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验架起物理与生活联系的桥梁

时间:2022-07-18 12:03:41

用实验架起物理与生活联系的桥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授课方式中解脱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有趣的、有用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动手实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在近几年的物理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创新实验,让生活进入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学校里不应当有任何一个毫无个性的学生,即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没有任何东西能使他激动和向往……我们努力使每一个学生,从入学后的最初几天起,就着迷于某一样东西,就爱上一样东西,使他能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才能,使他形成一定的生活志趣。

学生初学物理,总是满怀极大的兴趣与热爱,为了能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并点燃创造性的火花,让他们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我经常利用随手可取的生活物品让学生完成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让他们体会“瓶瓶罐罐做实验,生活处处皆物理的”妙处。如学习《透镜及其应用》时,让学生拿着“放大镜”去观察远处的楼房和树木;学习《大气的压强》时,演示了“瓶吞鸡蛋”的神奇;学习《变阻器》时,设计了“舞台上变化的灯光”;学习《力及其作用效果》时,用摄像机录下学生在操场用力踢球、用头顶球、守门员扑球时的动作让学生分析……

这些亲眼看到的事实、亲身经历的场景,让学生逐渐揭开了物理的神奇面纱,保持了学习物理的热情,也实现了“把生活搬进物理课堂”的初步目标。

二、实验探究,体验成功乐趣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要让他们学会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而《物理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探究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初学物理,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来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学习序言《科学之旅》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归纳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等。这样当遇到问题时,学生就会自然、自觉地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了。如在学习《并联电路的电阻》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两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做出了如下几种猜想:阻值相加、阻值相减、比大的电阻大、比小的电阻小、介于两个电阻值之间……争论不休时,学生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实验验证,有学生提出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来测定两电阻并联之后的电阻值。于是在互相配合下,各小组都得出了“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都小”的结论!

初中物理的很多知识都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探究的过程中而获得。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来适当的创设情境,教育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从而发现问题,产生“我要知道”的强烈探究欲望,主动探寻和发现事物的因果联系。每个小小的发现,都会让学生们感到欣喜,带着成功的满足感,他们会更乐于去探索新的知识。

三、应用知识,让物理走向生活

人掌握知识的目的,就在于把知识通过某种形式在生活中加以运用。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每学到一些新的知识,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课题,让学生在课外时间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通过各种方式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这样带着问题走入生活、观察生活,动手实验,动脑思考,既巩固了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也锻炼了我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了《声音的特性》后,我布置学生在课外自制乐器拿到学校来展示;学完了《热现象》后,鼓励学生走进厨房,寻找厨房中的热学知识;学完《连通器》后,让学生测定教室四周的瓷砖是否等高……当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答出一个个生活中的问题以后,对新知识的渴望愈加强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总之,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实验操作,架设起了物理与生活联系的桥梁,学生们在课内和课外都充满了学习的热情,在参与、探究、动手中达到了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上一篇:英语复习课让学生自主探索心灵交融 下一篇: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历史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