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家庭护理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07-18 01:56:33

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家庭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 要】综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心里问题、营养失衡、血管通路、贫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管通路的护理、贫血护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及基础护理。使透析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终末期肾脏疾病是不可逆转的慢性渐进性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患者的主要替代治疗。随着透析技术的广泛应用,绝大多数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延长。然而,由于治疗方法和病情的特殊性,使患者容易产生一系列的负性心理反应,对患者的生理社会功能、生活质量以及透析质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于MHD患者,在延长生命的同时,更应充分重视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帮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漫长的治疗过程与透析的危险性等问题时刻困扰着透析病人,护理人员如何在透析护理中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获得更好的疗效,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课题[1]。综述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并及其家庭护理。

1 影响因素

1.1 患者的心理问题 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通过临床观察了解到,血液透析患者,无论意志多么坚强,一旦患病后心理平衡会打破[2] ,再加上治疗时插管或深部静脉穿刺存有的恐惧心理,治疗方式的转变,医院陌生的环境,新的角色转换,昂贵的透析费用都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严重的甚至拒绝治疗。这些问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引发透析并发症,从而增加治疗风险。 一旦开始透析,一生都不能中断,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易产生绝望和不安心理。而多数透析病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紧张、沮丧等,不仅影响治疗,还会降低病人的免疫力[3]。

1.2营养失衡 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问题极为重要,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着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生存年限、并发症的发生[4]。 血液透析病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76%[5]。肾衰竭的患者在接受透析前为了减少尿素氮等代谢毒素的产生,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长期的饮食限制使患者在透析前就已经存在营养不良[6],而透析过程中毒素透析出来的同时大量的营养成分也随之丢失,加之肾衰竭时患者食欲较差,从而加重病人的营养不良。由于在透析过程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丢失而导致营养不良,最终影响透析病人的存活质量,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3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环节。只有拥有足够的内瘘才能保证有效的血液透析[7],动静脉内瘘是目前透析病人最理想的选择[8]。沈丽等[9]认为,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动静脉内瘘也被称为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透析时直接穿刺可获得足够的血流量,使用方便,对血管影响小,使病人获得满意的透析效果,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王可平,赵光本[10]指出,保持内瘘的长期通畅对保证血液透析的效果、维持透析患者的远期生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4贫血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贫血是促进慢性肾脏病进展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11],慢性肾衰竭病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12],纠正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对于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5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家庭支持系统对血液透析患者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家庭成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支持者,真诚而切实的支持能够帮助患者坚持治疗,缓解压力的影响,提高免疫功能。家属通过家务管理、提供医疗费用、接送患者等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改变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2家庭护理

2.1心理护理 做好心理评估,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背景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和预后,使病人对透析治疗充满信心;另外,让病人尽快适应血液透析这一角色,让病人及家属明白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是多数慢性肾衰竭病人维持生命的最终选择,让病人清楚地认识到配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性和长期性。鼓励家属经常与病人交流,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善于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开导病人,打消病人的各种思想顾虑,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改变对生活的态度,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血液透析治疗[13]。高贵博等[14]认为,定期组织开展病人交流会,让病人相互交流有益的经验,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饮食护理 文献报道,足够的营养摄入依赖于充分的透析, 合理饮食是血液透析病人提高存活质量的关键,加强营养宣教,对每个透析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宣传,使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15]。要根据透析患者的透析情况、体重、病情、尿量、是否有合并症来帮助患者制定饮食方案[16]。蛋白质的摄取量从0.5-1.0kg/d逐渐增加到1.2-1.5kg/d,以瘦肉、雨、蛋等优质蛋白为主,保证充足的热量和维生素摄入,根据尿量控制钠盐摄入量,钾摄入量根据病情而定,慎食含钾高的食物[17],鼓励患者进食高钙食品,但要注意钙磷比例,避免含磷高的食物,有残余肾功能,尿量较多的患者一般不必限制水的摄入量[18],但是患者尿量小于1000ml/d时,饮水量应控制在前日尿量+500ml。胡带翠 [19] 提出要注意食物多样化,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以增进食欲,增强病人的体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命。血液透析是否充分是影响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充分透析可以清除毒素,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有助于内环境的稳定。

