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维护论文:不可扩散信息维护疑问论述

时间:2022-07-18 12:26:25

信息维护论文:不可扩散信息维护疑问论述

作者:吴晓燕 单位: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不可扩散信息保护的必要性

信息的有效扩散是文明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信息学、管理学等学科致力于研究信息扩散模型与机制,以促进信息的有效扩散。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思想和革新比迄今所假定的任何东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大,而新思想必须处于秘密状态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而这一切源于不同社会个体或社会组织客观竞争的要求[2]11。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则,必然要在整个社会对信息扩散的需要及个体对信息保密的要求之间做出选择与平衡,对一些特殊信息的扩散以法律或制度的形式加以限制。首先,对不可扩散信息进行保护是某些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例如,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②。《合同法》第43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③。其次,特定社会组织根据组织管理的需要,制定了相关制度,规定某些特定的信息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流转,而不可任意扩散。再次,因组织有效运行的客观需要,特定社会组织必然与其他组织发生交易或合作关系,因此而产生的合约中会约定对特定信息的保密义务。为切实履行合约义务,义务方需对因合约而产生的不可扩散信息加以切实保护。最后,人员流动,网络病毒等因素的存在使得需限制流转范围的信息有扩散的潜在可能。某些特定的信息只能由特定社会组织的特定人员持有或知悉,若管理流程不完备、管理设施不到位,则该等信息可能从特定人员处流转至该社会组织内的其他人员,这可以称为“组织内部的信息不当扩散”;某些特定的信息只能在组织内部流转,因人员跨组织流动,网络病毒等因素的存在,该类信息可能实现了跨组织流转,这可以称为“跨组织的信息不当扩散”。综上所述,防止特定信息的扩散是某一特定组织承担的法定或约定义务,因诸多客观因素的存在,特定组织内部掌握或知悉的信息极有可能扩散至其他范围,为此,必须对不可扩散信息的具体保护制度加以充分研究,以加强对其切实有效的保护。

