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前预习型作业的形式与实施

时间:2022-07-17 12:32:31

初中历史课前预习型作业的形式与实施

课前预习型作业就是将部分作业布置的时间从新课之后转移到新课之前,对即将学习的新课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就完成,其目的是从巩固学过的知识变成预习新的知识。那么怎样布置课前预习型作业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课前提问――让学生主动寻找问题。

许多教师在上课前都喜欢提问,但是这种提问常常是用来检测学生对上一课已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提问对即将要上的新课意义并不大,并且会占用新课的时间。有提问就要有讲评,不讲评效果又不好,加在一起再节省时间也要用5分钟左右,甚至费时更多,对上新课很有影响。

但是,换个角度,如果把提问已学过的知识变成提问即将学的新知识,那就是另外一种状况了。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未学的新课设计出一些适合教师上课前提问的问题,也就是帮教师出题,并对优秀的问题设计提出表扬。学生要完成这个作业,就必须提前预习课本。有的学生为了能正确回答问题,不仅设计了供教师提问的题目,还将答案也整理好了。我们且不管问题设计是否科学,或者答案整理是否完整准确,要完成教师布置的这项作业,学生必须认真阅读教材,预习新课内容,甚至还要查找一些相关的课外材料,否则就无法提出符合条件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就实现了对新课的预习,而给预习过新课的学生上课,大家都知道效果会很好的。这种作业形式,既节省r时间,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寻找问题、预习新课知识的积极性。

2.布置主题小作文――让学生提前思考新课的重点或难点。

教师在备课时常常对一些重难点的处理很费心,课堂上有时阐释了很长时间,学生还是不易理解。在这些地方,教师就可以布置一些主题小作文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例如,在上《汉武帝的大一统》一课前,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几个作文题并让学生任选一道:汉武帝用人与大一统、汉武帝xx措施对我们今天文化发展的影响、秦朝与汉朝疆域地图的比较。学生要写好这篇小作文,除了预习课本以外还要查阅一些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安排篇章结构,写成文章。由于篇幅的原因,教科书对相关内容的介绍不是很详尽,而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则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的信息。在上课的时候,由于学生对一些重点或难点问题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并且有了自己的观点,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形成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和写作能力。

3.布置手抄报或进行图片展览一让学生参与校本教材开发。

现在的教科书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常常在老教材的基础上缩减篇幅。如此一来,有利也有弊,如有的历史线索不明显、史料提供不够详尽,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开发校本教材,印发一些补充村料以配合教科书使用。然而有时学生却并不领情,他们觉得教科书以外的资料考不到,再加上学习压力重、课堂时间有限,对相关校本教材他们往往难以仔细阅读,因此达不到教师预设的教学效果。

为此,我们在上课前不妨根据教学需要,给学生一些书籍(或书目)、网址等参考资料来源,让学生自己去整理一些简单的,可以补充教学的资料,并用历史手抄报或图片小展览的方式展示出来。完成这种作业,可以使学生不自觉地参加到自主开发校本教材的活动中,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强化了学生的历史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搜集、利用资料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更提高了校本教材的利用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4.参观遗址(博物馆)――走近历史,感悟历史氛围。

有些历史知识很抽象,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描述,初中学生仍然难以认知,这就需要学生去走近历史,感悟历史氛围后才能有所理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其实每个地方都可能有一些博物馆、遗址等,这些都可以给我们的历史教学提供帮助。例如,我们芜湖市繁昌县就有远古人类的“人字洞”遗址,在学习《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一课前,笔者特意安排有条件的学生去参观那里的遗址,并查阅相关资料。结果在课堂上学到相关知识时,很多同学都很兴奋,不仅听得很仔细,而且流露出一种身为芜湖人的自豪感。当然,这种作业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条件做到的,不过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通过完成作业同学的影像资料和语言交流,能让其他学生感悟到相应的历史氛围,理解抽象的历史知识。

课前预习型作业的形式还有很多,比如课前演讲、课前小辩论、制作历史墙报等。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方面,作业的形式要丰富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能把传统的课后作业移到课前布置就算了;另一方面,因为作业是预习型的,是在上新课前完成的,所以不能要求完成的质量很高(当然也不可能很高),只要学生真正做了就行,我们要的是预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上一篇:中考思想品德模拟试题(六)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生活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