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时间:2022-07-17 07:06:40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积极营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信息技术课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学习,特别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其次要掌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有一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即学生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课堂训练,使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此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在备课时提前搞好课堂教学设计,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把一些较单调抽象的知识变成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容易接受。

二、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去探究和创新。在教学内容上要深挖教材,精选内容。要从学生易于接受的、简单易学的知识入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有趣的动画或视频故事,配上合适的音乐,通过各种新颖的导课,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设的计算机课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授课内容。上机内容也要尽可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做到难易结合。如学生感兴趣的可视电话、网上购物、远程看病、网上聊天等;也可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从而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多样化,更要生动灵活。单一的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目的,但长期下来,学生会厌倦,失去兴趣。教学中要选择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的内容。

三、因材施教,让学生尽情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中,如果仅仅口头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可以让学生上台操作,边操作边做解释,教师适当补充;或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然后由代表上台讲解和演示。教学时多给一些表现的机会,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去掌握知识,让学生尽情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分阶段组织学生进行输入字母的速度比赛,并把测试结果中较好的成绩在班级网页上进行公布,操作简单,学生稍作努力就会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中年级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汉字输入速度的比赛,并把学生用“画图”创作的优秀作品也放在班级网页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网页的制作比赛活动,制作网页时,要充分体现学生自己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自己制作的主页中充分展示自我,既可以做自我介绍,也可以把喜欢的图片,或是平时好的电脑作品,以及自己的照片、班级活动剪影、优秀作文、美术作品、小制作、小发明等贴到自己的网页上。将其别优秀的放在学校主页中,供全校师生欣赏和评价,这样使学生有效地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和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四、组建信息技术活动小组,搭建信息技术实践平台

组建信息技术活动小组是本着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浓厚的兴趣并提高研究能力的宗旨,立足于基本知识、基本操作的掌握和应用,引导学生勤于动手,增强信息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提供活动空间,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全面、更具体、更生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信息技术兴趣研究,满足这一部分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充分发挥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上一篇: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思考 下一篇:小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玩游戏的原因及应对策略