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创造体现的设计思维

时间:2022-07-17 09:45:17

从汉字创造体现的设计思维

摘 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结晶,汉字的创造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完成的。它的创造表现了中国古代先民的各种设计思维,而这些设计思维对我们现代设计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汉字;古代;设计;思维

文字,是人类思想情感交流的必然产物,是记载历史,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的视觉符号。汉字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延续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汉字是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足以体现其旺盛的生命力。

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一直流传“仓颉造字”的传说。《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实际出现于商朝,主要有甲骨文,陶文,玉石文和金文,并且一些研究学者认为这种完善的文字体系一定存在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甚至还有我们未知的文书载体。

汉字的创造过程即是文字从有到无的设计过程。汉字的这种创造过程是古代先民设计思维的体现,而这种设计思维对于现代设计特别是中国当代社会提倡的“中国制造”的一系列口号具有巨大的借鉴作用。

汉字创造体现的设计思维首先表现其功能性。文字首先是交流工具,它在于替代或辅助人实现人自身所不能担当的工作,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延伸和增长。最初的交流工具是语言系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仅仅依靠语言系统已不能满足人们记录传播等功用时,文字便产生了。也就是说,文字的创造最先是由功用性为目的的。这与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不谋而合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某一项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活动。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目的性实现其功能性。现代的设计也一直强调设计的功能性。从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路易斯・沙利文提倡“形式服从功能”到20世纪初著名的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特・巴巴纳克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的设计理论都证明设计的第一要务是功能性。例如平面设计作品首先要考虑传达信息的作用;而产品设计要考虑用途为先,并且物的大小尺度都要符合人的生理或心理功能等等。

汉字被当今世界最多的人口所使用,这也恰恰说明汉字创造功能上的成功。当今设计艺术形形风格各异的新流派层出不穷,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的时代特征便是工具的完善与目标的混乱。”我们现代的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认清设计的目的性,从设计的功能性入手才能摒弃矫揉造作的无用的设计。

汉字创造创造表现其第二个设计思维是摹写自然即象形性。作为表意文字――汉字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举出其象形性。象形性即反映自然的造型。模仿自然是人类之初也是最终的设计源泉,离开物就无所谓创造,无所谓设计。“整个汉字精神是从人(更确切一点说是人的身体全部)出发的,一切物质的存在,是从人的眼所见,耳所闻,手所触,鼻所嗅,舌所尝发出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关于汉字的发明也有精彩论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天地鸟兽等自然象形都是汉字创造的源泉。王树人曾提出:“汉字有道,以道生象,象象并置,万物富于期间。”“象形”是汉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创造方法。以“木”为例,“木”字在约3300年前的字形看,它中间一根上下贯通的柱子,其上下都有八字形的圆弧,上下对称张开,很明显上面是树枝,下面是树根。根为了吸收养分而伸展开来,它吸吮地下潜藏的丰饶力、生产力。而上面的树枝参天,显示出无穷的生机。又如“田”“力”为“男”,表现男子在田间耕作,同时表达“男耕女织”的社会观念。

现代的一些设计也注重从自然中寻找灵感,观察自然,模仿自然。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高迪创造出各式各样充满魅力的有机形态建筑。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设计涌现出了仿生学设计,有机设计等设计风格,这些设计都是将自然中提取的元素应用于设计中。无论如何一切的设计和创造都离不开具体的物质世界,一旦离开了现实的物质世界,设计都会变成空洞的设计。现代设计应更深入的认识并利用大自然的不同形态,并利用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在设计中融合人与自然万物的气韵,做出更符合当今社会的设计。

汉字创造也利用了多种种的各种构成法则。运用一些构成法则创造出的文字具有高度的审美意义。诗人刘湛秋曾说:“它们(汉字)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这些有影无形的图画;这些横竖可勒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它们在瞬间走向想象,然后又从想象流出,只在记忆中留下无穷回味。”而这些独特的构成法则也需要我们现代设计认真学习。汉字创造的构成法则主要包括:对称,统一,节奏。

对称。对称可以说是人类造型的起点,人在造型上表现的对称感其中含有“生命”的作用。并且人的身体本身都是对称的。正如普列汉诺夫认为对称的规律:“它的意义是巨大的和不容置疑的。它的根源是什么呢?大概诗人的身体结构以及动物身体的结构:只有残废者和畸形的身体是不对称的,他们总一定使体格正常的人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印象。因此,欣赏对称的能力也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对称性是最简单也是最普遍的整体结构形式。汉字的创造自然也会带有对称的特点。“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高下相须,自然成双。”在象形文字中的“门”“山”“车”等都具有对称的形式。现代设计的思维中我们也会经常设计对象分为几种然后将其以对称的方式组合设计。这是人类从古延续至今的思维模式。

统一。汉字自创造逐渐发展为统一的方块字形。以四角形为基础的文字唯有汉字。汉字纵横组合,徜徉自在,随心所欲,这在世界文字文化中也是十分罕见的。而汉字的一点一画都是写在横竖分割的格子里,在横竖分割上再加上斜线,创造出复杂的文字。中国人思维中长期认为“天圆地方”,大地是方的,因此在大地上创造物也应该是方的。如《考工记》中对城市布局也是如此:“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中国古代劳动者很早就探寻出方形的形式美感,创造出丰富而统一的汉字。在纷乱复杂的现代设计领域我们何不借鉴汉字的创造思维从整体出发,从繁至简,少即是多,利用简单反复的东西来表达出更丰富的意思。

节奏。汉字的创造也表现出强烈的节奏美感。这是先民在劳动过程中逐渐总结出的这种形式感。从诗歌中“一咏三叹”到马家窑的彩绘舞蹈纹盆的舞蹈纹都体现重复的节奏感。如”气”在甲骨文中以三根水平线表示,上下两根较长而中间一根较短,单根线巧妙的表达了大气运动的感觉,静中有动,显示出强烈的节奏感。再如甲骨文的“山”字,总线的三条垂直线被下侧横向伸去的一根线紧紧地连接起来。形成了“上-下-上-下-上-下”的节奏感。现代设计中也需要这种二次元的简单的节奏形式感,在规律中寻找变化,在变化中形成规律。

结语

汉字的创造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结晶。在人类初级阶段就有如此惊人的创造着实令现代的人都为之汗颜。在纷乱嘈杂的当今社会中,现代设计表现的种类复杂而繁琐,一味追求一些形式复杂,设计的模棱两可,一个问题有上百种甚至上万种解读方式。而汉字造字的设计思维恰恰相反,无论从功能性,象形性还是形式感中,它显示出朴素的单纯的解读方式。这些思维方式能给当代的设计师们以借鉴和启示。(作者单位:延边大学)

参考文献:

[1] 姜亮夫.古文字学[M].浙江:浙江出版社,1984:10.

[2]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1.

[3]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三联书店,2009:7.

[4]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5] 陈楠.汉字的诱惑[M].湖北:长江出版社,2014:1.

[6] 伍斌.设计思维与创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7] 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

[8] 陈原川.汉字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

[9] 孙长初.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3.

上一篇:浅析陶瓷艺术的设计美学 下一篇:三维特效技术在电影制作中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