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成长成才工作

时间:2022-07-18 06:26:31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成长成才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大学生成长成才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和贯彻到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中去。当代大学生处于市场经济纵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道德多元化的新时期,权利观念、法制意识和自我发展理念迅速张扬,总体来说呈现积极、进取、务实、开放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些大学生重现实轻理想,政治理论素养不高,缺乏一定的政治鉴别力,理想信念淡漠;重索取轻奉献,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集体和社会,出现扭曲的价值取向;重智育轻德育,只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不注意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人文素养缺乏,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改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满足他们的求知成才愿望,尊重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把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作为神圣职责

大学生成长成才工作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最根本的是要着眼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满足大学生求知成才愿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作为根本任务。

1.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的理论是指引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成长成才、立身做人、开创事业的“指南针”和“航标灯”,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各种错误思潮交汇交织交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日趋独立性、多边性、多元性,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容易受到影响,甚至产生偏差。对此,我们必须按照总书记“四个新一代”的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大学生、教育大学生、激励大学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建设发展一致起来,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定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2.坚持以渊博知识培育人。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大师之大,在于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培育大学生,首先要尊重大学生,关键是尊重他们的求知欲望、成才渴望和成功期望。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强化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时不我待地学习高新科技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知识层次,把自身的知识基础搞扎实,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开启知识大门,铺就成才之路,真正用知识改变大学生的命运。

3.坚持以良好形象感染人。为人师表,以德为先,是对老师这一职业的全方位经常性常态化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大学老师的品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修养和素养,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立身做人这个基本问题。特别是在新的社会形势面前,大学教师应树立三种形象,一是严谨笃学的师长形象,一丝不苟做学问,实事求是搞创新;二是严爱相济的家长形象,针对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个性特点和容易出现的倾向性问题,严格教育引导,矫正人生追求;三是严格自律的尊长形象,时时、事事、处处高标准、严要求,让大学生在耳闻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提高自己。

二、进一步拓展成长成才平台,把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作为当务之急

大学生成长成才工作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最关键的是要着眼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竞争的日趋激烈的发展形势,丰富创新大学生实践载体,优化升级成才环境氛围,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1.注重把“求专”与“求宽”结合起来。当代社会需要人才的数量很多,但质量更高,素质更全面。既需要你学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又需要精一门、会两门、通三门,也就是需要全面的、综合的、协调的人才。因此,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注意有意识地增加哲学理论、社会知识、人文关怀、思想道德、荣辱观念等方面的内容,拓宽知识视野,引导大学生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去看待社会、分析个人、规划发展、实现价值,树立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与个人实际相符合的成长成才目标。

2.注重把“请进来”与“走去出”结合起来。现代本科教育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不利于探索研究,不利于自主创新,不利于提高社会竞争力。改变这种现状、弥补这样的短板,一方面要“请进来”,也就是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邀请专家学者、优秀企业代表、自主创新成功人士,介绍成功经验,推广高新技术,加强大学生对专业的动态了解和前沿知识的掌握,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另一方面要“走出去”,组织大学生到企业园区实践锻炼,主动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努力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能力。

3.注重把“向书本学”与“向实践学”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理论学习实效。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变着人自身。在教育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多方面、多渠道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参观,参与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与人文素养。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整体规划,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标准,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所取得的成绩折合成一定的学分记入学生成绩档案,调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与人和社会、自然的交往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开拓视野,关注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进一步增强服务指导效能,把推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基本要求

大学生成长成才工作贯彻以人为本思想,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地为大学生排忧解难,真正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他们的切身利益。

1.精心做好就业指导。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最关心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也是社会、院校和政府要面对的难题。在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最科学的就业观念,提供最快捷的就业信息、最优质的就业指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要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不能仅靠就业指导中心,应通过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及对专业课教学的渗透等方法共同形成合力,开发就业指导的隐性课程,强化具体操作过程的有效度。要拓展信息渠道,加大信息收集力度,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需求信息,并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要鼓励大学生努力由简单就业向积极创业转变,想方设法地为他们创造条件,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好、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要加大与企业、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为他们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2.悉心做好心理辅导。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面临着更为特殊的现实困难,容易产生寂寞、烦躁、压抑等各种心理疾患。随着各种错误思潮及不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渗透侵蚀日益加剧,他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盲目攀比、精神空虚、迷恋网络等倾向性问题。对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和真心关爱,心贴心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实打实地为他们消除心理障碍,采取开设心理热线、进行心理访谈、坚持跟踪寻访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托心理门诊做好疏导工作,舒缓心理压力;要把心理教育纳入经常性教育之中,普及心理知识,帮助大学生克服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思想和心理障碍;要加强心理教育方面训练,锤炼和培养大学生稳定的心理状态,以及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所必需的坚韧意志品质。

3.尽心做好恋爱指导。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直接、深入而且全面,无论在思想上、精神上、情感上,还是沟通交流、经济负担上,都有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但最为要害的是大学生最为美好的求知时代,却要因早来的情感而褪去应有的色彩,有的甚至荒废学业、耽误前程。因此,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他们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成长成才上、放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放在增强社会竞争力上,冷静、理智地对待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和个人感情,提高人文关怀的实效性。

上一篇: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下一篇:高校勘测设计院改制中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