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感习得”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9 09:25:04

浅谈“动感习得”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探讨了“动感习得课堂教学模式在职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旨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是非观念。

关键词:职业院校 动感习得 德育教学

为了进一步推进笔者学院德育课程改革,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为载体、以育人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笔者学院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开展专项教学课改的课题研究,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动感习得”新模式,教师转变以往的“保姆”角色,把课堂交给学生,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动感习得”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德育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它涉及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受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它不仅具有不同的开端,且整个过程的组织都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变动性,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程式。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完全偏重于理论说教,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实际,包括受教育者的思想现状、年龄特征、个体特征等。这种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教材内容,考完就忘、考过就扔,德育目标并未真正实现。对于基础素质本就较差的职校生来说,沿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极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怕学、拒学的心理与情绪,从而直接导致德育效果几近于无。因此,职业院校的德育方法必须注重启发受教育者的自觉性、积极性,做到知行统一,力求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影响学生。各种教育活动不仅要注意政治方向性,还应注意知识性、趣味性,要丰富多彩,为职校生喜闻乐见,这样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所谓的“动感习得”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意识地设置启发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觉、感动、感受,既重视形成学生道德的表象和概念,提高道德认识,使他们明辨是非,掌握行为标准,更要注意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富有感彩的体验,以促使学生形成道德信念。同时又要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这种模式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眼到、耳到、脑到”,同时也要求教师改变以往教与学分割独立的状况,做到教学相长。

二、职业院校德育教学引入“动感习得”模式的意义

引入“动感习得”模式,首先是职业院校德育现状的需要。随着高中、大学的不断扩招,职校生源素质逐年下降,这直接导致职业院校的德育压力越来越大,加强德育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次是职校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在许多职校的领导、教师头脑中都存在着一个错误观念,即职校生只要学好技术就行,德育课程可学可不学。殊不知现在的企业不仅需要劳动者掌握较高的操作技能,更强调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其中就包括了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心理素质的要求。最后是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作为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课程,德育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组织、学生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要求等诸多方面都必须有较大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动感习得”教学模式的实施

“动感习得”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教师都充分“动”起来,改变以往德育课堂教学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打天下”的状况。

如笔者在讲授“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这一章节时,围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认识公民的政治生活?怎样做才称得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公民有哪些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权利和义务”等问题,安排了一次公民权利、公民责任的讨论会。一位学生说:“我们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时间有限,应当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不应当为其他事情分心。更主要的是,我们的行为能力十分有限,对于很多问题的解决其实起不了实质性作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也只是白费时间。”他的发言引起了同学们的激烈讨论。这时笔者就请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假如你是这个班中的一名成员,谈谈对以下问题的看法,首先职校生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是否有公民政治权利?其次职校生在承担社会责任、行使公民政治权利的时候,应采用哪些形式?参与行使公民政治权利、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何在?最后职校生在履行社会责任、行使公民政治权利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除此以外,教师还可组织一次以责任为主题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行使政治权利、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这样通过采用看、听、思、动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了德育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思考 下一篇:论日常体育教学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