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术与鞋型设计发展的关系

时间:2022-07-20 12:04:44

论美术与鞋型设计发展的关系

〔摘要〕美术与鞋型设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鞋型设计的发展在美术的历史进程中也具有重要的内涵与存在意义。而美术是鞋型设计发展的渊源与内容,美术与鞋型设计的发展是统一的。

〔关键词〕美术鞋子的发展史关系

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人类的鞋子从最初的实用功能到现在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并存,经历了时间的打磨与沉淀。由于人类美术中审美文化的发展,鞋子的艺术造型与文化意蕴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地进步。人类的审美文化是人类诸种审美性活动的经验和创造的价值的积淀,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形成并贯穿文化一切领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范畴。中国以服饰来代表文明,而鞋子的出现不仅为服饰展现了更好的姿态与价值,同时也为人类美术文化添上了美丽的一笔色彩。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它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美术的概念、表现形式与类别

美术,指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可艺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也称“造型艺术”。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而鞋子的出现在美术领域属于工艺美术,工艺美术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以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实用工艺美术是整个工艺美术的主体和基础,包括衣、食、化、行、用的工艺品类,实用价值是这类工艺品的主要价值,审美价值是作为辅助价值存在的。这类工艺品包括经过装饰加工的茶餐具、灯具、木器家具、绣花制品、草竹编织品等等。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

二、鞋子造型的发展在美术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内涵与存在意义

鞋子的优美造型和线条,不单单只是设计师画在纸面上的线和形,而是立体上的三维空间中的线和形。提到鞋子,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显而易见又不可缺少的东西,那么鞋子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及其重要的。它是我们身体的一种延伸方式,是我们身体的一种保护方式,对于身体来说起着支撑的作用。研究表明,脚与人体器官存在着固定的对应反射区、脚疾有可能诱发大脑、脊椎、心脏、消化循环系统、创伤性关节炎等等疾病。人是唯一有足弓的动物,足弓支撑起人的全身重量,使人直立行走,减少了运动对大脑的震荡,使大脑发达。所以人类开始对脚的保护就是鞋子的产生,当人类开始发现美,认识美,鞋子的造型就开始繁复美观起来。当美的潮流兴起时,人们对鞋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跟鞋的流行使鞋子风靡至今。现在的很多人们觉得鞋子也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从深远的意义上讲,鞋子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一个科技产业。每一双鞋子的创造与设计都结合了时代的潮流与美学的眼光,鞋子不仅仅来源于生活,更不断地高于生活。所以说美是客观的,审美关系是现实关系中的一种,从人出生开始,人是有意识的。美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但是艺术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并不是纯客观地描写社会生活,而是主观意识的加工改造,渗透着艺术家自己的审美态度和思想感情。鞋子的丰富造型与图文样式,也正是艺术家们观察生活后对于美学的一种时代感的现世反映。

三、美术与鞋型设计发展的渊源与内容

关于鞋子的起源,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下,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发明了毛皮鞋子。

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约4千年前)中国的先民用草、麻、葛编织成履;汉代(前206年-公元23年)布帛鞋的鞋头多呈分叉状,底用麻线编织,称之为双尖翘头方履,这时开始鞋子就出现了最早的造型;魏晋时期(公元220年-公元316年),一般鞋的前端织有双兽纹饰,配色和谐,鞋式优美,这时就有了美术的元素介入了鞋子的造型纹饰中;北齐(公元550年-公元577年)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流行穿屐,所谓屐,指有木齿的鞋,它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97年)男性多小头皮鞋,女性所穿鞋多为圆头、平头或翘头,上面也饰各式花鸟图纹,这时美术元素已经开始大量地被运用到鞋子的纹饰中了;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男鞋多以厚实为主,质料样式多样,一般北方多穿菱纹绮履,江南多着棕麻鞋。此外,元末明初还流行鞋头高耸,鞋底扁厚的女式布帛鞋,使人显得格外修长。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男鞋以尖头鞋为主,其材料夏秋用缎,冬则用建绒;其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作单梁或双梁,鞋帮有刺花或鞋头作如意头卷云式;清代的女鞋颇具特色,鞋底多为木质,高一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为上宽而下圆,被称之为“马蹄底”,此鞋鞋面常以绸缎所制,上施五彩刺绣,贵族妇女有的在鞋面上还镶嵌各种珠宝。这是鞋子造型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史,从鞋子的多变和鞋面的纹样来看,鞋子的发展离不开美术文化的积淀,鞋子的发展与美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中国历史上美术的审美也曾发生过畸形的审美视角“缠足”。民俗学家认为,中国缠足始于南唐。俗称“三寸金莲”,鞋形似翘首的鸟头,鞋底为木质,弯曲如弓,故称“弓鞋”。弓鞋原本指弯底鞋,后泛指缠足妇女所穿的小脚鞋子。元明代有规定只准有钱人家的女子缠足。这一时期的弓鞋多4-5寸高的鞋底。到了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三寸金莲”深得满族妇女的青睐。清政府多次禁止旗人缠足,但屡禁不止,许多旗女仍仿效不疲,缠足之风极盛。弓鞋式样多,有眠鞋、换脚鞋、尖口鞋、踏堂鞋、网子鞋、莲鞋、棉鞋、套鞋丧鞋、坤鞋、合脸鞋等数百种。考究的弓鞋在鞋头、鞋底、鞋里和鞋帮上绣满了各种吉祥的图案,有钱女子的弓鞋跟上还加缀明珠等饰物。虽然缠足牵制了人体本能的自然发展,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大多数人们都认为这是一种女性美,这跟美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正是因为美术发展到了那种阶段,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当时代的美术风潮,即使缠足是中国历史上多么不光彩的一次败笔,但是缠足历史下的“三寸金莲”这种鞋子的发展也都是时代的产物。三寸金莲上的图案都是中国民族传统图案,有牡丹等花草,有鱼、虫、鸟、人物、福禄寿、铜钱、龙、凤、暗八仙、石榴、寿桃、荷花、藕,莲藕等等。式样有高筒金莲、低帮金莲、翘头金莲、平头金莲。而种类又分为皮金莲,下雨天穿雨鞋,室内外穿套鞋,生日做寿穿寿鞋、祭鞋、吉祥鞋,戴孝穿孝鞋,拖鞋等。就连季节也有棉金莲、夹金莲、凉鞋。鞋饰还有绣花金莲、素色金莲。鞋底也有平底金莲、弓形底金莲、高跟金莲。更让人称赞的是款式及走路姿势的并蒂金莲、并头金莲,钗头金莲、单叶金莲、红菱金莲、碧台金莲,鹅头金莲、棉边金莲等。这么多的款式,花纹,造型的灵感都是来源于美术。鞋子的发展是美术的内容,这是美术的博大发展造就了鞋子的发展。鞋子的造型与设计正是美术内容的运用,而美术也正是鞋子设计的基础与内容。

总之,鞋子造型的发展,也正是美术内容的发展,鞋子造型是美术的一个分支,它是美术表现的另一种形式,即工艺美术。因为有了鞋子,美术的发展才更加丰富多彩,然而更因为有了美术的博大精深,才有了鞋子造型设计多样的辉煌发展。所以说,美术与鞋子造型的发展是统一的。(责任编辑刘小红)

上一篇:魏德圣电影创作中的诗性情怀 下一篇:岳屏山下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