2.3 血管通路的护理 血透病人的动静脉瘘管相当重要。病人应熟悉其用途,保持瘘管通畅、清洁、无滑脱及出血。指导家属和患者做好内瘘的维护和护理,教会患者每日自检内瘘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2-3次,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避免造瘘侧肢体受压,睡眠时不要压迫术侧肢体,不穿紧袖衣服,不用术侧上肢负重[20],内瘘侧手臂禁止静脉抽血,注射、输液、测血压。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透析前用肥皂将手臂清洗干净,透析后穿刺部位当天避免沾湿,透析后1天用肥皂清洁瘘管表面的皮肤,忌瘙抓内瘘处皮肤,以防穿刺口感染。指导患者控制水分摄入量,以免透析中发生低血压,造成内瘘闭塞形成血栓。

2.4 贫血的护理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充分透析、清除毒素是纠正贫血的主要治疗方法[21],长期透析虽可改善贫血的程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治疗期间指导病人进食高铁和有利于铁吸收的饮食,进一步补充铁剂治疗。定期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包括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等指标来了解患者贫血是否改善。

2.5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社会、家庭的支持对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患者的生存信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22]。家庭支持系统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家庭成员作为病人的支持网络,在生活方式、卫生习惯、营养、锻炼等方面保持健康行为,改善病人的材料状态、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帮助患者回归社会,,介绍透析室老患者与其交流[23],他们在新环境中建立友谊,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2.6基础护理 每天称体重,测血压、心率,准确记录血压、体重、尿量、进液量和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及剂量,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和控制液体量,根据医嘱及病情变化服药 ,按时做血液透析。

3小结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手段,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但漫长的治疗过程与透析的危险性等问题时刻困扰着透析病人,让病人及家属明白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是多数慢性肾衰竭病人维持生命的最终选择,让病人清楚地认识到配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因此,血透病人特别是维持性血透者要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克服消极心情,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透析病人加强心理护理、并发症防护、血管通路护理、饮食管理等,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改变对生活的态度,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血液透析治疗。

参考文献:

[1] 郑建华.血液透析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时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2A):3178.

[2] 任秀新.对诱导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9)926-927.

[3] 刘佳.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11,9(11A):2950-2951.

[4] 吴新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0):3784-3785.

[5] 江卫仙,张雯,王璞,等.综合性营养评估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9):2377-2378.

[6] 刘文娟.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常见护理问题集对策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3,3:4-5.

[7] 申静.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进展[j].医学信息,2010,4:907.

[8] 李银萍,李志娟,王晓歌.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4):312.

[9] 沈丽,王祥花,李琳.早期使用动静脉内瘘两种方法压迫止血效果的比较[J].齐鲁医学杂志,2006,21(6):534.

[10] 王可平,赵光本.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及防治进展[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8,28(92):248-253.

[11] 陈付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0):90-91.

[12] 冯锦红,崔爱东,濮红梅.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9(10):1525-1526.

[13] 张小曼.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15):3138.

[14] 高贵博,赵逸.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3,11(6A):1452-1453.

[15] 吴秀清,范立明,李先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3525

[16] 闵丽.慢性肾衰竭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1):84.

[17] 杜晓云.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及研究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0,7(8):171-173.

[18] 王培红.诱导期透析患者的护理[J].求医问药,2011,9(6):64.

[19] 胡带翠. 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的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9):90-92

[20] 张小梅,谢晓琴,朱慧娟.自我管理教育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3):686-687 .

[21] 张丽丽.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831-5832.

[22] 倪海燕.浅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家庭支持及护理[J].公企医刊,2013,2:181-182.

[23]陈静芳,杨晓红,叶燕卿,等.临床路径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体会[J].重庆医学,2011,39(8):1017-1019.

上一篇: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体会 下一篇:婴儿辅食添加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