对策,提高大学生上课出勤率。

关键词:大学生 出勤状况 影响因素 对策

国内外同类调查的内容主要有: 心理健康状况,对课程的重视度,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方面,组织纪律状况,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家庭及社会因素。调查内容趋向于全面,但仍有漏洞,大部分忽视了自身因素作为内因在大学生出勤状况中所扮演的作用。本研究的特色在于,全面地找出大学生上课出勤率不稳定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的基础信息

课题小组全体成员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运用调查问卷,分别对南充市四所高校(川北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希望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上课出勤状况的影响因素及的影响程度。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600份,每所学校各15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51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5%。

2.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自身因素是上课出勤率的最大影响因素,其次是教师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它们所占的比例依次是46.6%,20.0%,7.5%,4.2%。

在自身因素方面,影响由大到小的要素依次为自控能力、专业认同感、自身情绪状况、自身心理状况;在教师因素中教师授课因素影响最大;在学校因素方面,影响从大到小的要素依次是管理制度,课程设置和学校采取的应对措施;社会因素中社会看法是主要因素;家庭因素中影响因素主要是家庭教育方式。

二、讨论分析

综上所述:1)在自身因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无法正确分配学习工作时间,自控力差,容易受自身情绪心理等状况的影响以及专业认同感弱等。2)教师因素方面,教师授课质量与学生的期望值差距过大。3)学校方面,学校管理制度不够严密和人性化,采取的应对措施收效甚微,课程设置安排不合理。4)社会方面,社会群众的看法对专业的认可度也有一定影响5)家庭方面,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氛围对学生的出勤状况也起负作用。

三、对策

1.自身因素方面,影响力由大到小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自控能力,自身情绪心理状况。

1.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可以有效改善出勤状况。在每天的睡眠时间方面出勤率优秀的学生要早于出勤率差的学生,并且失眠时间少于出勤率差的学生,这也说明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有利于保证出勤率【1】学生可以通过互相督促早睡早起,杜绝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周末尽可能的按时睡觉;学校方面加强查寝室制度结合提早断网断电时间帮助学生养成早睡习惯。

1.2提高自控能力可以提高出勤率。我们建议的方法有:在自身方面通过设置一定的学习目标;在学校方面可以开展有关讲座;在家长方面可以采用事物或金钱等奖励的方式鼓励。

1.3不良的心态可以影响其出勤率。因此学校有必要定期开展有关调整心态的课程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当然建议学校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室让学生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及时找到老师帮助调整;学会和别人沟通交流释放压力。

1.4据有关报道专业认同感对提高出勤率有一定影响。它是指学习者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度,并以积极的态度与主动的行为去学习与探索,并期望自己能成为该专业杰出人士一样的反应[2]。首先,学校加强专业宣传力度,扩大专业在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力度;其次,多参加各种专业有关活动,通过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应用相结合;最后,请毕业的学兄学姐回母校与在校生交流[3]。在这些措施作用下对自身专业认同感也会有一定程度提高。

2.其次,教师因素方面。教与学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大学应该以教书育人为主要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大学课堂不再吸引学子,这成为学生出勤率低,频繁逃课的一个主要原因[3]。因此,可通过提高教师备课质量,丰富教师讲课内容也可提高学生出勤率。

3.当然,就学校因素而言,学校应加强课堂点名制度,合理安排课时学习,增加社会实践课学时让学生学以致用,以提升专业认同感,同时也可宣传专业增加公众对本专业的认同。

4.就家庭因素而言,家长应该从小教育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告知孩子学习的重要性等措施可以使得出勤率得到相应改善。

5.就社会因素而言,积极宣传专业正能量影响,增加公众对专业的认可度等措施可以使得出勤率得到相应改善。

参考文献:

[1]天津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作息时间对专修课出勤率影响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0:167.

[2]薛丽.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作用及对策[J]. 华章,2014,01:170-171

[3]张珍珍,黄智慧,王莹. 基于医学院校大学生上课出勤率的分析与研究[J]. 考试周刊,2013,22:177-178.

作者简介:

贾蝉忆(1993-),女,川北医学院2011级护理本科

上一篇:学生就业择业与社会实践个性化的指导作用 下一篇:谈如何做好社会救助档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