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的自然之美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

时间:2022-07-17 08:26:33

化学中的自然之美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

摘 要: 化学是自然学科中的基础性学科,其知识体系大多是基于化学科学实验,在与生活、自然相连接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可以发现自然中的化学之美,因而要用一双善于发现化学自然之美的眼睛,观察和发现中学化学中的知识性内容。

关键词: 中学化学 自然之美 生活之美

化学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它的知识体系较复杂和深奥,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中学化学知识体系,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增强其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将化学学科内容与生活化内容相联系,发现生活中的自然之美,探索生活中蕴含的化学元素和知识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增强学生的化学知识生活化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由生活入手,在与生活自然接触的日常过程中,发现和探究生活中的化学自然元素,树立化学知识生活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例如:在中学化学“物质的颜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物质,进行不同固态、液态、气体三方面的区分和认知,并根据不同物质的形态进行不同颜色的分类和区别,从而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元素之美。

在化学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进入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到化学学科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可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中的化学原理观察和分析,运用自己所学化学知识加以剖析和解答,可以创设化学生活化情境、游戏场景等,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实验活动,从而提高中学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二、开展化学实验学科活动,增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

化学学科是自然学科的其中一个分支,它对于自然有其独特的本质表现,它的知识体系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包含大量、独特的审美内容,它与自然生活相衔接,显现出自然中的化学之美。结合化学实验过程,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的美育教育,通过化学物质、实验装置、实验具体操作等不同形式,显示出化学自然科学中所富含的美的元素。

1.注重化学实验参与和实验体验相结合,创设生活化内容的化学实验。

在化学实验生活之美发现的过程中,要注重选择与生活内容相贴近的元素,诸如: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替代化学实验器具,用鸡蛋壳替代大理石进行化学实验中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还可以用食醋替代盐酸进行化学实验等;可以选取具有自然地貌之美的天然溶洞为题进行化学原理的阐释;还可以进行化学实验的生活化开发和设计,增进学生的美育体验。

2.组织开展“手绘化学实验器材”学科活动和制作叶脉书签活动。

对于化学实验的理解通常是限定于实验内的埋头操作,这不利于对化学实验原理的深入思考及对实验器材的细致观察,不利于化学实验美育教育的实现。因而,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手绘实验器材”活动和制作叶脉书签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设计的轻松氛围中,采用不同方式对化学实验器材加以细致描绘,并在进行化学器材细致观察的前提下,解析化学实验中器材的内在结构,并体悟实验器材所包含的化学原理,从而增进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在兴趣提升的条件下进行科学实验探索。例如,可以采用手绘素描的方式,对化学实验器材进行描绘,见下图:

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制作叶脉书签,在采集树叶叶脉的前提下,用氢氧化钠溶液对树叶进行浸泡,可以得到如下图所示的书签:

通过上述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元素,通过化学实验操作实践,可以挖掘自然之中的化学之美,从而提高对化学实验的探究兴趣和激情,在活动的实践操作下,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涵养,获得良好的美育教育。

3.注重“以真创美、以美导真”,探索化学实验的生活之美。

在化学实验内容中,包含有深刻的生活哲学思想内容,在自然界物质之中,我们可以在化学实验中理会其中所蕴藏的生活哲学内涵,在物质变化的形态下,感受到化学学科深层次的美感,而不仅仅停留于化学药品的色泽、化学反应的发光发亮等表象,而是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到唯物辩证的生活哲理,例如:在化学实验中水的沸腾、镁带的燃烧、碱式碳酸铜的分解等,这些物质现象的深层变化可以充分体现出生活中的哲理之美,从而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三、结语

化学是一门研究科学的学科,我们在开发科学美的化学实验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之美,让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观察自然景色之美,还可以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引导学生感知美、体会美、珍惜美、创造美,从而在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与美的修养,在进行科学素养培育的同时培养审美素养,在科学实验中激发创造美的强烈愿望。

参考文献:

[1]马贵飞.让实验和多媒体成为初中化学的双翼[J].考试周刊,2015(A0).

[2]李晓燕.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22).

上一篇: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 下一篇:从《祝福》到《春桃》:对促进女权解放的简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