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要注重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7-18 01:17:38

案例教学要注重的几个问题

【摘 要】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为了搞好案例教学,首先要把握好案例的选择。案例的选择要注重“八性”。

【关键词】案例教学;注重“八性”

案例教学是教育界公认的对提高学员实际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是哈佛商学院等世界名校的主流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员进行学习、研究、提高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学可以最佳地发挥教师在理论和信息储备上的优势与学员渴望知识和思维活跃的优势,彼此启发,优势互补,教学相长。近几年来,我们在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搞好案例教学,要把握的首要环节是选择案例。那么,如何选择案例呢?笔者以为,当前,运用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注重时代性。在各种不同的案例中,既有经典案例,也有现实案例。在教学中,教师选择案例时,既要兼顾历史,从中得到有益的教训和经验,证明真、善、美,增强说服力;更重要的是要面对轰轰烈烈的社会生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选择案例。只有选择能反映社会现实、充满时代气息、把握学员所关注的热点案例来进行剖析,才能使课堂教学有吸引力。如果教师只翻老皇历,不注意时代性,不选择当前火热社会生活中的案例,不管你讲得如何动听,学员也不会感到满足。

二是要注重趣味性。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讲解一些生动有趣、联系实际的案例,使学员感到看起来深奥难懂的知识其实也亲切有趣、易于理解,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来剖析案例。法国著名的演讲专家海茵兹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教师的幽默,不仅可以打破沉闷气氛,缓解紧张情绪,摆脱困境,而且可以融洽教师和学员的情感,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帮助学员轻松掌握知识。

三是要注重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要从众多的案例中,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反复比较,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选择这样的案例进行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功效。众所周知,原理和概念一般是比较抽象的,学员往往不易接受,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具体、典型的案例来帮助学员分析和理解。而教师设置的案例必须能够反映和说明相关的理论,同时又要符合教学目的和要求,具有典型性。离开了典型性,案例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四是要注重针对性。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授课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必须要认真精选案例。所选案例要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努力实现“案”、“理”合一,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授课教师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善于从事物的表象中进行概括、提炼,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帮助其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员学有所获。授课老师只有选用针对性强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才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激起学员强烈的共鸣。

五是要注重准确性。案例教学首先要做到案例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不能随意将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事情当作案例,更不能任意杜撰。授课教师在讲述案例时,一定要说明案例的来源,以体现案例教学的科学性、严肃性、真实性和可信性。这样才能让学员信服,让他们真正接受,反之,则会使学员对授课教师所教所讲的知识产生怀疑,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六是要注重适当性。即所选案例要难易适中。案例太简单,容易得出答案,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太难可能超过学员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就会使学员难以入手分析,会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案例的搜集有时不能只限于某门专业课的内容,还应当考虑综合其他法律知识的内容,这样的案例搜集虽有一定的难度,但有助于学员进行分析和学以致用。

七是要注重适度性。案例教学在教学中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案例运用得越多越好。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举例一个接一个,甚至搞案中案,把课上成案例堆砌会,让知识服务于案例,让学员沉迷于案例讲述中,就会严重削弱教学功能。授课老师运用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应当注重对学员的启发和引导,以开启他们思维的闸门,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学员在听课中进行思考,从案例中汲取相关知识,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八是要注重互动性。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师和学员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学双方积极配合、同心协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强调学员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经验。在教学中,授课教师不仅要对专业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吃透教材,熟悉教学大纲,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而且还要掌握案例教学的方法,掌握案例教学组织和实施的要领,同时教学点评也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员进行认真思考和讨论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上一篇:浅谈土家族的酒文化 下一篇:当代中国语境下的罗尔斯正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