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村名及其历史文化初探

时间:2022-10-28 05:53:47

薛城村名及其历史文化初探

【摘 要】村庄是人类聚居的最原始形态和单位,一个村庄的形成演变都有其历史渊源。笔者通过对薛城区内村庄名字的分析研究,来试着对村庄的命名方式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挖掘村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关键词】薛城村名;命名方式;内涵

薛城区地处枣庄市西部,是山东的南大门,夏、商、周时期称为薛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六百年前,是造车鼻祖奚仲故里,闻名中外的铁道游击队故乡。薛城区辖7个镇街,216个行政村,近300个自然村。在薛城久远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在不同朝代隶属关系多次变更,但辖区内的人们生存繁衍的村庄相对稳定。因此研究这些村庄的命名,以及村名背后的内涵,对于了解和弘扬民族文化和薛城的地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薛城村名命名方式

“水有源,木有根。”薛城村名的命名也是有其道理和依据的,其命名方式从大的方面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按自然地理环境命名,二是按人文地理环境命名。

(一)按自然地理环境命名

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物产资源都属于自然地理的范畴,全国上下以自然地理特征来为村庄命名的比比皆是。薛城区地处山东丘陵和淮河冲积平原的交汇处,地貌特征明显,人们处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就不约而同地以山水景物作为当地的代表物,并作为村庄的名字。

1. 以山命名。薛城的村庄好多是傍山而建的,或在山头,或在岭上,或在山窝。

例如:

牛山村:明初建村,因位于牛山西麓,故名牛山村。

孟岭村:明朝洪武年间,孟姓一家迁此定居,因紧靠山岭,故名孟岭。

黑峪村:明朝建村,因村周围群山环绕,村南有一山峪为黑石礓山,山呈黑色,故名黑峪。

东夹埠村:元朝建村,该村因处两岭之间,故称夹埠,为与西夹埠区分,取名为东夹埠。

2. 以水命名。薛城区依水为邻的村庄也不在少说,它们或在湖边,或在河湾,或在泉边沟旁。例如:

岩湖村:原名杨官湖,清万历年间建村,因村民以杨氏为主,兼村南有一片洼地,夏日积水成汪,后逐渐成一小湖泊,故名。后因“杨、岩”,“光、官”谐音,演成岩光湖,简称“岩湖”。

河北庄:该村原和田湾为一村,清光绪年间随着村庄的发展,逐渐与田湾分开,因位于蟠龙河北岸,故名。

后湾村:唐代建村原邵姓居此村,后迁出,明代刘姓从滕县南苏疃迁此,因村座落在薛河南支拐弯和,故名湾里,清初在村南又建一村名前湾。因此湾里村就演变成后湾。沿用至今。

沙沟村:相传春秋战国时代孟尝君门客冯骧建议筑凤凰城,秦初城废,元末丁,杨,王三姓来此建三人村,后合为一村,清道光年间曾改称为永安寨,因村临一条大沙沟,故名沙沟村。

来泉庄:清朝建村,据载,村中有自然形成的两个泉,在村中交汇,泉下有自然形成的街,故称来泉庄。

3. 以树命名。有些村庄没有山也没有河,但村中有大树,特征也很明显,于是就用大树名字作为村庄错的名字。

例如弯槐树村,明代已有此村,因村内原有一弯曲古槐树,胸围达五米,村以树名,清光绪三十年《峄县志》载“弯槐树”。在弯槐树村南北各有一村,分别叫前弯和后弯,很明显也是以这棵弯槐树为来命名村庄。像这样以树为代表物命名的村子还有东曲柏村、西曲柏村。

(二)按人文地理环境命名

人文地理环境是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包括民族、宗教、政治、经济、交通、军事等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薛城区很多村庄的命名与这些人文活动密不可分。

1. 以姓氏命名。姓氏的出现在我国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薛城区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共有85个。以姓氏命名村庄,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先来先占,在无人居住的地方,某一姓氏的人迁居此处,于是人们就以迁入者的姓氏作为村名。例如:唐庄村,清朝雍正年间建村,有一家姓唐的从外地迁此地居住形成村庄,人们就以姓氏命名村庄,故名唐庄。