不可扩散信息的保护

因“不可扩散”义务产生的原因不同,不同的不可扩散信息在具体保护要求、保护程序与保护方法的设置上有很大的不同。特定社会组织对其不可扩散信息应在增强保护意识的前提下,进行分类保护。(一)法定型不可扩散信息的保护国家秘密是最典型的法定型不可扩散信息,《保守国家秘密法》从国家秘密的定义、范围、密级,保密制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详细规定了保守国家秘密应遵守的规则。各社会组织均应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特定社会组织对于上级机关已确定为国家秘密的信息,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执行保密管理制度与保密措施。而由特定社会组织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在按照法律规定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时,应严格遵循《保守国家秘密法》第9条关于国家秘密认定标准的要求。需特别注意的是,认定特定社会组织的某类信息是否为国家秘密时,应客观遵循《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的标准,不应将一般的信息认定为国家秘密,无故增加该类信息的流转成本。正如《科学技术保密规定》所明确的要求,科学技术保密工作既要保障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安全,又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保密应当突出重点,确保重要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安全,有控制地放宽一般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交流与应用①。法定型不可扩散信息的“不可扩散”义务来源于法律法规的直接规定,法律法规在明确该项义务时,一般较为明确地规定了该等信息的确认标准、可流转范围等关键要素,具体的义务单位在信息的日常管理中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二)自我约束型不可扩散信息的保护“自我约束型不可扩散信息”是社会组织出于内部管理、业务发展、能力建设、提高竞争力等方面的考虑,将组织所拥有的信息通过设定内部制度的方式保护起来,只允许该类信息在特定人员之间或本组织内流转,禁止向更广的范围扩散。这类信息与现行法律规定的商业秘密有本质的相似性,但依据现行法,商业秘密仅限于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两类,自我约束型不可扩散信息的范围则远远广于商业秘密。由于其本质相似性的存在,这一类不可扩散信息的具体保护可参照商业秘密保护的规定或相关研究。1.应充分认识自我约束型不可扩散信息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增强保护意识。组织内部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科研成果、技术设想、合作者名单、商务合同、会议决议等资料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关键的信息,此类信息一旦扩散,可能会使组织失去其核心竞争力或某种优势地位,也可能因某一信息的扩散引起组织运行的不畅。对于自我约束型不可扩散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秘密而言,如内部未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一旦商业秘密受到侵犯,则可能因无法完成举证责任而无法获得法律的保护。可见,社会组织均应充分认识到自我约束型不可扩散信息对于组织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重视宣传,增强员工对此类信息的保护意识。2.结合组织目标与日常运行要求,明确自我约束型不可扩散信息的范围。特定社会组织在日常运行中涉及的信息极其庞杂,如将所有内部产生的信息都列为自我约束型不可扩散信息,第一会加重该组织的信息保护成本,第二会形成对其员工过分的苛责,第三会阻止信息的有效流转,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必须本着保护关键内部信息的原则,科学合理地明确“自我约定型不可扩散信息”的保护范围及识别标准。3.通过签订员工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合同,将信息保护责任落实于组织内所有成员。特定社会组织对信息的掌控,必然表现为员工对信息的具体接触、掌握与使用。员工的疏忽、人员流动等原因均可造成受控信息的不当扩散,为此,组织应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员工承担保密义务的内容和范围,双方的权利义务,保密期限,违约责任等,以设定合同义务的方式,增加员工保护组织内部信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为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信息不当扩散风险,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也可单独与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合同。国家科委1997年印发的《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第6条明确,企事业单位可以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与本单位的科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因业务上可能知悉技术秘密的人员或业务相关人员,签订技术保密协议[2]232。4.对外交流合作中注意对此类信息的保护。特定社会组织在对外交流合作中经常会需要透露一些敏感的内部信息,如合作项目需提交基础性资料,新产品的展示与技术演示等。为限制这些内部的信息扩散,需要在将该等信息向对方出示或流转前签订合同,约定合作方对己方认定为“自我约束型不可扩散信息”承担保密义务,在合同中应对不当扩散该等信息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加以明确。此外,在向政府机关提交报告时,如涉及内部敏感信息,则应将报告文件妥善包装,并注明该等信息具有不可扩散的属性,以求得管理机关的支持与配合[2]223。5.对于具备条件的科研成果类信息应及时申请专利,以获得专利法及其相关法律的保护;对于其他信息应及时形成作品,以获得著作权法及其相关法律的保护。“自我约束型不可扩散”信息的保护模式与商业秘密的保护模式基本相似,这种保护模式更偏重于强调自我保密措施,一旦发生侵权,权利人有较重的举证责任。相关信息一旦获得专利权或著作权,则会获得更有力的法律保护,而权利人的保护成本则会大大下降。6.保护“自我约束型不可扩散信息”还需做好物理保护工作。具体而言,在组织的日常管理中,应建立健全安全防卫制度,做好门卫管理、内部监控、网络安全等工作,防范外部组织或人员对本组织受保护信息的窃取。(三)约定型不可扩散信息的保护“约定型不可扩散信息”的保护义务源于特定组织对外签订的合约,因此,“约定型不可扩散信息”保护的范围与程度,完全取决于合约的相关约定。从本质上来讲,对“约定型不可扩散信息”加以保护,是己方为了得到对方的一种服务或一种产品而付出的代价或承担的风险,因此如何使这种代价或风险最小化,是设置“约定型不可扩散信息”保护制度要考虑的最主要问题。首先,特定社会组织与合作方形成合约时,必须明确承担保密义务的信息的范围和期限。对外签署的合约中必须明确己方对对方提交的哪些材料负有保密义务。保密范围越具体,己方面临的风险越小。在实践中,因合约签订时,双方难以就合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信息或文件一一列举,因此,要求对方在传递需保密信息时进行妥善包装并进行保密标识至关重要。在合约中可约定,对于未加标识的信息,视为可扩散信息。此外,为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在合约签订时,应尽量明确信息的保密期限。其次,根据合约约定及特定信息的性质,合理确定该类信息在组织内部可流转的范围。在某些特定的合作关系中,合作方要求其提供的特定信息只能由己方的个别人员知悉,同时还要求己方将知悉者的信息加以备案。在这种情形下,该等特定信息只能由己方的个别人知悉,一旦超出此范围,则己方面临承担违约责任的风险。该等特定信息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具体的信息接收、发送、借阅等必须进行登记,特定情形下还需配备特定工作空间。一般的合作关系中,合作方提交的信息只要不扩散至己方范围之外即可,这种情形下,员工保密协议及组织内部的管理保护制度基本可保证实现合约义务。最后,基于合作项目而产生的作品的发表,应以保护“约定型不可扩散信息”的秘密性为前提。在特定组织对外合作中,经常会涉及联合研究等项目,组织员工在执行项目过程中会形成很多具有独创性的作品,组织员工在发表上述作品时,必须首先遵守组织与合作方在合约中约定的对于特定信息的保密义务。如果这种信息尚不能从公共渠道获得,同时,该员工也未就发表作品所涉信息的公开得到信息所有人的书面许可,作品的发表则将会导致该特定组织和员工承担违约责任。

结语

不可扩散信息的保护,是一个信息学命题,同时也是一个法律约束与法律保护的命题。不可扩散信息中的三类信息似乎都有其特定的法律保护制度,简单看来,似乎无统一谈及其保护的必要,然而,信息作为特定社会组织有效运行的基础之一,信息的保护必须是在对信息扩散的约束性要求进行统一研究后,方可对该组织内部的信息进行统一而合法的管理。本文只对不可扩散信息的保护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共同研究不可扩散信息的保护,以实现信息的合法、高效流转。

上一篇:学生心理论文:艺术教导对学生心理影响诌议 下一篇:信息培育论文:图书管理者信息素质与培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