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推进高校住宿学院制建设

时间:2022-07-17 11:58:30

浅谈如何推进高校住宿学院制建设

【摘要】本文在立足国情的前提下,分析当代大学生住宿形式的新特点,将住宿学院文化教育理念运用在高校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中,并提出若干致力于建设中国高校住宿学院制的工作新思路和教育方法,以期有助于高校住宿学院体制建设,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住宿学院制 转变观念 优化组织结构

一、现状

目前,我们国家大多数的高校实行的是集中住宿制度,自从确定之后就很少有所改动。这种住宿制度便于统一协调,管理方便,同时相同专业的同学经过四年的相处一室,既互相帮助学习专业知识,也增加了友谊,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1.固定的宿舍及宿舍成员

高校新生自入学安排住宿之后,宿舍成员也伴随着固定下来。学校一般又倾向于维持公寓环境相对稳定不变的心态,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学生宿舍做出重大调整。

2.专业的高度统一性

一般情况下,学校公寓管理人员都是依循相同专业、相同院系、相同年级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的原则,有4人间、6人间和8人间等。一般学校不会考虑学生的其它个性化需求。

3.严格的管理制度

学校对学生的卫生、纪律、设施、用电等各种情况都有严格的管理要求和奖惩措施,对学生形成了很强的约束力。

4.相对单一的功能

从宿舍规划,公共设施,人员配备到管理理念都围绕着满足学生日常居住的需求展开,重在突出宿舍作为住所的功能,相对较单一。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再加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观念、生理特点等各方面条件都不断发生着变化,学生对住宿条件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原来单一的集中住宿制度条件下的居住同能显然不能满足建设先进宿舍文化、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功能,各高校陆续出现不同专业或不同班的学生同住一个寝室的混住寝室,也就是“住宿学院制”。“住宿学院制”的发展有它的历史的必然性,不同专业或不同班的学生聚在一起,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扩大了交际范围,优化了宿舍运行体系,培育与时代进步相适应、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相适应的宿舍文化。

二、住宿学院制度

住宿学院的形式源自剑桥大学,因其更加能够满足学生对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的要求而被世界上许多一流的大学所推崇。我们以耶鲁大学为例,介绍一下住宿学院制的组织模式。

1.学生住宿安排

耶鲁大学的新生在入学分配宿舍时,学生可以提前向学校提出申请,选择自己入住房间的型号和与之同居的舍友,学校一般都会给予满足。通常情况下。学院会尽量把不同背景的学生安排进不同的住宿学院以保证学院学生的多元化和不同学院间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学院也会注意把和生活习惯相差很大的学生分开居住,尽力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2.学院的教职员工

院长是住宿学院的最高行政长官,由校长任命,全面负责学院的日常工作。院长不必是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但必须是有丰富经验的富有社会、职业责任感的教师。

教务长是学院的代表,给予学生学术和生活双重指导。教务长必须住在学院内并拥有1~2名助理协助工作。学生选课、退课、换课都要通过教务长。他们必须熟悉学院每一位学生并与学生的导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为导师提供学生的详细情况,随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与我们国家的院士不同,这里并非学术上的称呼。他们是与住宿学院有着密切联系的教师和行政人员。他们住在住宿学院院内,常在食堂进餐,协助院长工作。有些非住院院士在学院也有办公室,也在食堂进餐。他们作为各系的教师代表接受本专业学生的咨询。

每个学院都有管理秘书、研究生助教、学生管理员和学生代表。管理秘书帮助院长、教务长处理日常工作,如宿舍分配、活动、转达通知及各种学院安排等;来自各学术院系,具有一定才能和特长的研究生助教负责协助导师工作,每周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轮流为学生提供专业方面的介绍和辅导;学院内每层都安排一名学生管理员,每100个学生有5~6个学生管理员,对新生学习和个人生活予以建议和指导;学生代表负责向住宿学院汇报学生情况、举办文体活动以及参与学院政策的制定。

耶鲁大学住宿学院组织结构图

3.学院的娱乐和学术活动

住宿学院经常举行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和学术研讨活动。每个学院都有理事会,负责筹划和组织各种社会事宜和校内活动。另外,来自各学科的耶鲁教师与住宿学院保持密切联系,他们作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代表给学生提供详细而个性化的咨询建议。他们有固定的办公时间,学生可以随时拜访而无需提前预约。住宿学院每学期都会设置各种研讨项目,提供全学分的课程。这些课程的授课者主要来自耶鲁学院和其他研究机构的学者、诗人、剧作家以及政府、商界、新闻业、影视界等知名人士。

三、借鉴之处和可采取的措施

1.转变以前的宿舍管理观念,对宿舍功能进行全新定位

综合国外大学的住宿学院制,我们发现他们一个共同点,就是充分发挥住宿学院的隐性教育功能,并把其作为课堂教学之外最有效的教育场所。在此工程中,宿舍的功能得到广泛的延伸,深刻体现了其所追求的教育理念。

高校后勤社会化在中国的大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方面高校把宿舍视为一个发展的包袱欲去之而后快;另一方面后勤部门也更加看重运行过程中的经济利益。但是,这种现状对我们建设和谐宿舍文化带来非常大的阻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住宿学院制的无法实施。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和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立足国情――建设先进文化的现实基础

住宿学院制自然有其先进之处,但我们建设先进宿舍文化绝不是要照搬照抄、全盘拿来,立足于中国的现状,立足我们的国情、校情,进行本土化的调整和重新设计,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适应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宿舍文化模式,为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推进大学校主流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对住宿学院制的借鉴关键不是复制其模式,而是理解其中渗透的全面育人理念和经验,即高度重视宿舍对传达教育理念、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宿舍的育人功能发挥到最大化,这也正是我们当前的宿舍制度所欠缺的。盲目的模仿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可能会导致负向的作用。

上一篇:高校数学教育何去何从 下一篇: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