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前期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浅析

时间:2022-07-17 08:07:57

建筑项目前期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浅析

【摘 要】加强建筑工程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建筑工程取得最佳的投资效益与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各个环节,如决策、设计与招投标等,对如何实现造价控制的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造价控制;招投标;设计;决策

引言

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应该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利益与投资效益,因此,在建筑实施过程中加强对成本造价的控制至关重要。尤其要注重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阶段,这个阶段包括了设计、招投标与投资决策等环节,这一阶段把造价控制落实好,才能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确保在项目投资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中让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达到理想状态,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1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1.1合理确定建设标准水平

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装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它是编制、评估、审批项目可行性报告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工程造价的客观尺度。建设标准水平定得合理与否,是其能否起到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的关键所在。标准水平定得过高,会脱离现实,超出人力、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比如可能导致原材料供应不济和价格上涨,项目所需资金的筹集困难和资金成本上升,提高工程造价;还可能因管理水平跟不上,或受国家产业、投资和技术经济政策,经济发展规划,燃料动力供应、协作与土地条件、交通运输等条件的限制,导致规模效益难以实现,工程支出浪费;标准定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产品功能满足不了市场需要,缩短项目寿命。因此在确定建设标准水平的时候应从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等情况,以市场近期的需求状况和远期的发展趋势为前提,充分考虑原材料、资金、劳动力等市场因素、管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制约,合理确定标准水平。

1.2加强项目决策的深度,提高投资估算的精确度

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从而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投资决策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决策的深度不同,投资估算的精度也不同。一般初步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在±30%左右,而项目的最终决策阶段是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其投资估算是工程设计概算的控制目标。按照项目建设各阶段工程造价形式之间“前者控制后者”的制约关系,意味着该投资估算将对其后面的工程设计、施工、竣工决算等各阶段的造价起着控制作用,必将成为控制项目投资的限额目标。因此其误差率应控制在±10%以内。只有加强项目决策的深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可靠的数据资料,合理地计算投资估算,才能保证其他各阶段的造价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项目投资“三超”现象的发生。

为了提高投资估算的精确度,可以采用相对详细的指标估算法,先把建设项目划分为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设备购置费及其他基本建设费等费用项目或单位工程,再根据各种具体的投资估算指标进行各项费用项目或单位工程投资的估算,在此基础上,汇总成每一单项工程的投资,然后加上估算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从而得出建设项目总投资。必须强调,在估算过程中需掌握详细的工程资料、建筑材料价格和工程费用指标,并对工艺流程、定额、价格及费用标准进行分析,针对所采用的指标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换算,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提高其精确度。

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2.1推行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

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和招标方法,争取让多家设计单位参与竞争,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从中选用优秀的设计单位,这样有利于促进设计单位在项目整体布局、建筑造型上开拓创新,在使用功能和设计质量上精益求精,在降低工程造价上开动脑筋,贡献高品质的设计作品。

2.2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建筑产品具有单件性的特点,工程设计一般也是一次性的,图纸设计一旦完成,产品的价值也就基本决定了。此后再想加以控制,恐怕为时已晚,勉强为之也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为了提高建设工程投资效果,必须做好事前控制,从工程总平面布置开始,直至建筑节点的设计,都应进行多方案的比较、选择,从中选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佳设计方案,为此,在设计阶段很有必要实施价值工程。

由此可见,在设计阶段通过实施价值工程,一方面让设计者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的下降,兼顾生产者和用户的利益,以获得最佳的社会综合效益。另一方面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之核心所在,可以通过功能分析,去掉不必要的功能,补充不足功能,使产品的功能结构更加合理。第三让设计者对建筑产品的功能和成本进行系统分析,可以避免其在设计过程中仅重视功能而忽视成本的倾向。在明确功能的前提下,发挥其创造精神,设计出多种实现功能的方案,便于选择、优化设计方案。再者由于在设计过程中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专业,每个专业都各自独立进行设计,必然存在彼此间的沟通协调问题。通过开展价值工程,可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2.3开展限额设计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当前普遍存在着设计不精、深度不够的情况。设计的频繁变更,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也是增加工程造价控制难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设单位一方面应该重视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好工程标的物的完整性、详细程度等具体细节,督促设计单位做好设计交底工作,及时修正不符合实际和有错误的图纸;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有效地控制设计限额,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提高设计质量,为以后工程造价的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限额设计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方法。所谓限额设计就是设计人员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及其概算编制,再用初步设计概算为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按照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件做出决策。通常由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编制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实际上就是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计价分析。通过概算或预算造价可以了解工程各组成部分的投资比例,进而找出投资控制的关键点,事先做好专业内部的平衡调整,合理分解和严格使用投资限额。各专业应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采取降低造价策略,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将工程量和工程造价控制在限额内。

2.4采取合同措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针对目前设计人员经济观念淡薄,设计变更随意性较强的现象,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合同,采取一定的约束手段和措施,以促进设计质量的提高,有效控制设计变更。例如在设计合同里的经济条款上,增加“因设计变更而提高造价的额度”等限制条款。比如:若因设计瑕疵等原因引起设计变更,造成工程造价超出概算(或预算,或合同价等)的,当超出某一比例时(如5%),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或由设计单位承担相应责任和一定的经济损失等。

只有在设计阶段切实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为以后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打下良好基础,才能确保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

3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3.1项目招标过程中的造价控制

工程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和工程施工招投标是工程招投标的两个重要方面,通过招投标便于供求双方更好地相互选择,使工程价格更加符合价值规律。对开发商(或称建设单位)而言,通过招标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或材料、设备供应商,这对项目投资、质量、进度的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在招标过程中的投资控制,建设单位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招标前,不仅应严格审查投标单位资质,还应考察其实际的财务能力、技术能力、施工经验、管理水平等履约能力,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不正常现象,否则,对项目建设的控制十分不利。

其次,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在招标文件中对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的要求、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必须具体明确,以利于日后签订合同和造价控制。编制工程标底,应力求标底科学、合理,并且在开标前标底必须保密,以保证招标的公平性。

第三,选择合理低价者中标。目前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合理低价中标,所谓合理低价,笔者认为,应该是在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作为建设单位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综合考虑投标者的技术水平、生产经验、管理能力等履约能力和工程的价格基础,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影响日后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3.2做好合同的签订工作

合同是明确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设工程合同是双务合同,合同一旦订立生效后,双方都有全面、适当履行合同的义务。因此,笔者认为在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注意:一是合同内容、条款不仅要齐全,而且要详细、准确、具体,特别是合同中涉及费用的条款如工期、质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以及价款及其结算的方式等绝不能含糊其词。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应通过谈判,在合同中适当加以约束,尽量不留缺口,提高合同的严密性。二是要正确预测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对索赔要有前瞻性,在合同中应明确相关的限制条款,尽量采用费用包干的形式,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三是若发现合同条款有疏漏,一定要采取补救措施,争取与对方协商,达成共识,签订补充协议解决。

综上所述,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实施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尤其是在工程建设实施之前的投资决策、设计、招标等各阶段的实施造价控制,是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重中之重,对工程项目建设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柯洪.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彭烨.关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3)

上一篇:基于城市规划角度的城市园林绿化分析 下一篇:对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屋面防水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