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

时间:2022-07-17 10:07:2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

【摘 要】新课程实验中,我们发现学生直接借助书本而获得的新知,在教学中往往被误认为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师为尊重课堂生成而摒弃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的教学行为,直接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后续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而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经历及思维发展。

【关键词】已知未知;学习兴趣;思维活动

从“已知”引向“未知”,并非笔误。此“已知”指学习中学生的一种先觉状态,往往倾向对结果的偶得,而让学生自认为“已知”的心理状态。此“未知”,并非完全指“一无所知”、“空洞”,而是指新知的问题,指学习过程中渴求探索的心理状态。课改走到今天,我们在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方式、思维价值、学习状态等一系列问题时,我觉得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关注“如何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实践中,可以追求丰富的情景、动人的场景,以此激励学生“乐学”。时下,务必关注学生由于自认为“已知”,而生成不了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真实需求,影响后续学习动力的状况。既“结果性已知”,而促动不了学生“体验过程性求知”的心理需求。直接导致学生对新知理解不深,思维训练不强,知识获得体验不深。影响“三维目标”的落实,弱化了数学学科价值。请看几则案例。

案例:《小数乘法》引出:2.4×3

师:请同学自己想办法试试看。汇报:生1:我用竖式(跑上黑板)

师:(一愣)这位同学利用列竖式方法,算的很好,写的很整齐,表扬他。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我是先算24乘以3,是72,再点一位小数是7.2。

师:也是7.2,有道理。这个方法可以,还有其他方法吗?(生无人再举手)

师:(看看引不出其他方法),我们除上述方法,还可以先化简……

反思:想必这节课上完后,后面的小数乘法没法上了。因为学生已理会了——“已知”了,竖式也会列了,老师也肯定了。课后,我问学生怎么知道列竖式法的?学生说是书上后面有的,也有的说是爸妈教自己的。我想,我们新课程要培养学生这种课外主动求学的意识。但,数学课上不能为学生表面的“已知”掩饰,而忽视数学课的价值及目标。“为什么可以先乘整数再点小数点?”——算理的认识是小数乘法的关键之一,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点。

数学课要追求“已知”——知识性目标,要关注课堂新型师生关系创设。但,万不可被学生“没有经历的结果”的获得迷惑,教师为了所谓的民主、生成而抛下必要的引导、激发,让学生去探索“为什么”。相反,在学生“有没有经历的结果”(表面已知)时,更应加强引导,发挥教师主动作用,把学生引向“未知”,从而激发学生追求过程的需求,最终促成学生理解、掌握、应用。下面结合自己实践,浅谈一些做法。

一、及时剖析、甄别“已知”真伪

学生“已知”的内容当然是十分宽广的,但数学课上我们要区分两大类别既“相关性知识”与“准新知识”。相关性知识即我们习惯上认同的学生学习新知的生成点(基础性知识)。这种“已知”是解决新知的必须,要大力激发学生调用“准新知识”,是相对学生真实理解而建构的新知识而言的。大多指学生“耳听偶得”,“直述书本结论”的所谓新知。上新课时,老师要能敏锐的区分学生中暴露出的知识是哪类,特别是“新知”情况,要善于甄别学生的真获得、还是表面识记。一般可以采用如下策略吸引学生注意。

1.“问其何得”。当学生很顺利地陈述出要学的新知时。教师往往需要跟进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是看书直接识记,还是耳听他人讲述,自然稍候见分晓。

2.“问其谓何”。当学生能讲后,千万不可表示接受,要跟进问:“为什么这样?”“你是怎样理解的?”等,通过要求学生解释、说道理,促使学生揭示知识的内涵,而暴露学生是真“知”、还是仅知表层,从而帮助老师确立后续教学方式。

二、肯定态度、延缓肯定“新知”

学生不管是自学而“知”,还是听他人讲解而“知”。当学生课上摆出新知后,老师要及时肯定,但这时肯定要倾向对学生这种学习精神、学习态度的肯定。要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这是新课标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要义之一。但,对学生所述“观点”(新知)的肯定要缓一步,另择时机。如果此时老师马上表露对这种观点(知识)肯定态度,学生会马上完全认同这种知识,但当学生明白自己已经知道要学的知识后,后续学习时,他们仍然会游离其中。相反,教师对学生的陈述知识点暂不肯定,这种“推迟”就会给学生一种信息:我的说法对不对,可能有漏洞。学生自然还会继续关注知识点本身内容。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

1.等待——让全部同学充分呈现不同认知

当学生发现老师没有肯定自己的看法时,必然会留心听不同的看法,并进行内心的对比。这种等待,其实是让学生有更深层地再思考过程。此时,建议老师常用“还有不同想法吗?”“先听其他同学的不同看法”“继续展示出每个不同的思路”等引导语。

2.质疑——促使学生重审新知

“书上看到的”学生呈现出来后,当然是带着一种百分百的自信,虽然可能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这时,质疑能引导学生反醒、重思。建议此时老师常说:“哦,是这样吗?我不明白。”“其他同学赞同吗?”“你认为你的想法还有漏洞吗?”

三、巧泼冷水、引向暂时“迷惑”

当学生向全班大声宣布书上的方法时,是充满激情的。这时,在遵循鼓励原则基础上,教师要会给学生及时泼“冷水”,让学生冷静下来,经历“已知——未知”的过程。

四、揭示漏洞、促发再学兴趣

当学生发现用“已知”解决问题时有明显拘限,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能恰当的设置学习情景,在活动中产生矛盾,会最大限度让学生自主突破已知,而寻求破解未知问题,产生课堂后续学习动力。

案例描述:《三角形三边关系》情景:

师:同学们,三角形有几条边?(三条)对,如果要围一个三角形,你要有几条边?

出示三条可固定的硬纸条(二条边和小于第三边的)。

师:请同学根据纸条头尾相叠要求,快速围一个三角形。

生1:(很自信跑上黑板)摆出两条后,第三条怎么摆也不够。

生2:(也很自信)老师把××移一移,我来。(结果,摆弄半天后也不行)

生3:尝试了一下,哎,不行。老师,这两条边合起来都比长的一条边短,是围不成三角形的。(很惊讶地说)

师:是吗?其他同学还愿意再试试吗?

“不行的,有两条边合起来还比另外一条边短肯定围不起来。”

师:看来,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不是随便选的,长度该有什么要求?

(引入探索新知的阶段)

学生十分坚信三条边就能围成三角形。学生对这种已知是自信不疑的。但在实践中,几位同学连续败阵之后,在最后一位同学的惊讶声中,大家被惊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有要求的。也就引发了学生对三边长度关系这个未知探求的欲望。此案例说明在一堂课中,也要尽可能给学生创设“已知——未知”的体验场。这种“场”就是一定的学习情景,秘藏矛盾的情景。

当然,如何合理把握学生的“已知”状态,择用更合适地教学引导方式,要因学而定、因生而宜。关键一点,教师要关注学生先觉状态,并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情景、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激活寻找“为什么”的需要。即要善于把学生从“已知”引向“未知”,才能保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积极且必要地数学思维体验。

上一篇:让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富有艺术性 下一篇:电视纪录片制作中的“讲故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