二是以人口多,家族势力大的姓为村名。例如:蔡家官庄,曾名郭家埠,为郭氏所居,至明初官府迁民居此,以蔡、雷两姓为主,因姓蔡的人口最多,取名蔡家官庄。

三是为了纪念某一人物。例如:左村,此村原名永兴庄,一七九零年姓左的住在此村,当时“毛子人”经常进庄抢窃,他带领人们打走“毛子人”。因左家无后,他死后,人们为纪念他遂改名为左村;奚村,传说村东有一庙,庙内碑文记载:滕县东南六十里有商汤王之佐相仲虺之故乡,促虺是奚仲后裔,故称奚村。

2. 以建筑物命名。古时一个地方的建筑物通常是具有标志性的,在人们心目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很多村就以这些建筑物作为村名。以建筑物命名的村通常分为五类。

一是以宗教建筑作为村名。在薛城境内以宗教建筑命名的村庄有6个。例如:天齐庙村,清朝建村,因村东南有一座天齐庙而得名;铁佛沟村,该村建于明嘉靖年间,以庙命名,因村东南有铁佛寺,寺内神像皆系铁铸,又加之村旁有条深沟,故名;关帝阁村,原名官庄,为明代移民村庄,解放后以村旁关帝阁呼村名。其他如关帝庙村、三清观村也是以宗教建筑命名。

二是以防御工事建筑为村名。古时薛地村民为防外来袭扰,在村周围修墙筑圩,后来人们就以这些防御工事来呼其村名。例如:圩子村,明朝建村,原名“孟家岭”,因村西有岭,以孟姓起名。清康熙年间,孙姓迁居于此,咸丰年间,为防御白莲教,村民组织人力筑圩避乱,后改称“孟家岭圩子”,民国后简称为“圩子”。

三是以生活生产建筑命名。人们为了更好的生产生活,就会修桥筑坝、挖渠打井,这些和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重要建筑,所以薛城以桥和井命名的村庄不在少数。例如:张桥村、丁桥村、朱桥村、石坝村、古井村、沙井村。

四是以官方建筑命名。例如:井亭村,该村建于宋朝,原名恩殿庄,因村内建一观音庙,赐恩于民而得名,明代该村东为南北通衢,官府建井置亭,供驿马饮水用,更名为井亭村;皇殿村,北魏文帝在此建回銮殿,故名皇殿,明文皇驻跸处,为便于书写,清末民间曾一度习称黄甸。还有东仓村和西仓村,因明代在此修建两个粮仓,一东一西,所以得名。

五是以家族祠堂建筑命名。例如:石庙村,原名石家庙,简称石庙,明朝因该村有石姓家庙一座而得名。单庙村、朱庙村等也是这样的原因得名。

3. 以驻军命名。古时薛地是军事要塞,常有驻军,有些村庄因此得名。例如:周营村,汉代建村,原名许家屯,后因元广威将军周忠在此设营,遂名周家营,习呼周营;小营村,故名杨庄,建于元朝之前,元朝广威将军周忠同知峄州军事驻军周营,并在此村驻有小部队,故更名为小营,沿用至今。防备村,明初建村,因西北三华里处有黑风口,明洪熙年间曾驻军设防,故名防备。

4. 以生产经营特征命名。农村主要以耕种为主要生产方式,除此之外有些村庄也经营二、三产业,因其生产经营特征而得以命名。例如:

打席村:清初张姓从西万迁来定居发展成村,历代以打席,编篓为付业,故名打席庄。

石农村:原石沟营分为两个村,该村以种植粮食为主,故名石农村。

石菜村:原名沟营分为两个村,该村以种植蔬菜为主,故名石菜村。

六炉店村:明末该村有六盘铁匠炉,又是通往京城的大路,设有客店,故名。

店子村:该村在明朝前,就有一条东南西北方向的大道,村中开有客店,又因在中万村东,故名东万店,习呼店子。

茶棚村:明初建村,该村明代时是由戚城通往峄城的大道,来往商旅必经之道,路旁设茶水棚较多,后发展成村,因而得名。

5. 以历史和民间故事命名。薛城历史悠久,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丰富多彩,许多村因此得名。例如:

鲁桥村:明朝鲁王派人封千山头,路过此处,因小河挡道,鲁王命人在此修建一座桥,因村置桥附近,名为鲁封桥,简称鲁桥,村庄因此而得名。

搬井村:据载,汉光武帝路过此处,因井深不得饮马,将井搬倒,故名搬倒井。

磨庄村:相传该村建于明代,岳姓在此建村,原名“岳家岗子”,当时岳家养的恶狗很多,人们望而生畏,都磨着过去,后习呼磨庄。

挪庄村:该村居民原住临城北夹道,一九四七年军队驻临城,经常受到打击,为巩固据点把北夹道居民强迁至此,故名。

6.以人们美好愿望命名。任何时期的百姓都期盼太平盛世,希望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于是就用这种心愿为村庄命名。例如:粮满庄,该村是滕县徐姓,皇殿孙姓,卜岭王姓三家财主在此建的仓屋,叫两满仓,解放后改为两满庄,后更名为“粮满庄”,表达人民对丰收的期盼;安乐庄,也表达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心愿。

二、薛城村名的历史文化

前文笔者对薛城村名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进行了梳理。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村名是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的综合反映,它蕴含着宗教、军事、文化、交通、经济等多方面的信息,借助这些村名我们了解薛城的风土民情、历史文化。

(一)彰显薛城地区的地形地貌

薛城村名和山有关的共有36个,约占到全区行政村数量的17%,它们多使用“山、岭、峪、埠、窝”等字。其中带 “山”字的村有17个,如:匡山头村、匡山腰村、千山头村、东巨山村、横山口村、东山口村、墓山村等。村名中带“岭”字的有4个,带“峪”字的4个,带“埠”字的6个,带“窝”字的5个。这些村庄多分布在薛城区的东北部。村名和水有关,带有“河、湾、沟、泉、湖、洼”字的村共有31个,约占全区行政村的14.3%。例如:隋河村、刘河口村、沙河涯村、张河湾村、田湾村、后湾村、刘沟村、界沟村、西黄沟泉村、东泥沟泉村、齐湖村、史湖村、大巩湖村、韩洼村、郭洼村等,这些和水有关的村庄,它们多分布在薛城的西南部。从这山岭沟河命名的村名中,我们看到了群山连绵、水流潺潺,因而对薛城“一半山水一半园”的自然景观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体现人们的信仰与崇拜

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人们相信有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在主宰着人类社会,宗教的出现让这种神秘力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村名与宗教的关系如此密切就不足为奇了。薛城一个不大的县级城市,境内村名直接以宗教建筑命名的村庄有6个,原来用宗教建筑命名,后来更名的有4个,这其中包含了儒释道三教,说明这一地区百姓的信仰是多样的。同时以家庙祠堂命名的村庄也有很多,人们在家庙祭祀祖先,在道观、寺庙祈求保佑,这些村名反映了人们不同的信仰崇拜,它们都是民众敬畏鬼神、崇拜神灵心理的外在表现。

(三)反映交通及商业状况

在农耕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外交往并不多,所以交通并不发达,店铺也很稀少。但从薛城的茶棚村、井亭村、古路庄、北临城村、李店村、六炉店村等村名来历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知在明清时期薛城境内有两条交通大道,一条是戚城(今微山)到峄城的东西大道,一条是北京到南京的古道,在当时可以说是交通发达地区了。大道上商旅车队南下北上、东来西往,他们需要吃饭、住宿、购物,从而带动商业了发展,很多村开起了店铺,处在南北古道上的六炉店村有6个大铁匠铺,处在东西大道上的麦穰店村有5家客店,洛房村开起了油坊。

(四)凝聚人们的意愿情感

古代战乱频繁,百姓涂炭,所以人们都希望世道太平、生活安稳,于是他们把这美好的意愿寄托在村名里。例如:安乐,安居乐业;兴盛,兴旺繁盛。还有很多村庄的曾用名,如大旺庄、兴隆庄、三旺庄、兴盛庄,都包含了当时人们的美好期盼。

另外,为了追求典雅的效果,新创音同异义的村名。例如明初建村,胡姓从山西曲活迁来于山下高处居住,因地势较高,叫上庄,后为求雅演变为尚庄。

(五)揭示强烈的宗族观念

宗族是同一姓氏按血缘关系结成,带有一定政治意义的社会组织,它的特征是强调敬宗尊祖,对传递家族精神和推动社会管理都起过积极作用。为巩固宗族影响和地位,同一宗族的人来到一地,就以宗族姓氏作为村名,或者在多姓共存的村庄,以本宗族势力大就强用本族姓为村名。薛城区216个自然村就有85个用姓氏命名,说明在薛城宗族观念的强烈和根深蒂固。

参考文献

[1] 薛城区地名信息网行政村名部分[Z].

[2] 彭虎勰.六安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作者简介:陈国勤(1976- ),女,汉族,山东枣庄人,在读硕士,枣庄学院大学英语教师,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教学及翻译。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育创新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从人性学说的角度看周敦颐的理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